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直接对你开启残暴模式,怎么才能满血通关?|留学生遇到的最大挑战

2015年11月17日 美国高中生


点击题目下方美国高中生,最齐全的美国高中资料整理


这些精英已关注我们

留学生们刚出国时,都会遇到哪些挑战?语言问题,文化冲击和对家人的思念大概是最主要的几个方面了。不管在国内做了多么充分的准备,刚刚踏入异国他乡的出国党们往往还是会遇到一些让人苦恼的小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他们呢?留学生出国前又要做好哪些思想准备?让有经验的学姐来分享自己的一些经历,遇到的一些挑战,希望能够帮到即将出国的你。



语言是第一挑战

因为英语水平问题,大部分留学生(我相信大神的存在)初到美国至少会经历一到两周的“聋哑时期”。 很多在中国英语水平中等偏上的学生,也会发现自己哪怕好不容易能听懂老师讲课,也听不懂同学们在课间讲些什么。因为听不懂别人说了什么,很多人闹笑话,或者不知道老师留了什么作业、什么时候是考试。 听不懂,一方面是因为词汇量有限,英语思路不够完善,另一方面,很多人没有察觉,是因为自己的发音有问题导致听力不好。 因为发音不够标准,导致留学生难以理解很多美国人说话中的连音和省略的“t”,小小的单词不理解往往会造成对整个语意的不理解。 大部分学生在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就神奇般开始听懂美国人讲什么了!这主要来自于对美式发音习惯的适应和了解。事实上,当留学生自身英语发音显著提升后,听英语也会变得格外清晰。 因为语言问题,课业变得格外“磨人”。我记得我刚来美国上10年级时,打开历史书,几乎是一句话都理解不了,那心情也是酸爽。送大家一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连续一周,每天都用三小时复习预习历史,所有不会的单词都反复看。 就这样,一周后我上课就可以听懂90%的内容,回家只要预习就可以了。一个月后,预习也可以省略了。我现在在学AP历史,教科书里很多的修辞,美国人也看得云里雾里。然而,我们在读了几次教科书后,都奇迹般能顺畅阅读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读名著上,最开始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我一个章节要慢慢查字典看一个小时。这样大约读了六章,我突然就能不查字典看第七章了。我感觉阅读和听力一样,当你习惯了一个人的语言风格和习惯,自然而然就能读懂、听懂了。



同样,因为语言不通,很多学生会不敢或者不好意思开口讲;还有一部分开口讲了却要重复多遍才能让别人理解。这些沟通上的障碍,很大程度影响了留学生们的交友。当一个人无法准确表达他的想法,就算他再幽默、再有内涵,也只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而当一个的人格魅力无法得到表现,大家自然觉得他无趣,丧失了交友的欲望,当然,还是会有一小部分人,哪怕英语很一般,硬是凭借着过硬的人格魅力交到了无数朋友(大部分时候,这种人身边的美国人真的超级热情超级友善)。 由于这种人格魅力大部分是天生的,培养起来也不如练习口语进步得快,建议同学们要是想快速融入大集体,还是好好练口语!我感觉美国人更喜欢和口语好的国际生交流,这不一定准确,但至少这样彼此能听懂才能好好交流。


解决方法

似乎三个困境都不约而同可以通过“适应语言风格和习惯“来解决,想要适应,软件和硬件都不可缺少。


(1)软件是美式发音的练习


学习戏剧让我格外早地意识到了发音的重要性,我通过一套语言学博士的教学视频一个月就有了明显的进步! Paul Gruber的视频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这套视频我给很多人推荐过,然而真正受益的人寥寥无几。很多人觉得它难,想要改变发音需要肌肉上的重塑,这种十几年来养成的习惯怎么能是说改就改?如果不能坚持每天夸张地对着镜子练口型、一天三次读例句,想要进步真的是太难。 还有人觉得它不切实际。作为受益人,我认为他讲得非常准确,介绍的规律也太实用。举两个简单的例子:his不读黑丝而是黑子;water不读我特而是我德。 小区别大改变,口语的进步就来自于这一点一滴的积累。YouTube 上还有很多类似的视频,有一个眼睛极美的女人把发音和声调结合在了一起,她说,美国人说话的声调保持在e(读额)。 这个我感觉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她的理论让我的发音细节完善了很多,小例子:did我以前读deid, 现在读deeid(第1个e读额),如果你读的是deed的话,(ee读一),发音学习任重道远。 软件的更新最快半年就可以有明显不同,硬件也同样可以快速进步。



