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100多年历史的Marks & Spencer,是英国著名的零售商。
生活在英国的人应该都知道,Marks & Spencer经营的服装和食品一直都享有高质量的美誉。从销售额来看,Marks & Spencer一直是英国最大的服装零售商(Marks & Spencer的市场定位是偏向于生活水平较高的中老年)除了服装,M&S也销售食品(在英国口碑不错),家居用品等。而M&S的店里只卖自己品牌的商品,无论是食物,服装或者是家居用品。
但是英国最大的零售商马莎百货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可谓命运多舛。
11月8日,玛莎百货宣布,由于中国内地门店持续亏损,马莎百货将关闭全部10家门店,而在香港市场得马莎百货因实现盈利仍将继续营业,
不过马莎百货在天猫和京东电商平台上的旗舰店仍会继续运营。
玛莎百货在中国的水土不服可以说导致玛莎百货持续亏损的原因。
来看看这今年玛莎百货这些年来在中国的发展,
Marks & Spencer 上海店是在中国内地的首家门店,于2008年开业,也是全亚洲最大门面位于黄金地段南京西路,店面正面通体位玻璃墙,店内面积约为4万平方英尺!然而,这家英国老牌零售商因为商品款式老气、价格偏高并未获得市场认可。
2014年马莎百货曾宣布,在2015年前要关闭中国内地市场15家门店中的5家,重点在上海地区发展。
2015年12月,马莎百货终于进入北京市场,在世贸天阶开出了旗舰店,希望以全新高级精品店的形式给消费者带来全新购物体验。然鹅并没有什么卵用。马莎服装大多以职业装为主,似乎很难满足二三十岁人群的时尚需求。
有评论称,“就是一个中间阶层的百货,论高端洋气,比不过轻奢侈;论时尚度和平价,比不过快时尚。”
其实,在中国市场,马莎百货并不是首家大范围关店的外资百货。就在10月底,华堂商场在北京的标杆门店十里堡店关张,马来西亚最大的百货公司百盛集团太阳宫店也于11月1日正式闭店。而关店的原因都有一个,那就是连续亏损。
看看中国消费者们怎么说?
根据Financial Times的调查:
男消费者A:M&S卖的T恤实在太失望,好像M&S以为中国消费者还生活在上世纪70年代。
根据Daily Mail的调查:
消费者A:除了内衣值得一看,其他的衣服都太老式,而且贵还选择少。
消费者B:虽然价格有点贵,但是质量还是不错的。
消费者C:内衣size码数跟国外一样......(小编表示real尴尬也)
从以上消费者的反映来看,M&S在中国的服装地位看起来依然还是其英国中老年的定位,看起来M&S在中国内地扩张显然是功课没做足。中国的中老年人已经很少在衣服上消费,就算要消费也不会买这么贵的。而作为现在最大潜力消费群体20-30岁的也并没有满足到他们的需求。
从M&S的服装来说,M&S不仅低估了上海消费者对时尚的需求而且价格偏贵,款式单一且尺寸较亚洲人偏大,更新也非常缓慢,不适合国内的消费习惯,加上营销和宣传的缺失,其销售一直不温不火。除了自身的原因,当前国内百货业的寒冬也加速了其亏损。受电商冲击、消费低迷以及竞争加剧的影响,百货业由盛转衰,关店、业绩下滑已成为行业普遍现象。
作为英国老字号的零售商,一直享有美誉Marks & Spencer自90年代末便开始就点力不从心了。面临老龄的品牌和市场地位等诸多问题,Marks & Spencer因此极力改革。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改革方案就是改变M&S服装在消费者心中old-fashion的形象。英国很多人都认为M&S的服装是给妈妈和奶奶穿的。为了改变服装品牌的过时形象,近几年来M&S成功地重金打造其服装产品的电视广告,因而赢回不少品牌知名度和好印象。
M&S 2007年秋冬服装广告,成功吸引眼球,塑造品牌时尚新形象
回到正题,M&S的尴尬处境主要还是由于市场地位不准确,导致产品和价格的定位也随之偏差。中国消费者觉得M&S产品定位太英式,相反旅居中国的英国人则认为中国的M&S太中国化。上海M&S好像是迷了路,商店总体定位模糊,中国人觉得太西化,而外国人觉得太中国。商品和价格的定位貌似又不符合中国市场。另外,如果出于M&S在上海选址考虑,正如小山(中国市场研究集团董事总经理)所说,M&S的目标应该是吸引中国雄心勃勃的中产阶级消费者,然而这群人要么追求奢侈时髦,要么就是物美价廉。然而中国的Marks & Spencer,价格既不是非常便宜也不算奢侈的贵,刚刚好卡在中间。同样商品质量OK却选择太少且不够时尚。Marks & Spencer在中国的处境也是real尴尬啊。
无论是什么企业,大或者小,进入中国都要做好相关调查,不然很容易水土不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