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陷入困境的乳制品公司澳洲贝拉米又遇到障碍了,中国当局宣布暂停Camperdown Powder的出口牌照,而贝拉米才刚刚重金收购这家装罐厂。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不见村。
用这句来形容现在的贝拉米,再适合不过了。
曾几何时,贝拉米作为澳洲发展最快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一度火爆,是澳洲股市的“神话”之一!
产品供不应求,市场份额在短短一年内翻倍。
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这家公司就被爆出存在一系列乱象,市场占有率、销售利润大大减半。
本想着通过收购拥有出口牌照的装罐厂,在中国打一场漂亮翻身仗。
不料,昨天中国当局宣布暂停该工厂的出口牌照。
贝拉米还想在世界最大市场的中国如期销售?
没那么容易。
命途多舛,
代工工厂出口中国牌照被暂停,
贝拉米再遭打击
在经历销量放缓,股价大跌的种种挫败后,贝拉米又遭打击:
工厂出口中国牌照被暂停!
上个月13日,贝拉米宣布,以2850万澳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的价格,收购在中国获得注册资格的澳洲婴幼儿奶粉企业Camperdown Powder。
对于该项收购,贝拉米主要看中Camperdown Power工厂获得中国认监委的注册。
这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将实施“史上最严”奶粉新政:
只有在同一个地方自己生产牛奶、加工、混合成婴儿配方奶粉并装罐的乳制品公司,才能够在2018年后获得进口许可证。
而这些条件,贝拉米没有一条符合。
今年3月,贝拉米此前一直依靠的代工工厂Bega,被美赞臣收购了。
好在后来,贝拉米找到了这家位于维州的Camperdown Powder工厂,成为整顿计划的关键。
正当松一口气时,昨天,中国国家认监委官网信息却显示:
这家原本通过中国认监委注册的澳洲工厂,被暂停在华注册资格!
这意味着,贝拉米能不能从2018年1月1日起能否在中国正常销售,还是个未知之数。
对于暂停注册的原因,国家认监委官网没有披露。
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这家工厂因为存在问题被举报了,其未达到中国注册要求,未来能否重新获得注册也很难说。
澳洲奶粉贝拉米,成于“海淘”又被弃于“代购”。
昔日网红,是怎样一步一步走下神坛?
曾经黑马,
从一个塔州小型食物公司,
一跃成为奶粉业的巨头
自2014年起,在澳华人代购迅速发展,澳洲奶粉的销量也出现了梦幻般的增长。
澳洲奶粉市场供应短缺,华人疯狂抢购奶粉,中国取消独生子女政策…
在这些事件的推波助澜下,澳媒将婴儿奶粉的形象比喻成“金子”。
贝拉米,因而从一个小型家族式有机食物公司,一跃成为奶粉业的巨头,成为中国婴儿配方奶粉市场上的黑马之一。
当年,贝拉米以1澳元的发行价上市,股价立刻翻倍,在一年内涨了四倍之多,成为澳洲对华奶粉出口的传奇。
在中国代购中,贝拉米也成为一个被捧上神坛的一个牌子,2段和3段,一罐难求!
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军奶粉市场,想在中国这个大蛋糕里分杯羹。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去年,澳洲婴儿奶粉的销量并没有井喷。
除A2以外,其他主要的品牌都没有什么大的增长。
另一方面,中国宣布实施“史上最严”奶粉新政,加大婴儿配方奶粉质量的安全监管力度。
包括这样一些列的措施:洋奶粉需要配方注册,增加奶粉抽检范围和频次,标签禁止“益智”等噱头,配方品牌不得泛滥…
中国海关也加大对快递,邮件和旅客手提箱的审查力度。
所有的外国公司,包括贝拉米,如果希望继续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中国,就必须申请新的产品注册。
火热的婴儿奶粉正如现在的澳洲天气,逐渐进入寒冬。
抛弃代购,
自行进军中国市场,
却水土不服
澳洲奶粉销往中国主要有三个渠道:
① 奶粉厂商通过正常贸易渠道进入中国,即印刷中文标签以及符合中国标准要求的“国行奶粉”;
② 跨境电商通过保税区将澳洲奶粉输入到中国;
③ 华人代购以及海淘等灰色清关途径进入中国。
在逐渐树立品牌形象后,去年4月,贝拉米决定重组,自行进军中国市场,放长线钓大鱼。
重组第一步:“与其让代购把产品都买光销往中国,不如我们自己来。”
没错,这造成在去年年中的一段时间里,贝拉米在奶粉市场出现供应短缺。
并不是因为贝拉米有多火热,而是因为他们自行囤货,想要直接销往中国。
重组的第二步:“别人在中国开网店,我也要开!天猫、京东挨个上!”