(2)硬件,说白了就是单词积累和阅读速度的提升,这两个还是挂钩的。


背单词怎么能背得快记得牢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单词背得数量越多记得越快,背得次数越多记得越牢。所谓的各种词缀各种规律,单词背多了自己就悟出来了。 我不认为语言学习有很多捷径可循,哪怕是有技巧,也需要自己去学习,不断练习,把别人提供的技巧转化为自己的学习工具。除了正了八经儿的单词,俚语也是不能少啊。最快的掌握俚语的方法,就是做个有心人。 平时美国人说了什么重复频率很高的词句,听到了就在心里记一遍,渐渐地、你自己也能自然而然说出几句了。至于什么冷笑话或者美式幽默,就需要更多的留心积累了。 最后可以再介绍一个法宝:要相信自己可以把英语说得很好。说英语时,声音要大语调要明显,越小声越嘟囔别人越追问你“what?”既然决定张口说,就先把什么口音什么幽默都放到一边。正是那一次次的对话练习,让你的英语不断提升。


文化冲击

中美语言风格的不同。


美国人都非常地有礼貌,至少“听起来”都很有礼貌。 为什么这么说?在美国,很多能用陈述句说的话,他们往往都要用更有礼貌的问句表达。 举个例子:在美国学校打饭的时候,把“我想要一块比萨 I want a slice of pizza” 换成“我可以来一块比萨么? Can I have a slice of pizza?”顿时就悦耳、有礼貌了很多。因而很多时候,听到美国人点个餐用了无数问句,“我可以来杯可乐么?你可以把肉做的七分熟么?” 个人感觉,如果想遵循美国式的礼貌,“想要 want”这个词就尽可能不要出现在你的句子中。很多美国小孩子会说want, 但是青少年和成年人大部分都会用问句。至于加不加更礼貌的“Could、Please”等词,这完全看你当时的心情,想加就加,不加用了问句也没什么大区别。 除此以外,美国语言风格的“装好人”还体现在日常打招呼中。 在美国问好的时候,“HI”后面往往都会加一句“How are you?”,请注意,其实对方并不在意你过的怎么样、回答了些什么,(除非你回答“糟透了”对方会关心几句)因此,你的回答大部分是“good”,除非你那天炒鸡开心,用“wonderful,great”秀你的幸福指数。 此处有一个高能句子!“What’s up?”这个句子男生用的比女生多,年轻人用的比老年人多,实际意义和“How are you”差不多,而这到底让我怎么回答!!!据说“Nothing much 没什么特别的”是很好的回答,和“good” 的效果差不多。但是,如果你想借机和对方聊几句的话,你的回答可以直接切换到你想交流的话题,如“我在想到底要不要去今晚的球赛”。 虽然听起来前言不搭后语,但是,对方说这句“Whats up”的本意就是想和你搭话啊。 美国语言“装好人”最具迷惑性的是以下几个句子:“Talk to you later 一会儿和你聊” 和 “We should have lunch/dinner together sometimes. 咱们有空真应该一起吃个饭” 。 如果你真的问人家“什么时候?”,对方估计只能尴尬笑笑了。“一会儿和你聊”就当做“再见”来理解吧;至于“一起吃饭”,说明对方感觉和你聊得挺开心,然而除非对方主动问你时间、或者开始说餐馆,这句话也当成“再见”来理解吧。。。 哦,对了,如果美国人用挺随意的语气夸了你一句“你的xxx很漂亮”,说句“thanks”就行了,对方只是心情好想夸人了。如果对方语气夸张并且问你是哪里买的,这时候你就可以安利了。


美国人的穿衣风格一直很迷人。


我们先除去美国的时尚潮人不说,典型白人女孩的冬天打扮就是以下两张图了。



围巾一定是必备的!看到有些人穿着个短袖围着个大围巾你可不要太惊讶。UGG(读阿哥)也是必备啊!好喜欢灰色可惜买不起,我真的理解不了美国人到底是穷还是富,穷的话为啥还人手一双UGG,真会玩。穿了UGG还嫌不够暖?袜套妥妥的套上。我一开始也无法理解靴子上加袜套的奇妙搭配,可我现在感觉,这个搭配美爆了。。。(我也不知道我的审美是怎么了) 至于legging(紧身裤),四季标配啊!一些美国女孩穿紧身裤,上衣都不盖住屁股,我觉得除非你的屁股真的特别美,不然还是遮住吧,美国人自己看起来都觉得那样挺不美观的。好不好看咱们先放在一边,这套典型白人女孩冬天标配,真的很暖和!!!而且舒适度我给十颗星!!至于白人男孩怎么穿,以下这张图片又叫做“我的爸爸是律师”(别问,这是个梗)。



那条我爸最爱穿的大短裤,美国青年们简直人手一条,上身热了穿短袖,冷了穿套头卫衣。 其实黑人穿衣也很有特点啊!黑人姑娘们喜欢穿紧身的!!毕竟曲线太好,衣服裤子都勒得紧紧的。至于黑人青年们,一部分裤子不会提,一部分会提裤子。 那西班牙人印度人和韩国人呢?我个人感觉他们有一部分穿得偏白人或者偏黑人,还有一部分保留了自己国家的穿衣风格。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很多留学生会在意自己的穿衣打扮。我感觉,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只要别穿得太另类(男生把裤子提到胸口,女生穿厚松糕鞋),都是好看的。没必要去可以模仿或者过于追求风格。而且每个人审美风格都是不同的,我对格子衫、膝盖高的袜子、和鲜艳颜色的衣服一直接受无能。可能有些人也对我的审美接受无能。


