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一中产想让下一代出国,几十万学费读国际学校到底值不值?

2017年07月17日 加拿大英豪移民




这几年,对中产阶级家庭来说,最热门也最纠结的事,可能就是是否要让孩子离开应试教育,走进国际学校,从小接受国际化教育,并最终走向出国留学这条道路了。

对于越来越热门的各种国际学校,各种评论说法也都褒贬不一。父母会觉得:


国际学校的孩子非富即贵,

肯定会有很多攀比;

孩子到了国际学校就一定

没有压力很开心;

国际学校太宽松,孩子学习基础太弱;

国际学校老师水平良莠不齐;

去国际学校就是为了

逃脱应试教育的种种压力……


这么多主观臆断很容易让人对国际学校甚至国际教育产生一些偏颇的理解,更别说网上那么多文章都在表达“我家孩子实在受不了国内教育的压力,才不得不转到国际学校”的这种心态和主张。

 

我身边有好几个朋友家庭,他们的孩子都曾经在国内小学读书,最终又都转到国际学校。他们都注重家庭教育,在教育这件事上的看法也比较客观。


不打鸡血,不吐槽,我请他们来跟大家说说,孩子进入国际学校以后,他们觉得最大的收获到底是什么?


(文中采访对象均为化名)


为了考试,还是为了兴趣?



Lisa妈妈在孩子没上小学前,就坚持小学阶段应该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为主,而不是强迫孩子去记住知识。所以当应试教育一味追求分数,跟她的理念差别太大时,她毅然把Lisa转到一所国际学校。


在国际学校,Lisa妈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跨学科主题式的学习方式:每个单元,孩子们要根据设定的主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再通过各种学习、研究、资料搜索、分析,最后整合成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比如上个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人的身体是如何运作的”,孩子们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动手去创作自己的身体器官,通过实验来了解各个器官之间的运作原理,还外出去科技馆实地考察关于人体的知识;数学课上也会通过测量人的各个部位,来学习长度的比较等;艺术课会创作人体细胞艺术画;甚至体育课也会通过对人体的运动认知来设定相关的运动项目。


这样的学习方式,几乎每个孩子都乐于参与,积极去思考。Lisa妈妈说,每天孩子回来都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告诉她,有时候说到的那些知识,连大人都不知道。这种兴趣探索式的学习,才是主动学习,无论效率和思维都更强大。



比分数更有意义的评估方式



很多人都说国际小学的考试都没有分数,这样虽然孩子没压力,但根本不知道孩子是怎样的水平,到底学的如何?


Congcong妈妈跟我说,其实国际学校虽然每个单元考试没有分数,但老师会根据每一个孩子的考试情况和平时的学习情况,就每一个学科出一份详细的评估报告。


比如英语,就会从孩子的阅读能力,对词汇的掌握程度,拼写能力,写作的通顺和思考等等很多方面进行详细评估,每一个方面都会分成“超过预期”“很棒”“能够达标“”部分达标“”未能达标“这几个标准,整个评估体系非常系统,并且老师还会给出一段整体的建议。


她觉得这样的评估方式其实更能让孩子和家长了解自己的学习优势以及不足都在哪里,并且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发挥长处,赶上不足的地方。


如果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那才是错的



大多数人对应试教育最深刻的一个印象就是:无论上课还是考试的,通常每一个问题都有标准答案。也就是孩子们都必须知道问题的标准答案,才能考出好成绩,而跟标准答案不同的就一定是错的。


但在大多数国际学校,恰恰更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并表达出你的想法,这就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


Lisa妈妈说她印象很深刻的是一次中文考试,有一道题考的是刘备三顾茅庐,问题是:诸葛亮几次拒绝见刘备,你觉得他做的对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那次考试Lisa回答的是觉得他做的对,因为他是为了考验刘备的耐心。而这道题,老师认为Lisa的答案里恰恰缺少了“说说你的想法“这部分。因为这道题的目的并不要孩子们表达文章里的观点,而是讲讲自己的想法。


有些孩子觉得诸葛亮很聪明,有些觉得他太骄傲,并说出原因,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能说出观点,就都是正确的。


在国际学校里,这样的考试题目非常多,孩子们必须拥有自己的思考,提出观点,并用自己所累积的知识去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思考和表达。



爱运动的孩子原来那么快乐



Eason妈妈说Eason原来在国内上小学的时候,下课和午间休息的时候根本没有时间去操场上运动玩耍,而体育课也都是以体育考核达标为目的地上课。


她觉的像Eason这样的男孩太需要运动了,当他转入国际学校后,简直就像变了个人。最重要在这里,无论下课还是中午,都鼓励孩子们一定要到室外去自由活动,大运动不仅让孩子强身健体,更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国际学校对运动极为重视。无论男生女生,都有机会参加足球、游泳、棒球、篮球、跑步等各种运动俱乐部,而学校的老师多数都是十项全能,英语老师也可以是足球教练,计算机老师可以是篮球队长,整个学校的运动氛围都非常强烈。


