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母亲:亚裔身份让女儿受同学们歧视?这其实是排异

2017年07月12日 加拿大移民家园


掌握第一手移民资讯,尽在 ◤加拿大移民家园◢

本文作者是一位孩子在加拿大读幼儿园的华人母亲。孩子有时回家会抱怨“自己总被欺负”。这位母亲认真研究之后发现,这并不是大家常说的“歧视”,而是一种“排异反应”。


“今天过的开心吗?”

“我今天很生气。”

“为什么啊?”

“Liam老给我捣乱,recess(课间活动)的时候往我身上扔小石头,还把我做的房子推到了。”


“你怎么不高兴呢?”

“我讨厌Kennedy,他老是捉弄我。”


“今天又怎么了?”

“Sarah不是我的朋友了,她不跟我玩。”

……


如果家里有个上幼儿园的孩子,对类似这样的对话一定不会陌生。以前女儿在国内上幼儿园的时候,这些事情我似乎不太往心里去,小孩子嘛,调皮捣蛋的总会有,“讨厌!不跟你玩儿了”这种话是经常挂在嘴边的。但是刚来加拿大的时候,我对这样的对话确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心里隐隐犯嘀咕:会不会是因为女儿的亚裔身份让她受到同学们的排挤?



无独有偶,上周听到朋友跟我抱怨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她儿子被老师推荐在期末的才艺秀表演说唱,自己跟搭档认真练习准备了好久,彩排也参加了,反响很好。可以距离表演还有一周了,却被学生会负责人通知他的节目被取消了。她儿子愤愤不平,回来就抱怨“他们白人就是看不起我们”。真的是这样吗?我建议朋友去找相关负责人了解一下详细情况,问清楚了情况再劝慰孩子。


最近天气很好,每天放学都会让孩子在学校玩一会儿再回家,我就跟另外一个孩子妈妈闲聊。有天说起孩子刚刚拿到的year book(学校纪念册),我说其实花钱买一本回来看看自己孩子的照片也只有2、3张而已,她也随口说:是啊,有时候只有一张而已,都是他们老外孩子的照片嘛,他们才不会给我们拍的。我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附和着说:可不是嘛。


同样是上面这个孩子妈妈,她家儿子有个好朋友,是个黑皮肤的孩子。每天放学,儿子都领着朋友来问问妈妈:妈妈,他可以到我们家玩吗?妈妈总是用“你们饿了,要先各自回家吃东西”这样的借口婉拒儿子的要求。她私下跟我说,孩子爸爸看到儿子把黑孩子带回家很生气,不希望儿子交这样的朋友。我追问原因,她说孩子爸爸有个在美国的亲戚,家里孩子把一个黑人孩子领到家里住了一晚后,全家都染上了虱子。


这几个小事是真实发生在我身边的,我尽可能不带主观色彩地去描述它们,希望每一个看到故事的人,在看到我下面的观点之前都能有自己的思考空间。你,会想到些什么呢?


生物学上有个词叫作“排异反应”,是指生物体对非己的物质会产生抗体,这是免疫系统的自我保护机制。我想,这大概是社会歧视现象的生理基础。如果我们的身体都会自觉排斥非己的物质,那我们去排斥异己的人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有那么多人,看起来跟我们一样,又跟我们不太一样。我们和身边的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同: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出生地,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肤色,不同的体型,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性取向……所以我们理所当然产生了各种排斥和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民族和种族歧视,外貌歧视,文化歧视,宗教歧视,性取向歧视……我们会因为相同的歧视跟某些人走得更近,也会因为歧视和被歧视而疏远某些人;我们一方面是某些歧视的受害者,可另一方面,我们又是另外一些歧视的加害者。这一切使得我们生活的环境在和谐美好的表象之下暗暗地四分五裂。


但是,有常识的我们都知道,排异反应虽然合理却通常是不受欢迎的,比如:在我们的身体接受了器官移植的时候,我们需要服用抗排异反应的药物,来抑制排异反应,让身体机能恢复正常、各个系统健康运转。社会制度和文化导向就好比抗排异药物,克制和消除我们排除异己的思想和行为,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在一个鼓励多元文化共融的社会,这是社会稳定的根基。



当我们选择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跟陌生的人们相处、生活在一起,我们其实是主动选择让自己成为一个异类的。如果对待所谓的排异反应没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和豁达、开放的心态,我们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难题呢?


我们可以选择每当遇到阻力和挫折就把它归咎于歧视,然后作悲戚状长叹一声作罢,把负面情绪的包袱自己扛起来。如此一来,你那根“被歧视”的神经会越来越敏感,一颗玻璃心一碰就碎,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我们也可以放下歧视的包袱,以积极的心态接人待物,不歧视别人,也不要整天臆测自己受到歧视的迫害。遇到难题,就事论事,找到对症的解决办法。


回到文章开头两个事例。


我后来慢慢了解到,女儿那个幼儿园班级,最受欢迎的女孩子是个越南来的小姑娘,可见亚裔面孔并没有我想象得那么特殊。而我女儿,因为刚到加拿大英语不好,备受老师的呵护,可能因此而受到小朋友的妒忌。我的担心纯属子虚乌有。



朋友儿子的节目被取消,是因为整场表演超时了必需拿掉一个节目,而他的节目跟一

个毕业班学生的节目一样都是说唱,学生会权衡后决定拿掉他的节目,因为他10年级,以后还有表演的机会。这样的事情,放到任何地方的学校恐怕都是如此结果。如果,学生会为了照顾他的“被歧视”玻璃心而反过来取消另外那个学生的节目,会不会显得太矫情呢?


至于第三个关于year book的事情,我觉得“被歧视”的结论就来得更加轻率了。作为家长,肯定眼睛都只盯在自家孩子身上,翻来翻去,year book上只看到孩子1、2张照片,就觉得是人家不愿意给自己孩子拍照。有数过其他孩子的照片吗?有没有问过是不是孩子自己不愿意上镜?太多的可能性,只推给一句被歧视的结论性话语,并不严谨。当然,平时的闲聊不需要严谨的逻辑,况且,同在国外的中国人似乎更愿意聊被歧视的话题来拉近彼此的距离,只是融洽气氛的一个话题而已,不管是不是虚拟的。


我平时跟孩子交流时从来不会给她灌输差别意识,更不会涉及排斥、歧视的内容。我不想让她自认为是歧视的受害者,更不想让她成为歧视的加害者。歧视不是弹簧,你硬它就软。歧视更像是谎言,说得多了就慢慢变成真的。


歧视就像水泥地上面的裂缝,制度和文化可以将它覆盖、磨平;一旦有人告诉你:那块看似平坦的地面下面其实有道裂缝,从此就会永远有一条埂横亘在你心里。


昨晚朋友推荐了一个视频给我,我觉得跟这篇文章的主题很切合:其实,你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不同,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子民。


视频的名字叫做:你的体内可能留着“敌人”的血。




来源:陈叼馋的兔子洞

作者:陈晓东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