你参加的课外活动能打动招生官吗?

2015年10月13日 摆渡人留美


探访孤儿院,敬老院做义工,到底有用吗?高中毕业后,去非洲或其它第三世界国家做半年志愿者,申请美国大学会增加优势吗?面对美国大学招生的全面考量申请者制度,国内的同学和家长们却陷入了更深的迷茫。孩子精力有限,啥样的活动对申请有直接的帮助?


长期付出 VS 浅尝辄止

招生官强调希望坐在教室里的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杰出的才能,并且在一到两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持之以恒的付出自己的时间及精力。因为很简单的一个事实,一天只有24个小时,若要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取得成就,需要执着的付出。因此,美国大学会期待一名学生多年来执着的致力于一个活动, 这类长期参与的一个活动,会比泛泛参与多个短期的项目,更能博得招生官的认可。此类学生更有Passion(热情),或者也可以说更有Commitment(执着精神)。

浅层参与 VS 获取成就

通常来说,越高端的学校,评估课外活动及领导力的标尺就越高。比如,参加辩论赛,有些辩论队成员偶尔会在校级比赛中获奖,有些则参加地区级,市级,省级甚至全国比赛并取得名次。著名院校的招生官对优异的评判阙值很高,因此高水准的成绩才能打动他们的心。再比如,校交响乐团成员这个经历很棒,但如果是首席小提琴手,或者乐团团长的资历则要更出众。同时当然,如果是个人独奏获得过地区级,省市级,国家级甚至是国际级别的比赛奖项就更上一层楼了。

普通成员 VS 领导能力

美国大学期待在申请者的身上看到领导能力, 高中里一个活跃的学生组织的主席,校报或者学校年鉴的编辑,都是申请中常见的体现领导能力的活动。同样,录取率较低的学校,会期待看到你担任过更高层次的领导职位。当然,美国大学也是各有所好,比如长期担任Princeton College招生主任的Fred Hargadon,相比领导力,则更倾向关注学生执着坚持的毅力。

自发独创 VS 功利镀金

学生出于本人浓厚的兴趣,自发创立的活动更让招生官刮目相看。即使这个活动只是街边的一个活动,并不标新立异。与此相反,仅仅是希望给自己的申请简历镀金,由父母出大价钱安排的貌似高大上的各种跨国志愿者活动等,已经很落俗套,平淡无奇了。

因此,怀着真正的热情,去参与甚至创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执着的坚持,取得一定的成绩,并在活动中体现自己的领导能力,才是美国大学招生官所青睐的。




长按二维码关注摆渡人,为您提供最新留美资讯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