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与共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上)

2016年11月16日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十年一剑


最新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修订版


权威发布

穿中国鞋 走中国路


挖掘中国数据,用好中国剂量,使用中国证据,制定中国指南,服务中国患者,唱响中国声音! 



本文刊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44(10): 833-853

作者: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


前言

近30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1],成人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平均值为4.50 mmol/L,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4.9%;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平均值为1.38 mmol/L,高TG血症的患病率为13.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平均值为1.19 mmol/L,低HDL-C血症的患病率为33.9%。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0%,较2002年呈大幅度上升。人群血清胆固醇的升高将导致2010—2030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增加约920万[2]。我国儿童青少年高TG血症患病率也有明显升高[3],预示未来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及相关疾病负担将继续加重。


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或TC升高为特点的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重要的危险因素;降低LDL-C水平,可显著减少ASCVD发病及死亡危险[4]。其他类型的血脂异常,如TG增高或HDL-C降低与ASCVD发病危险的升高也存在一定的关联[5,6,7]


有效控制血脂异常,对我国ASCVD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鼓励民众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防治血脂异常和ASCVD的基本策略;对血脂异常患者,防治工作重点是提高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近年来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虽有提高[8],但仍处于较低水平,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2007年,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联合委员会共同制订了《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该指南在充分采用中国人群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证据、结合国外研究结果及指南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适合中国人群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对我国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9]


2007年以来,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据进一步验证了降胆固醇治疗对ASCV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国际上许多学术机构相继更新或制订了新的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此间我国临床血脂领域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我国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在长期随访的基础上,获得了20年随访的新数据。在2007指南推荐的10年总体危险评估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余生危险评估方案[10]


2013年11月,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支持下,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以及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组成血脂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在委员会成员中广泛征集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经讨论后最终确定了4个方面(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心血管总体风险评估、调脂治疗的目标和特殊人群调脂治疗)共17个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检索文献库分别为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美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荷兰医学文摘检索系统(EMBASE)。同时利用国内长期队列研究的新数据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分析。指南修订版提出的推荐建议是在系统评价基础上由多学科专家反复讨论形成,当专家意见出现分歧时,在充分考虑不同意见的基础上接受多数专家的共识。


指南修订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华医学会临床指南制订的标准流程[11]。指南修订过程中,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筹集资金,避免与厂家产生利益冲突。


本指南对推荐类别定义借鉴了欧美血脂相关指南[12,13]的定义,具体表述如下。

Ⅰ类: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和(或)观点尚不能被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Ⅲ类: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本指南对证据级别水平定义表述如下。

证据水平A:证据基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证据基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基于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结果。


血脂与脂蛋白

要点提示    


  • 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在人体内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形式存在;TG是甘油分子中的3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而形成。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 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脂蛋白(a)。


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在人体内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的形式存在;TG是甘油分子中的3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而形成。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 Apo)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


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hylomicrons,CM)、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low-density lipoprotein,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ntermediate-density lipoprotein,I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此外,还有一种脂蛋白称为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各类脂蛋白的物理特性、主要成分、来源和功能列于表1[14,15]



1.CM:

CM是血液中颗粒最大的脂蛋白,主要成分是TG,占近90%,其密度最低。正常人空腹12 h后采血时,血清中无CM。餐后及某些病理状态下血液中含有大量CM时,血液外观白色混浊。将血清试管放在4 ℃静置过夜,CM会漂浮到血清上层凝聚,状如奶油,此为检查有无CM存在的简便方法。


2.VLDL:

VLDL由肝脏合成,其TG含量约占55%,与CM一起统称为富含TG的脂蛋白。在没有CM存在的血清中,TG浓度能反映VLDL的多少。由于VLDL分子比CM小,空腹12 h的血清清亮透明,当空腹血清TG水平>3.4 mmol/L(300 mg/dl)时,血清才呈乳状光泽直至混浊。


3.LDL:

