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有“三音”的定义,古琴之音为天籁,土埙之音为地籁,昆曲之音为人籁;天籁也可泛指自然界的声响,风声,鸟鸣,泉涌,种种凝聚天地,日月精华的声音……
“鼓角凌天籁,关山倚月轮”,鼓角之声跨越生灵,在天边回荡:巍峨的高山傲然耸立于前方,与长天一色,日星回旋靠在天之一隅!
自然中万物俱静,冥冥中的籁音无声胜有声。天籁是最美的声音,体味天籁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再美的音乐都要有休止符,这就是沉默的力量。休止符是乐音保持静默的状态,此时音符都要不同程度的消失。作者在运用休止符时,已经对整个乐章有了最为深刻的把握。沉默的力量,在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音乐如此,人言亦如此。有的人喋喋不休地讲了一辈子,当真的对人生有所感悟的时候,才会停下来,明白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道理。有人说,交谈中,沉默与谦虚最高贵。说话出自天性,沉默出自智慧。人们往往善于表达自己,而忽视了倾听别人,当学会体谅别人时,才能学会聆听,谈话时静心下来交流。
“沉默是金,雄辩是银。”沉默是一种境界,而多言则往往是一种肤浅。佛教中讲“张口即是业”,是因为我们带着私心去学说话时,就会伤害到别人,甚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考虑不周也都会伤害到别人。所以佛教中讲究修口,修口就是以善言对人,不与人争吵,处处礼让与人。甚至闭口不说话了。多言而不积口德,只能伤害别人,也给自己造业。
《论语·阳货第十七》: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如果您不说话了,那么我们这些学生将如何遵循呢?”孔子说:“天何尝说话了?四季照常运行着,各种生物照样生长著。天何尝说话了?”
孔子的圣人圣言,当然不会伤害众生,但是中国人是讲“悟”的,多言无益。圣人奉行天道,亦与天道溶为一体。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讲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意思是说: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意思是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驰骋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益处。“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下,普天下少有能赶上它的了。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而到处说长论短的人就不是聪明的智者。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门径。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耀,混同他们的尘世,这就是深奥的玄妙齐同,此处也是指“道”。达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经超脱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范围,所以就为天下人所尊重。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道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天网恢恢,天道宽阔广大,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