思乡情怯

留学生自己本身也许并不觉得有什么,可在他人眼里,十四五岁的年龄,重洋来到完全陌生的国度,开启一段全新的旅途是需要怎样的勇气和信念。 我身边很多同龄人,无论中美,没有独自长途旅行过,也没有和父母分离过太久。我的一位美国朋友和她的妈妈关系非常亲密,她说她难以想象有一天离开父母、去别的国家生活学习。她妈妈也希望她可以在本州念大学,离家近一点最好。我曾经的室友已经来美国念了三四年的书,她每周和她妈妈要视频三四次,一次要一个多小时。 我无意听到她视频的内容,从八卦到吐槽,不知道的一定以为手机对面的是她同龄的闺蜜。这些个体的差异引发了我的思考,很多留学生无法理解别的留学生为何那么想家、那么思乡情怯,是不是因为有些人生来就更独立,而有些人生来就更恋家呢? 我感觉是的。从心理学角度讲,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是基因和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那么,环境是否会对留学生产生思乡的影响呢? 我是不恋家的人,来美国两年多,除了逢年过节有过十几分钟半小时的小感慨,剩下的时候真的很少想起我在中国生活的城市。想家想哭了的情况也是从没发生过。但是,我也曾在睡前闭着眼,想象我在自己家自己的房间,想象那熟悉又温馨的布置。 我的不恋家大概可归因于独立和随遇而安。



我仍记得,我三岁的时候,第一天去幼儿园所看到的那些色彩,记得橙黄色的地板、黑的走廊;我也记得第一次独自在家的情景,电视里放着一个王子的动画,窗外还停了一只鸽子。 12岁以前,我其实很怕一个人待在静悄悄的家里,哪怕不看电视也一定要把电视打开。我妈很显然无法理解我的恐惧,总是把遥控器拿走,我大哭,其实是害怕家里的寂静。随着独自在家的经历越来越多,年龄也在不停增长,家里面是否寂静无声已经不再能决定我恐惧与否了。 还记得,爸妈带我去农家院住过,第一次住农家院的我真的是小心翼翼,总感觉这里脏那里脏。后来一共去了几次,我去年再去的时候已经没什么不适应了。 我想,蜜罐温床可能真的不适合锻炼一个孩子的独立心理,一个孩子只有经历了独自一人的恐惧、适应了在不同环境里,他才能真正去独立、随遇而安。 因此,如果有些即将出国的同学们少有独自在家,或者去环境不如自己家的地方居住的经历,他们有可能在出国后会想家更多些。因为,在国外哪怕是住在寄宿家庭里或者是宿舍里,总有那么几个时间你会感觉你是一个人,是相对孤独的。 而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孤独,自然反应的恐惧和对代表着温馨的家的思念也就油然而生了。我感觉太恋家不好,太过独立也不好。太过独立会容易倔强,毕竟习惯了用自己的方式应对陌生的挑战;太过独立也会造成安全感的缺失,会潜意识里渴望被照顾。父母们可能也很难掌握好这个度,不过给孩子制造些挑战总是好的。只要孩子在接受挑战之前,已经成功解决过小的问题。 举个例子:14岁的孩子想要自己去外地旅游。如果这个孩子之前经常自己去上课、熟悉各种交通工具、对各种社会现象有都有了解,父母可以给他一次挑战的机会;有时候孩子的警觉心超出成人的想象。如果17、18岁的孩子突然想要出国留学,除了他给出合情合理的理由外,如果他之前有独自远游过(夏令营和游学也算)、并且经常自己做决定、经历过一些挫折,父母可以不用太过担心他在国外的生活。


如果,一个很恋家的孩子出国留学了呢?

学生自己可以通过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和寄宿家庭或者是同寝室同学多互动、培养兴趣爱好等统称为“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舒缓或者麻醉对家的想念。很多时候,一些烦恼和过多的担忧都是因为“闲大了”才出现的。让自己忙碌点其实是最好的解压方式。 家长们,既然太久以来为孩子护航,为了让孩子快速独立就故意冷落想家的孩子的行为是不大可取的。同样,因为孩子想家就天天视频好几个小时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可以每天通过微信给孩子打气,时不时发几条语音,多问问孩子新环境的情况,一点一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最后,祝愿到美国留学的你们,都能适应新的环境,开心快乐!


关于“挑战”的推荐阅读:

由于后台最多设置200个关键词,所以无法调出文章,请将题目发给主页君


《美国中学生地理学渣多,地理学习面临挑战!》---回复地理调取阅读


From:AM北美,美国高中生诚意推荐,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其它问题,请立即联系主页君,主页君会审核后予以删除相关文章。


·END·

美国高中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注美高留学,如有问题,请咨询。

QQ:2233740481


长按二维码可直接识别


微信号:gotoushigh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获取老师解答

↓↓↓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