LDL由VLDL和IDL转化而来(其中的TG经脂酶水解后形成LDL),LDL颗粒中含胆固醇约50%,是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脂蛋白,故称为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时,TC浓度的升高与血清LDL-C水平呈平行关系。由于LDL颗粒小,即使LDL-C的浓度很高,血清也不会混浊。LDL中的载脂蛋白95%以上为Apo B100。根据颗粒大小和密度高低不同,可将LDL分为不同的亚组分。LDL将胆固醇运送到外周组织,大多数LDL是由肝细胞和肝外的LDL受体进行分解代谢。


4.HDL:

HDL主要由肝脏和小肠合成。HDL是颗粒最小的脂蛋白,其中脂质和蛋白质部分几乎各占一半。HDL中的载脂蛋白以Apo A1为主。HDL是一类异质性脂蛋白,由于HDL颗粒中所含脂质、载脂蛋白、酶和脂质转运蛋白的量和质不同,采用不同分离方法,可将HDL分为不同亚组分。这些HDL亚组分在形状、密度、颗粒大小、电荷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特性等方面均不相同。HDL将胆固醇从周围组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此过程称为胆固醇逆转运。


5.Lp(a):

Lp(a)是利用免疫方法发现的一类特殊脂蛋白。Lp(a)脂质成分类似于LDL,但其载脂蛋白部分除含有1分子Apo B100外,还含有1分子Apo(a)。有关Lp(a)合成和分解代谢的确切机制了解尚少。


6.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

非-HDL-C是指除HDL以外其他脂蛋白中含有的胆固醇总和,计算公式如下:非-HDL-C=TC-HDL-C。非-HDL-C作为ASCVD及其高危人群防治时调脂治疗的次要目标,适用于TG水平在2.3~5.6 mmol/L(200~500 mg/dl)时,LDL-C不高或已达治疗目标的个体。国际上有血脂指南建议将非-HDL-C列为ASCVD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首要目标[16]


血脂检测项目

要点提示


  • 临床上血脂检测的基本项目为TC、TG、LDL-C和HDL-C。其他血脂项目如Apo A1、Apo B、Lp(a)的临床应用价值也日益受到关注。


临床上血脂检测的基本项目为TC、TG、LDL-C和HDL-C。其他血脂项目如Apo A1、Apo B和Lp(a)的临床应用价值也日益受到关注[17]


1.TC:

TC是指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之总和。影响TC水平的主要因素有:(1)年龄与性别:TC水平常随年龄而上升,但70岁后不再上升甚或有所下降,中青年女性低于男性,女性绝经后TC水平较同年龄男性高;(2)饮食习惯:长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摄入可使TC升高;(3)遗传因素:与脂蛋白代谢相关酶或受体基因发生突变,是引起TC显著升高的主要原因。


TC对ASCVD的危险评估和预测价值不及LDL-C精准。利用公式计算非-HDL-C和VLDL-C时,必须检测TC。


2.TG:

TG水平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与种族、年龄、性别以及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有关。与TC不同,TG水平个体内及个体间变异大,同一个体TG水平受饮食和不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同一个体在多次测定时,TG值可能有较大差异。人群中血清TG水平呈明显正偏态分布。


TG轻至中度升高常反映VLDL及其残粒(颗粒更小的VLDL)增多,这些残粒脂蛋白由于颗粒变小,可能具有直接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多数研究提示,TG升高很可能是通过影响LDL或HDL的结构而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调查资料表明,血清TG水平轻至中度升高者患冠心病危险性增加[18]。当TG重度升高时,常可伴发急性胰腺炎。


3.LDL-C:

胆固醇占LDL比重的50%左右,故LDL-C浓度基本能反映血液LDL总量。影响TC的因素均可同样影响LDL-C水平。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12,16]LDL通过血管内皮进入血管壁内,在内皮下层滞留的LDL被修饰成氧化型LDL(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巨噬细胞吞噬ox-LDL后形成泡沫细胞,后者不断增多、融合,构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动脉粥样硬化病理虽表现为慢性炎症性反应特征,但LDL很可能是这种慢性炎症始动和维持的基本要素。一般情况下,LDL-C与TC相平行,但TC水平也受HDL-C水平影响,故最好采用LDL-C作为对ASCVD危险性的评估指标。


4.HDL-C:

HDL能将外周组织如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即胆固醇逆转运,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因HDL中胆固醇含量比较稳定,故目前多通过检测其所含胆固醇的量,间接了解血中HDL水平。


HDL-C高低也明显受遗传因素影响。严重营养不良者伴随血清TC明显降低,HDL-C也低下。肥胖者HDL-C也多偏低。吸烟可使HDL-C下降。糖尿病、肝炎和肝硬化等疾病可伴有低HDL-C。高TG血症患者往往伴有低HDL-C。而运动和少量饮酒会升高HDL-C。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血清HDL-C水平与ASCVD发病危险呈负相关[19]


5.Apo A1:

正常人群血清Apo A1水平多在1.2~1.6 g/L范围内,女性略高于男性。HDL颗粒的蛋白质成分即载脂蛋白约占50%,蛋白质中Apo A1约占65%~75%,而其他脂蛋白中Apo A1极少,所以血清Apo A1可以反映HDL水平,与H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其临床意义也大体相似。


6.Apo B:

正常人群中血清Apo B多在0.8~1.1 g/L范围内。正常情况下,每一个LDL、IDL、VLDL和Lp(a)颗粒中均含有1分子Apo B,因LDL颗粒占绝大多数,大约90%的Apo B分布在LDL中。Apo B有Apo B48和Apo B100两种,前者主要存在于CM中,后者主要存在于LDL中。除特殊说明外,临床常规测定的Apo B通常指的是Apo B100


血清Apo B主要反映LDL水平,与血清L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两者的临床意义相似。在少数情况下,可出现高Apo B血症而LDL-C浓度正常的情况,提示血液中存在较多小而密的LDL(small dense low-density lipoprotein,sLDL)。当高TG血症时(VLDL高),sLDL(B型LDL)增高。与大而轻LDL(A型LDL)相比,sLDL颗粒中Apo B含量较多而胆固醇较少,故可出现LDL-C虽然不高,但血清Apo B增高的所谓"高Apo B血症" ,它反映B型LDL增多。所以,Apo B与LDL-C同时测定有利于临床判断


7.Lp(a):

血清Lp(a)浓度主要与遗传有关,基本不受性别、年龄、体重和大多数降胆固醇药物的影响。正常人群中Lp(a)水平呈明显偏态分布,虽然个别人可高达1 000 mg/L以上,但80%正常人在200 mg/L以下。通常以300 mg/L为切点,高于此水平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明显增高,提示Lp(a)可能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但尚缺乏临床研究证据[20]此外,Lp(a)增高还可见于各种急性时相反应、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妊娠和服用生长激素等。在排除各种应激性升高的情况下,Lp(a)被认为是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各血脂项目测定数值的表达单位按国家标准为mmol/L,国际上有些国家用mg/dl,其转换系数如下。TC、HDL-C和LDL-C:1 mg/dl=0.025 9 mmol/L;TG:1 mg/dl=0.011 3 mmol/L。


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

要点提示


  • 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主要适用于ASCVD一级预防目标人群。


血脂异常的主要危害是增加ASCVD的发病危险。本指南对我国人群血脂成分合适水平及异常切点的建议(表2)基于多项对不同血脂水平的中国人群ASCVD发病危险的长期观察性研究结果,包括不同血脂水平对研究人群10年和20年ASCVD累积发病危险的独立影响;也参考了国际范围内多部血脂相关指南对血脂成分合适水平的建议及其依据[12,16,21,22]。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主要适用于ASCVD一级预防的目标人群。



血脂异常分类

要点提示


  • 血脂异常分类比较复杂,最简单的有病因分类和临床分类二种,最实用的是临床分类。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TC和(或)TG水平升高,俗称高脂血症。实际上血脂异常也泛指包括低HDL-C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分类较繁杂,最简单的有病因分类和临床分类二种,最实用的是临床分类[16,23,24]


一、血脂异常病因分类

1.继发性高脂血症:

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于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可引起血脂异常的疾病主要有:肥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原累积症、骨髓瘤、脂肪萎缩症、急性卟啉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此外,某些药物如利尿剂、非心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