据京东数据显示,去年6月,贝拉米试图通过降价10%来刺激中国市场的需求。
但是,消费者并不买账,因为自从发生三聚氰胺事件后,人们的防范意识更加强化。
婴儿喝的产品,家长不会随便乱买,更不敢在山寨货纵横的网店上购买!
大家宁愿花贵一点的钱,选一个靠谱的代购,这也是为什么代购热潮持续不散的原因。
到了10月份,贝拉米还是选择继续囤货。
因为还有一次“双11”的机会,贝拉米期待破釜沉舟最后一搏。
他们将打折力度增加到了30% off,几乎与澳洲市场的价格一致。
这个价格降到让“代购”根本无利可图。
贝拉米想用这样的方式,将代购渠道挤出市场,抢占这一群体的利润空间。
结果,也失败了。
这个时候,由于中国市场上的贝拉米价格已经低于澳洲市场,所以澳洲的一些大型超市(Coles,Woolworths)纷纷打折促销。
这下贝拉米尴尬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不仅中国市场没成功,连澳洲市场份额也不保。
据澳洲超市及药房销售数据显示,贝拉米在澳洲奶粉市场的销售份额从四月份的25%下跌至十月份的12%。
很明显,选择抛弃代购自己单干,是个多么不明智的选择!
股票跌停,
丑闻乱象被爆,
复盘是新一轮噩梦
在中国的销售却屡屡受阻的同时,贝拉米也丢失了大量代购渠道。
去年12月2日,贝拉米在澳交所的股票遭猛烈抛售,股价暴跌,市值蒸发超过5亿澳元,最终进入跌停状态。
拖到2017年1月11日,民众终于等到贝拉米发出公告,股票也开始重新交易。
然而,复盘又是新一轮的噩梦。
贝拉米大幅下调利润预期,首席执行官Laura McBain离职,消息公布后,当天股价立刻暴跌,较其停牌前股价下跌40%。
不仅如此,贝拉米还带来一份差得不能再差的 Business Update:产品库存积压非常严重。
贝拉米堆积库存大约值1亿澳元,这导致代工厂生产量减少,进而导致贝拉米要向代工厂支付近千万澳币的差额补偿。
原材料涨价,销量放缓,支付差额补偿…贝拉米的毛利率以及净利润率预计大大下滑。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家标榜“澳洲制造”的公司被爆出,其有机牛奶根本不是澳洲本地生产的。
该公司约55%的奶粉,来自欧洲的有机乳农,主要来自奥地利。
贝拉米不是自己混合婴儿配方奶粉,或者自己将奶粉装罐,没有自己的中国进口许可证。
于是,贝拉米雄心勃勃地重金收购Camperdown Power。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监管风险,还能获得中国监管部门的配方注册。
没想到…
其兴也勃焉,
其亡也忽焉
事实上,中国的婴幼儿配方奶市场需求依然非常旺盛,贝拉米的问题更多出在自身营销策略上。
想进军中国市场,又遭遇库存积压严重,处境艰难。
想靠代工运作,又可能被奶粉新规拦在门外。
做婴儿配方奶粉可不是个简单的游戏。
想要玩转它,需要可持续被认可的特殊配方、强有力的营销手段以及通畅的物流。
作为一个相对年轻的品牌,贝拉米显然低估了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导致严重水土不服。
“每当涉及到中国市场,很多公司的眼中就出现了璀璨的星星,但如果认为在中国做生意很容易,那他们就太天真了。”《澳洲金融评论报》报道。
Australia News
微信ID | au_news
欢 迎 订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