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在媒体报道了疯狂的校外补习后,不少家长无奈地表示:补习班,必须得去,因为
“很多学校该教的不教”
“我身边人人都在带小孩学,我们不学就落后了”
“学校缺位,社会培训机构当然就要入场”
……
作为一名有10余年教龄的老师,一直以来,和家长打交道时内心都非常纠结。同一事件,老师和家长的视角不同,结论也不同。
在我看来,这些补习班的"火",很大程度在于家长对于补习有着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及盲目的追捧。
辅导班真能提高成绩?
其实培训机构打的是“心理战”
或许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送补习班后,成绩明显提高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我们关注过不少校外辅导机构,发现目前还没有哪个补习班敢夸口,保证提高孩子的成绩。
当然,有些机构会跟家长签承诺书,保证孩子在补习一段时间可以提高多少分,但这其实玩的只是一个概率。
通常情况下,这种“承诺班”的收费非常高,他们招收学生时会先测试,为孩子的学业水平定位,让家长觉得并非所有人都能进“承诺班”。其实,10个签约的学生里只要有5个达成目标,利润就够这个班运作了。
当然,的确有一些学生在机构内部各阶段的测试中成绩上升了,这也不难理解——读过大学的都应该知道,平时再怎么懈怠,考试前的复习课千万不能逃——都是一个道理。
教育是一项育人的事业。如果把人作为教育的“产品”来看,会发现这个“生产线”是具有自己的特殊性的: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教育,最后的效果在学生身上体现,而学生又千差万别,导致了最后的“成品”质量参差不齐。
为啥老师都愿意教好学生?因为好学生学习习惯好,学习效果明显。
作为一位老师,我非常认同不同的老师在教法上会有区别,但在教学大纲相同的前提下,这些区别其实微乎其微,真正扩大这个差异的,是学生对这个老师的喜好和接受程度,以及听课的效率。
和孩子交流多的家长们往往能够发现:如果孩子特别喜欢某一门课的老师,那么孩子这门功课的成绩不会太差,学习动力也比较足。
不过,外面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说自己学校的老师在上课时讲的都是“简略版”,很多该讲的知识没有讲,但是在社会上的补习班,上课的老师就会讲,所以辅导班上的老师才牛。
我其实很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外面辅导班的老师讲的内容跟学校讲的内容都完全一样,你会额外出钱去报班吗?那培训机构和老师靠什么吃饭呢?
须知,在学校里,老师上课的内容是围绕教学大纲开展的,在这个“大框架”下,不同的学校和老师还会根据教学进度的要求进行删减。
这样的情况在初中尤为突出——平时的教学内容,一般情况下都是直接根据考纲安排的,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不然教学进度根本就来不及。
为什么不教?坦率地说,这个答案很多家长说的是对的——在连年减负的大背景下,学校相关课程难度降低、课时减少。和学校老师需要受“大框框”限制不同,培训机构的老师不对学生通过考试、顺利毕业负责,只管把课上完、没人投诉就好了。
校外补习班究竟教学生什么?
不是数学思维,而是套题背题
不管是什么培训机构,校外补习班如此火爆,在我看来,他们也有一些“筹码”。
市面上不少数学补习机构的教学内容,并非买本书就可以自学的。
一个资深数学老师曾总结过,培训机构里教的不少解题方法,都有着花里胡哨的名称,是正规学校里的数学老师们听都没听到过的,什么“拉面大法”、“Z字法”、“目字法”、“金字塔”……这些名字,只适合特定的题目。
换句话来说,这样的数学教的不是数学思维,而是套题背题。如果考题灵活一点,稍微变点花样,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就明显下降了。
还有现在很火的各种针对学科竞赛的提高补习班,说到底就是提前透支学生的学力,把四五年级的放到一二年级上,把初中的放到四五年级上,把高中的放到初中竞赛讲,对学生的摧毁就在于“笨鸟先飞”。
某著名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曾有一个口号:“有一个好老师才开一个班”。
但是,有培训机构的老师告诉我们的是,培训机构的普遍做法,是“有了一个班才去找一个老师”。
在机构眼中,只要开了班,老师不可能找不到,而找来上课的老师,不少都是非本专业的,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教师资格证书都没有。
有的培训机构,每个老师只上一个板块,老师把这个版块的讲义都背出来,进行机械化教学,这对于孩子的思维培养没有任何帮助。
或许有的家长会说,人家培训机构就是牛呀,孩子去上课,就是教会了呀。
其实,家长扪心自问——到底是培训机构教会了孩子,还是家长自己陪读以后教会了孩子?如果家长在你娃的培养上能够一直陪读下去,那我相信你最后跟你娃都能一起考上名校做同学的……
名校和培训机构的老师真的很牛吗?
真正的“牛”老师都在体制内高中和学生斗智斗勇呢
现在,那么多家长都像打了鸡血一样送孩子去课外补习,他们或许会说:“我们也很无奈,被逼的”……没错,社会大环境如此。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并且理解不应该人人都上名校这件事情,但是却都希望上名校的是自家的娃。
当一个孩子经历了近10年的学校教育到了高中,他的学业处于什么水平,家长心中其实都知道。但是在小学,现在的评价模式并不清晰,孩子的潜能也没有被识别,不少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只是还没开始努力”,不愿意接受自己孩子能力一般的事实。
这种心态固然可以理解,但这样的心态给本已火爆的校外补习市场添了一把火,很多娃成了烧旺这把火的木柴。
而到了初中和高中,不少家长送孩子到外面补习的一个原因是,认为培训机构搜罗了一批名师或本来就在名校有丰富经验的教师。
名校教师真的非常厉害,他们要和一群能力超强学习能力超强的孩子“斗智斗勇”。但真正教学能力强悍的老师,一般都被安排在高年级的学校里,比如高中。他们接触的学生思维能力强,所以开设的拓展课程以及面对的题目难度,都会比一般学校的更大。
但是,高难度的学科训练,或许并不适合绝大部分的学生。或者说,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必要学那么难的功课,现在的选拔考试,基础扎实才是重中之重,竞赛难度的训练也只是适合极少数学生。
所以,对家长来说,选择适合自己孩子能力的老师和学校才是最好的,但也是最难的。
家长与其“打鸡血”
不如给孩子做个长远规划
现在,很多家长或许要问了: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其实大家真的都很无奈,因为大趋势如此,都在这个hard模式下生活,只有去适应。
但作为一名老师,我想给家长提一些建议:
如果你孩子的老师愿意留你的娃放学下来做作业,愿意多布置些作业,请支持这个老师,至少他对你的孩子是负责的。
随着70、80后家长的出现,有一定学历水平的家长会更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但是,这些家长也是在以往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才达到了现在的事业高度,如果当年要追求什么快乐教育、素质教育,那可能就没现在的你了。
所以,别对学校的教育指手划脚,没有老师想害你家的娃!
另外,家长与其在孩子还小时“打鸡血”,不如做更长远的教育规划。
如果你的孩子想读书,那请尽你所能帮他找最适合他的资源,让他没有遗憾;倘若他不是读书的料,而你也对他没有太多的要求,那就请把这点钱花在让他开眼界上,培养一个至少能有责任感的人,以后能养活自己的人。
高考并不是让孩子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还有很多出路。
本文转自当代教育家,图文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原文出自文汇教育,有删改。
来源 | 新学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