2.原发性高脂血症:

除了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能量、高脂和高糖饮食、过度饮酒等)与血脂异常有关,大部分原发性高脂血症是由于单一基因或多个基因突变所致。由于基因突变所致的高脂血症多具有家族聚集性,有明显的遗传倾向,特别是单一基因突变者,故临床上通常称为家族性高脂血症。


例如编码LDL受体基因的功能缺失型突变,或编码与LDL受体结合的Apo B基因突变,或分解LDL受体的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s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基因的功能获得型突变,或调整LDL受体到细胞膜血浆表面的LDL受体调整蛋白基因突变可引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80%以上FH患者是单一基因突变所致,但高胆固醇血症具有多个基因突变的特性。LDL受体基因的功能缺失型突变是FH的主要病因。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m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HoFH)发病率约1/30万~1/16万,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eterozygous 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HeFH)发病率约1/500~1/200。


家族性高TG血症是单一基因突变所致,通常是参与TG代谢的脂蛋白脂解酶、或Apo C2、或Apo A5基因突变导致,表现为重度高TG血症(TG>10 mmol/L),其发病率1/100万。轻中度高TG血症通常具有多个基因突变特性[25,26]


二、血脂异常临床分类

从实用角度出发,血脂异常可进行简易的临床分类(表3)。



血脂异常筛查

要点提示


  • 定期检查血脂是血脂异常防治和心血管病防治的重要措施。


早期检出血脂异常个体,监测其血脂水平变化,是有效实施ASCVD防治措施的重要基础。我国绝大部分医疗机构均具有血脂检测条件,所以血脂异常患者的检出和监测工作,主要通过对医疗机构就诊人群进行常规血脂检测来开展。这些人群既包括已经患有ASCVD的人群,也包括尚未患有ASCVD的人群。健康体检也是检出血脂异常患者的重要途径。为了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建议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血脂(包括TC、LDL-C、HDL-C和TG);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ASCV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因ASCVD住院患者,应在入院时或入院24 h内检测血脂。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为:(1)有ASCVD病史者;(2)存在多项ASCVD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的人群;(3)有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4)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血脂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按临床血脂测定建议(附件1)的要求开展血脂检测工作。


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

要点提示


  • 依据ASCVD发病危险采取不同强度干预措施是血脂异常防治的核心策略。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是血脂异常治疗决策的基础;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应按推荐的流程进行;对年龄低于55岁人群应关注心血管病余生危险。


LDL-C或TC水平对个体或群体ASCVD发病危险具有独立的预测作用[27,28,29]。但个体发生ASCVD危险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胆固醇水平高低,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ASCVD其他危险因素的数目和水平[29,30,31]。相同LDL-C水平个体,其他危险因素数目和水平不同,ASCVD总体发病危险可存在明显差异。更重要的是,ASCVD总体危险并不是胆固醇水平和其他危险因素独立作用的简单叠加,而是胆固醇水平与多个危险因素复杂交互作用的共同结果。这导致同样的胆固醇水平可因其他危险因素的存在而具有更大的危害。全面评价ASCVD总体危险是防治血脂异常的必要前提。评价ASCVD总体危险,不仅有助于确定血脂异常患者调脂治疗的决策,也有助于临床医生针对多重危险因素,制定出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决策,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患者ASCVD总体危险。目前,国内外发布的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核心内容均包括ASCVD发病总体危险的评估方法和危险分层的标准[9,12,13,16,22,32,33,34,35]。2007血脂指南中,提出用"缺血性心血管病" (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发病危险来反映血脂异常及其他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综合致病危险。对10年ASCVD发病危险为中危且年龄<55岁的人群,本版指南增加了进行ASCVD余生危险评估的建议[10],以利于早期识别ASCVD余生危险为高危的个体,并进行积极干预。


在进行危险评估时,已诊断ASCVD者直接列为极高危人群;符合如下条件之一者直接列为高危人群:(1)LDL-C≥4.9 mmol/L(190 mg/dl);(2)1.8 mmol/L(70 mg/dl)≤LDL-C<4.9 mmol/L(190 mg/dl),且年龄在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符合上述条件的极高危和高危人群不需要按危险因素个数进行ASCVD危险分层。


