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妆容精致、衣着考究的年轻女子,运营着自己的服饰或是美妆品牌,亦或近些年兴起的短视频,有的甚至做起了网红孵化。
然而不得不说,在中国“网红”似乎一直都不算是一个褒义词。而在西方,所谓的“网红”有一个更专业的称呼——“有网络影响力的人”。
坐着面前的Starling,在研究生毕业后投资了英国一家线上营销公司,我们展开了关于网红与影响者营销的大量讨论。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见Starling,时光大约是两年前,她曾经在朋友的引荐下跃跃欲试新媒体编辑的职位,而我恰巧就是她的面试官。我欣喜这两年间她的身份转变,更带着这份雀跃开启了这一次对话。
如此爱英国
“我可以很快乐也可以很忧郁,可以很忧郁得快乐,也可以很快乐得忧郁。”
英国对于Starling,有一种本能的文化吸引。她爱极了这捉摸不定的天气,一切的感召刺激着她的创作欲。
其实出国的想法,早在高三便有了。涉世未深的她带着磨练的心态走进西交利物浦大学开启了本科生涯。2年后,怀揣着憧憬,通过“2+2项目”,Starling来到英国利物浦大学念建筑。
适应力超强的她,当真没有疏离感。在那个完全可以靠步行的小城,去哪里都不用太匆忙。妖风虽阵阵,却吹不散利物浦人的热情。尽管美丽的妹子一张口,诡异的利物浦口音扑面而出,倒也生出几分可爱。
如此慢生活了两年,那个时候她就已下定决心,英国会是她长久生活的国度。
从建筑到电影
谈及研究生转专业,Starling很坦白,
“做建筑这一行很辛苦。每学期有一个项目要完成,你每周都得不停完善设计稿,模型、海报,要向大家去展示设计与进程。这其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巨大的。”
Starling似乎更想与视觉冲击有关的元素更近一些,综合评估后,她选择了去威斯敏斯特大学学电影,在电影电视产业文化中摸爬滚打。
虽然半路放弃了建筑,不过至今她都感激学习建筑那两年带给她软性技能上的锻炼,好比审美基础的培养,收集视觉感官素材的能力以及阅读习惯建立等等。
网红与影响者营销
欢喜英国的一切,那么没有理由不留下来。也不是没有尝试找工作,但可能一是对自由的渴望,朝九晚五循规蹈矩的工作并不适合她。二是,伦敦这个世界竞争力最高的地方,想要找到一份喜欢的工作,真的很难。
事实上,倒是父母帮她寻思出企业家移民这条路。时间紧迫,去年9月交完论文后,Starling就开始全面准备,最终选择了以入股的形式,加入做线上营销的这家英国公司。
12月底回国递签,1月面试。在仓促的时间里,Starling一方面通过UVIC英国移民签证中心提供的资料强化对公司各数据的熟悉度,另一方面自己也搜索大量资料强化对这个全新领域的理解。庆幸的是,面试完的一周后,她顺利获签。
转眼2017年进入了下半年,作为公司唯一的中国人,Starling存在的价值便是透过自身资源帮助公司拓展亚洲市场。
无论是国内网红合作的推广,B2B业务的推广还是线下的会展设置宣传。Starling在亚洲市场经理的位置上,比同龄人获得了更多施展自己想法,积累社会经验以及锻炼能力的机会,当然作为股东,她也承担着相对于普通员工大的多的风险和挑战。
“你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博主录了一个视频分享她真实的用户体验和产品使用心得。看完之后,你会感觉这些产品不再是商场里或官网上,那些只有价格和广告词的商品。通过网红真实的直播体验,你跟产品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也会自然而然产生了信任和购买欲望。其实这些都是需要品牌的支持。”
这就是影响者营销,俗称“网红效应”,某种程度上它的“变现”可能性或许已经远超出传统媒体。于是,你看到越来越多的品牌或者说产业,在“影响者营销”投放的比例是成比增长的。
我想,是时候撕下对于“网红”的成见和刻板印象,似乎没有什么比“网红”更贴合时代产物的定义。
如果没有走移民这条路,Starling可能会去一些艺术机构或者画廊的工作。如今,她依旧热爱艺术,依旧还有很多想法在一步步落实。
(文/肖凯悦,UVIC英国教育签证中心综编,文章参考Daily Mail,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说明)
----------------------------------------
回复院校名称(如:牛津大学)获取该院校详细信息
回复专业名称(如:生物专业)获取该专业的大学排名
回复英国签证与移民,获取英国各类签证和移民信息
回复留英新生准备,获取留学英国行前准备信息大全
回复英国生活技能,获取英国生活文化全面资讯
⬇︎⬇︎⬇︎(往下戳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