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弦上的咏叹调》(Aria Sul G),又名《G弦之歌》,是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使之成为脍炙人口的名曲,也是巴赫代表作品之一。
原曲创作于1727年至1736年之间,十九世纪德国的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
巴赫
在巴赫的《乐队组曲第三号》诞生百余年后,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对这首作品的第二乐章作了改编,将第一小提琴声部的曲调由D大调改为C大调,乐器上以小提琴独奏为主,辅以大键琴伴奏,同时又将旋律全部移至小提琴G弦上演奏,由此命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
此曲一经上演便广受大众欢迎,成为流传广泛的不朽经典。人们追根溯源后,才得知原来是巴赫的杰作。百余年来,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以其纯朴典雅的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浑厚、丰满音色,使之倍受小提琴演奏家以及爱好者们钟爱的曲目。
演奏视频: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欢迎踊跃投稿!请联系主编私人微信:xiaofansammi,或发送稿件至[email protected] (注明“生命真谛”栏目)。
关注生命真谛,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