所有不具有以上3种情况的个体,在考虑是否需要调脂治疗时,应按照图1的流程进行未来10年间ASCVD总体发病危险的评估。本次指南修订的危险分层按照LDL-C或TC水平、有无高血压及其他ASCVD危险因素个数分成21种组合,并按照不同组合的ASCVD 10年发病平均危险按<5%,5%~9%和≥10%分别定义为低危、中危和高危。本次修订延续了2007年血脂指南危险分层方案,将高血压作为危险分层的重要参数(图1)。本版指南提供了更加定量的ASCVD发病危险分层彩图作为危险分层的参考(附件2)。


图1 ASCVD总体发病危险评估流程图


由于国内外研究已经揭示危险因素水平对年龄低于55岁的人群余生危险的影响[10,31,36,37],本次指南修订建议对ASCVD 10年发病危险为中危的人群进行ASCVD余生危险的评估以便识别出中青年ASCVD余生危险为高危的个体,对包括血脂在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对于ASCVD10年发病危险为中危的人群,如果具有以下任意2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其ASCVD余生危险为高危。这些危险因素包括:(1)收缩压≥160 mmHg(1 mmHg=0.133 kPa)或舒张压≥100 mmHg;(2)非-HDL-C≥5.2 mmol/L(200 mg/dl);(3)HDL-C<1.0 mmol/L(40 mg/dl);(4)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8 kg/m2 ;(5)吸烟。


血脂异常治疗原则

要点提示


  • 1.临床上应根据个体ASCVD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治疗。


  • 2.将降低LDL-C水平作为防控ASCVD危险的首要干预靶点,非-HDL-C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


  • 3.调脂治疗需设定目标值:极高危者LDL-C<1.8 mmol/L,高危者LDL-C<2.6 mmol/L,中危和低危者LDL-C<3.4 mmol/L。


  • 4.LDL-C基线值较高,不能达目标值者,LDL-C至少降低50%。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在目标值以内者,LDL-C仍应降低30%左右。


  • 5.临床调脂达标,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起始宜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根据个体降胆固醇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胆固醇水平不能达标,与其他调脂药物联合使用。


血脂异常治疗的宗旨是防控ASCVD,降低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或冠心病死亡等心血管病临床事件发生危险。由于遗传背景和生活环境不同,个体罹患ASCVD危险程度显著不同,调脂治疗能使ASCVD患者或高危人群获益。临床应根据个体ASCVD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治疗(Ⅰ类推荐,A级证据)。


一、调脂治疗靶点

血脂异常尤其是LDL-C升高是导致ASCVD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大量临床研究反复证实,无论采取何种药物或措施,只要能使血清LDL-C水平下降,就可稳定、延缓或消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并能显著减少ASCVD的发生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国内外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均强调,LDL-C在ASCVD发病中起着核心作用,提倡以降低血清LDL-C水平来防控ASCVD危险[9,12,35,38]所以,推荐以LDL-C为首要干预靶点(Ⅰ类推荐,A级证据)。


而非-HDL-C可作为次要干预靶点(Ⅱa类推荐,B级证据)。将非-HDL-C作为次要干预靶点,是考虑到高TG血症患者体内有残粒脂蛋白升高,后者很可能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二、调脂目标值设定

调脂治疗设定目标值已为临床医生所熟知并习惯应用。然而,有部分国外新发表的血脂异常诊疗指南不推荐设定调脂目标值[12,35]。其理由是,尚无随机对照研究证据支持具体的血脂治疗目标值是多少,也不知道何种血脂目标值能带来ASCVD危险最大幅度的降低。然而,若取消调脂目标值则会严重影响患者服用调脂药的依从性。从调脂治疗获益的角度来说,长期坚持治疗最为重要。只有在设定调脂目标值后,医生才能更加准确地评价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并能与患者有效交流,提高患者服用调脂药的依从性。在我国取消调脂目标值更没有证据和理由[38,39],为此,调脂治疗需要设定目标值(Ⅰ类推荐,C级证据)。


