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新西兰是孩子的天堂。很多华人父母选择移民新西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了下一代。
除了看得见的福利,为了让孩子们能无忧无虑地生活,新西兰有一套成熟而完善的儿童安全保障机制。
但恰恰也因为这样,生活在汉密尔顿的丁先生夫妻可能要失去自己孩子的抚养权。
本月14日晚,发生了一件让丁先生后悔莫及的事情。两天前教育孩子的一顿训斥,却让整个家庭天翻地覆……
《天维调查》 第三期
小孩把我告了!
14日晚上八点半,警方来到丁家,将他们的孩子带走。大儿子今年13岁,老二5岁,最小的刚满3个月。
原来大儿子向学校老师反映,自己被爸爸家暴了,还撒谎说自己的母亲家暴两个小儿子,丁先生夫妻俩被认定为“危险人物”。
丁太太当即瘫倒在地,万万没想到,电影《刮痧》里面的情节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电影中,身在美国的华人父亲因为给生病的孩子刮痧,结果遭遇牢狱之灾,被剥夺监护权,圣诞之夜只能爬墙远远看儿子一眼。
事后,丁先生在天维论坛发帖求助,并希望自己的事例能让广大华人父母引以为戒。
他在帖子中回忆道:
我有3个小孩,老大13岁,星期一在外面做了件不该做的事,结果我回来打了几下,手上有点淤青。今天社区的人来了,问了我一些问题,问我打了没有,我说没打,再后来他们叫来警察把我另外2个小孩都接走了,说是要上法庭……
帖子一经发布,在论坛中引发了激烈讨论。原帖地址:
http://bbs.skykiw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22164&extra=page%3D1&page=1
提及孩子行为的原因,丁太太回忆道,孩子一直是爷爷奶奶带大的,老人很宠孙子,娇生惯养,大人的话不听,经常说谎,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对大人有抵触心理。
两个小儿子在被安全隔离了48小时后送回了家,但是住在朋友家里,朋友必须在旁边,不允许夫妇俩单独和孩子们在一起,当晚强行被隔离的经历也给孩子们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周五回来后孩子经常做恶梦,哭着说再也不要离开妈妈。二儿子脚背上出现了淤青,据说那天被警方抱走的时候,脚被车门夹到了,说到这里,丁太太言辞中满是心疼。
丁先生表示,自己将保留起诉警方的权利,太残忍了,什么证据都没有,就凭小孩一句话?
我该怎么办?
警方
我们向警方了解到,在儿童家暴案件中,警方的确有权力在获取法律文件之前就将孩子进行安全隔离。
接受天维网采访的警察Richard表示,警察有权力把孩子救出来,保护孩子,他们关注的是孩子人身和感觉上的安全……案件各不同,他们会尽力找到找出真相,看孩子是否被家暴了。
Richard Corbidge
亚裔女警官Jessica表示,生气了打孩子、成绩不好打孩子,肯定不行的。我们一到新西兰就要遵守这里的法律,不能说在我们的国家、文化是怎样的,犯罪了警察有权利起诉任何人。不会因为你是华人,就对待你不一样。不要觉得自己语言不通就可以表达不清楚,你可以找翻译员,是免费的。
Jessica Phuang
律师
天维菌还帮助丁先生取得了艾美斯律师事务所的法律帮助。
律师Daniel表示,“很多华人有这样的意识,政府部门一来找我我就要配合,他们这些部门现在是和你对立的,思维方式未必是中立的,太早去妥协,对你不利。
眼前的影响只是暂时看不见孩子,长远的影响是可能丢失你的抚养权。即便见孩子心切,也要先来找律师,讨论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但是无论是刑事上的责任还是抚养权的问题都是由法院决定的。”
Daniel Zhang
CYF
隶属于社会发展部的儿童、青年和家庭部(CYF)的工作是保证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过去的一年当中,CYF接手了14多万起有关虐待青少年的报案。其中有5千多名青少年的监护权被移交该部门保管,毛利族裔人数最多,达到了6成,亚裔只占当中的1成左右。
华裔社工Grace表示,“很多人常常以为,只有看到小孩被暴力虐待,被打了,才可以报警。其实,我们说的虐待,还包括情感上的虐待,比如说冷暴力、心理上的虐待,比如用粗暴的语言责骂小孩、性虐待、家长照看疏忽、以及小孩做了大人才应该做的事情,这些都属于虐待的一种。”
“在东方人的传统理解当中,一个小孩子四五岁,开始承担起一个家的半边天,做饭洗衣服负责照顾生病的家人,是道德楷模的典型。但是在新西兰,这样的做法其实是违法的。虽然我们鼓励孩子适当承担家务劳动,但如果要承担起一个家的家务,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教育,心理健康和社会活动的话,那显然就是违反法律了。”
Grace说,“一般如果遇到有虐待孩子的情况,我们都会跟父母第一时间进行沟通,如果他们愿意配合,我们会给他们提供一些指导,让他们去参与所在社区组织的家长指导课。这些社区组织会派出专门的社工,来帮助和指导这些家长,从而保证他们不再有虐待行为。 一般的家长都比较配合,如果有非常不配合,我们还需要孩子的其他亲属啊,学校啊,进行进一步的沟通。那么情节严重的,就必须要上诉到法院了。”
天维菌认为,有的中国人看到洋人小朋友可爱,往往会想着去摸摸人家头,或者去抱抱人家。但是未经家长的允许,去触碰小朋友的头或者身体,在新西兰是很忌讳的。
再有,一些中国人在跟小朋友聊天的时候,往往喜欢对小朋友说,“你妈妈不要你了,跟我走吧”这类的话,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是不利的。尤其是登门拜访亲友的时候,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
华人家长们要及时地与幼儿园,学校和医院保持沟通,让学校老师了解自己的家庭和文化背景,并不断地学习新西兰的人文社会和法律知识。如果依然保持国内的教育小孩的思想,什么“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之类的观念,在新西兰,家长很有可能因此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
要知道,新西兰社会整体对于虐待小孩是非常严肃认真对待的。有时候,即使是胎记,都有可能会被老师问长问短,因为洋人小孩很少有胎记,所以很多人不知道胎记这个东西。所以,有效地与学校和社区保持沟通,出现问题时,及时寻求有关部门的帮助和咨询,是非常重要的。
后续
事情发生至今已经两周了,丁先生和太太还没能见大儿子一面。
丁太太说,现在只想要孩子回家,大儿子内心里肯定是想回来的,就是担心妈妈会不会骂我,爸爸会不会再凶我,肯定不知道我们已经急疯了。
本期《天维调查》中,我们也上街随机采访了一些路人,你可以点击文章开头的视频,了解大家对这起事件的看法。
· END ·
《天维调查》是新西兰天维网旗下一档新闻调查类视频节目,新闻爆料请邮件联系[email protected]
来源:新西兰天维网
合作/推广请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爆料投稿请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