阅读,阅读,还是阅读



国际小学普遍回家作业不多,但学校在每一个环节里却都把阅读看得非常重要。英语课很多时间都花在阅读上,科学课上也会要求孩子阅读相关的科普书籍,中午休息孩子可以自由去学校图书馆读书,也可以借阅回家,学校会用各种方式激励孩子去读书。


上海还有一所国际学校在图书馆里建造了一个超cool的滑滑梯,读书累积到一定数量的孩子可以滑一次。


学校一般不会指定阅读书目,会尊重孩子的阅读喜好,也鼓励孩子阅读多元化。而因为回家作业没那么繁重,所以大多数孩子能够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来进行阅读。


很多国际学校还会提供网络阅读资源,鼓励孩子利用网络进行在线阅读和测评,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不断提升和挑战。


学校还会定期举办各种阅读活动,阅读周,把自己打扮成最喜欢的故事主角,读书月,会鼓励孩子们创作自己的一本书。


一点不热闹的班级微信群


和国内小学热闹无比的班级微信群相比,Lisa妈妈说进入国际学校后,她一下子从老师各种打鸡血的微信群里解脱出来了。


她说国际学校一般规定老师不可以与家长互加微信,所有通知联络都可以通过邮件进行,而班级微信群一般由家长自发组织,没有老师的参与。


而国际学校的家长一般在群里就是会发一些学校的通知,聊的也多是学校校车、午餐等状况和建议,从来没有提过任何培训班补习班的问题,这让Lisa妈妈觉得真是轻松不少。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Eason妈妈说虽然现在学校班级里的同学大多她都认识,但你真的要说谁成绩好,谁成绩差,还真没概念。


由于考试不是评分制,老师也从来不会拿哪一个同学和另一个同学做比较,更不会当众表扬谁考得好,谁考得差。所以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间都没有那种比较的概念,老师也会鼓励孩子,跟自己比较,给自己设定目标,一步一步往前走。


所以你会看到大多数国际学校出来的孩子都比较有自信,这种自信是来自周围的环境没有压迫和比较的原因。而且由于国际学校没有班干部制度,班级的准则由每个同学提出和制定,每一个孩子都要担任班级里的某个职务,并且公平轮流。这些都让孩子们对公平的概念特别理解和坚持。


全能老师教孩子做人


Lisa妈妈认为国际学校对老师的要求特别高,因为在小学阶段很多都是全科老师,也就是一个老师可能又教数学,又教英语,还会教科学。老师还要准备很多与课程相关的材料和课件,非常辛苦。


但是她觉得,除了教授知识之外,她更看重老师对孩子品格的影响。她说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孩子的一个美国班主任老师,孩子旅行回来会带些小礼物送给老师。


每一次,这个老师收到礼物以后,都会认认真真地给孩子写一封感谢的信,信上的内容真挚具体,不只是形式上的感谢,这让她特别感动。


还有一次,Lisa参加学校足球队,虽然Lisa踢球技术很一般,但老师每一次训练结束,都会特地跑过来跟她说Lisa今天如何如何进步,她真是为她感到骄傲,这不仅让父母感动,更让孩子信心倍增。


戏剧教育居然是标配



Congcong妈妈说,她没想到学校今年居然把戏剧课作为必修课程,请来了全职的专业戏剧老师,孩子们会从最基本的戏剧体验学起,后来,就会开始自编自导自演。


她说很多孩子为了排演自己的剧目,自己写故事,改编成剧本,分配角色,自己设计道具和服装,然后排练,还要配上背景画面和音乐等,最后还要上台表演。


虽然孩子们的表演稚嫩,但她觉得这其中孩子的收获很多,不仅锻炼了写作和表达能力,还要互相合作,解决问题,还需要设计思维,最后还要能够不怯场地大方去表演,这对孩子的要求其实特别高。


大多数情况下,老师都只会提供一些简单协助和建议,留更多的空间给孩子们自己去完成,家长更是几乎不参与其中,虽然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并不是完美的表演,老师也从不会要求完美,但那是孩子们的真本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才是真正的学习和进步。


Congcong妈妈感慨,这和从前在国内学校,老师为了要呈现一台完美的演出,要家长和孩子全力配合老师的每一个要求,动员家长提供各种资源,购买各种华丽服装,活活把孩子和家长累死相比,真的不一样。

 

跟她们聊完后,对国际学校的感受更多的集中在,按照孩子该有的节奏和正确的方式去教育。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在培养的是未来能适应这个社会的人,而不仅仅是适应学校的人。

 

但无论如何,教育没有绝对的对或错,只有适合或不适合,为孩子选择怎样的教育方式,需要考量的因素还很多。

 

但有一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国际学校给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中,很多都适用于家庭教育。你绝不要相信,把孩子送进国际学校就大功告成高枕无忧了,也绝不要认为,接受国内教育的孩子就一定没有未来。

 

当大多数的孩子仍然需要在应试教育下成长,我们唯一也是马上就能改变的是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总之,最不会错的,就是遵循孩子的成长节奏,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孩子去学习。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