三、调脂达标值

应根据ASCVD的不同危险程度,确定调脂治疗需要达到的胆固醇基本目标值。推荐将LDL-C降至某一界点(目标值)主要是基于危险-获益程度来考虑: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度越高者,获益越大;尽管将LDL-C降至更低,心血管临床获益会更多些,但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会明显增多。此外,卫生经济学也是影响治疗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加以考量。


凡临床上诊断为ASCVD[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术后、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等]患者均属极高危人群[13,35]而在非ASCVD人群中,则需根据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及其数目多少,进行危险评估,将其分为高危、中危或低危,由个体危险程度决定需要降低LDL-C的目标值。不同危险人群需要达到的LDL-C和(或)非-HDL-C目标值有很大不同(表4Ⅰ类推荐,B级证据)。



所有强化他汀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数倍增量他汀确实可使ASCVD事件发生危险有所降低,但获益的绝对值小,且全因死亡并未下降[40]在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的研究中也得到相似的结果[41],将LDL-C从1.8 mmol/L降至1.4 mmol/L,能够使心血管事件的绝对危险进一步降低2.0%,相对危险降低6.4%,但心血管死亡或全因死亡危险未降低。提示将LDL-C降至更低,虽然存在临床获益空间,但绝对获益幅度已趋缩小。


如果LDL-C基线值较高,若现有调脂药物标准治疗3个月后,难以使LDL-C降至基本目标值,则可考虑将LDL-C至少降低50%作为替代目标(Ⅱa类推荐,B级证据)。临床上也有部分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值已在基本目标值以内,这时可将其LDL-C从基线值降低30%左右(Ⅰ类推荐,A级证据)。


非-HDL-C目标值比LDL-C目标值约高0.8 mmol/L(30 mg/dl)。不同危险人群非-HDL-C治疗目标值见表4(Ⅰ类推荐,B级证据)。


四、调脂达标策略

近20年来,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一致显示,他汀类药物在ASCVD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冠心病死亡和缺血性卒中等)危险。他汀类已成为防治这类疾病最为重要的药物。所以,为了调脂达标,临床上应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Ⅰ类推荐,A级证据)。


然而,如何合理有效使用他汀类药物存有争议。新近国外有指南推荐临床上起始就使用高强度(相当于最大允许使用剂量)他汀,但在中国人群中,最大允许使用剂量他汀的获益递增及安全性尚未能确定[42]HPS2-THRIVE研究表明,釆用完全相同的他汀药物和剂量,中国人群比欧洲人群可以达到更低的LDL-C水平[43]。DYSIS-CHINA研究显示,增大他汀剂量并未使LDL-C达标率增加[44]。CHILLAS研究结果未显示高强度他汀在中国ACS患者中能更多获益[45]。在中国人群中,安全性是使用高强度他汀需要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强度他汀治疗伴随着更高的肌病以及肝酶上升风险,而这在中国人群中更为突出。HPS2-THRIVE研究表明使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时,中国患者肝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欧洲患者,肝酶升高率(>正常值上限3倍)超过欧洲患者10倍,而肌病风险也高于欧洲人群10倍。目前,尚无关于中国人群高强度他汀治疗的安全性数据。


他汀类药物调脂疗效的特点是每种他汀的起始剂量均有良好调脂疗效,而剂量增倍,LDL-C进一步降低幅度仅约6%(他汀疗效6%效应)。他汀剂量增倍,药费成比例增加,而降低LDL-C疗效的增加相对较小。因此,建议临床上起始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治疗,根据个体降胆固醇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胆固醇水平不达标,与其他调脂药物(如依折麦布)联合应用,可获得安全有效的调脂效果(Ⅰ类推荐,B级证据)。


五、其他血脂异常的干预

除积极干预胆固醇外,其他血脂异常是否也需要进行处理,尚缺乏相关临床试验获益的证据。血清TG的合适水平为<1.7 mmol/L(150 mg/dl)。当血清TG≥1.7 mmol/L(150 mg/dl)时,首先应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治疗性饮食、减轻体重、减少饮酒、戒烈性酒等。若TG水平仅轻、中度升高[2.3~5.6 mmol/L(200~500 mg/dl)],为了防控ASCVD危险,虽然以降低LDL-C水平为主要目标,但同时应强调非-HDL-C需达到基本目标值。经他汀治疗后,如非-HDL-C仍不能达到目标值,可在他汀类基础上加用贝特类、高纯度鱼油制剂。对于严重高TG血症患者,即空腹TG≥5.7 mmol/L(500 mg/dl),应首先考虑使用主要降低TG和VLDL-C的药物(如贝特类、高纯度鱼油制剂或烟酸)。


对于HDL-C<1.0 mmol/L(40 mg/dl)者,主张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目前无药物干预的足够证据。


六、生活方式干预

血脂异常明显受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影响,饮食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善是治疗血脂异常的基础措施。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Ⅰ类推荐,A级证据)。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坚持心脏健康饮食、规律运动、远离烟草和保持理想体重。生活方式干预是一种最佳成本/效益比和风险/获益比的治疗措施。


七、治疗过程的监测

饮食与非药物治疗者,开始3~6个月应复查血脂水平,如血脂控制达到建议目标,则继续非药物治疗,但仍需每6个月至1年复查,长期达标者可每年复查1次。服用调脂药物者,需要进行更严密的血脂监测。首次服用调脂药物者,应在用药6周内复查血脂及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如血脂能达到目标值,且无药物不良反应,逐步改为每6~12个月复查1次;如血脂未达标,且无药物不良反应者,每3个月监测1次。如治疗3~6个月后,血脂仍未达到目标值,则需调整调脂药物剂量或种类,或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调脂药物进行治疗。每当调整调脂药物种类或剂量时,都应在治疗6周内复查。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和调脂药物治疗必须长期坚持,才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益处。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要点提示


  • 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需要的基础上控制总能量;合理选择各营养要素构成比例;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坚持规律的中等强度代谢运动。


血脂异常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是血脂异常治疗的基础措施[46]。无论是否选择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表5)。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和总能量需要的基础上,当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总量超过规定上限时,应该用不饱和脂肪酸来替代。建议每日摄入胆固醇<300 mg,尤其是ASCVD等高危患者,摄入脂肪不应超过总能量的20%~30%。一般人群摄入饱和脂肪酸应小于总能量的10%;而高胆固醇血症者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7%,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小于总能量的1%。高TG血症者更应尽可能减少每日摄入脂肪总量,每日烹调油应少于30 g。脂肪摄入应优先选择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鱼油、植物油)。



建议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5%。选择使用富含膳食纤维和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替代饱和脂肪酸,每日饮食应包含25~40 g膳食纤维(其中7~13 g为水溶性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摄入以谷类、薯类和全谷物为主,其中添加糖摄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10%(对于肥胖和高TG血症者要求比例更低)。食物添加剂如植物甾醇/烷醇(2~3 g/d),水溶性/粘性膳食纤维(10~25 g/d)有利于血脂控制,但应长期监测其安全性。


1.控制体重:

肥胖是血脂代谢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代谢紊乱的超重或肥胖者的能量摄入应低于身体能量消耗,以控制体重增长,并争取逐渐减少体重至理想状态。减少每日食物总能量(减少300~500 kcal/d,1 kcal=4.18 kJ),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身体活动,可使超重和肥胖者体重减少10%以上。维持健康体重(BMI 20.0~23.9 kg/m2),有利于血脂控制。


2.身体活动:

建议每周5~7 d、每次30 min中等强度代谢运动。对于ASCVD患者应先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充分评估其安全性后,再进行身体活动。


3.戒烟:

完全戒烟和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烟,有利于预防ASCVD,并升高HDL-C水平。可以选择戒烟门诊、戒烟热线咨询以及药物来协助戒烟。


4.限制饮酒:

中等量饮酒(男性每天20~30 g乙醇,女性每天10~20 g乙醇)能升高HDL-C水平。但即使少量饮酒也可使高TG血症患者TG水平进一步升高。饮酒对于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尚无确切证据,提倡限制饮酒。


参考文献(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