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s:
当孩子打翻了饭菜,我们会责怪他调皮;当孩子摔了一跤,我们会责怪他好动不小心;当孩子放声大哭,我们会责怪他胆小不听话……
生活中,到处都有这样的场景,似乎孩子做什么事,我们都能在事发当时,站在自己的主观立场,找到理由责备孩子。但我们是否静下心来,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听听孩子想要说什么呢?
小贝曾在幼儿园教过美术,刚刚接手一个班,都还不太熟悉,只是一眼就看到一位身患白化病的小女生,这里叫她小可吧。坐在角落里,也许是她的与众不同,几乎没有小朋友跟她一起玩,即使跟她坐在一起的小朋友,也不会跟她说几句话。
她孤独吗?我想是的。
到下课的时候,我听到其他小朋友小声嘀咕:小可偷偷用她妈妈的口红,偷偷穿她妈妈的高跟鞋,咦~~
当小可爸爸来接她的时候,小可爸爸对那两个小朋友说:小可没涂口红,没偷穿高跟鞋。然后就拉着小可走了,到校门口的时候,爸爸冷不丁的来了一句:你到底有没有用。
我看到小可委屈的低下了头。
其实,小女孩本来就有爱美之心,小贝小时候,也在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往脸上抹几层护肤品,还一直缠着邻居小姐姐给化妆、编头发,本身没什么大不了的,好好引导就可以。
但小可却承受了双重打击。来自同班小朋友的漠视与嘲讽,更重要的是爸爸那句“无心之问”,是从内部击打小可。这种孤独感、至亲的不信任感,完全能够从心理上把一个小朋友击垮。
记得有一次,我坐地铁出门办事。地铁上,有个外婆带着外孙女,坐在门口边上的座位。
因为不是上下班高峰,车厢内也空旷,小女孩就一直转圈,蹦蹦跳跳,起初外婆还说不要转了之类的话,见没有效果,外婆也就低头看手机了。
这时,小女孩不转圈了,神情沮丧的走到外婆身边。原来,是不小心把泡泡糖咽到肚子里了。
外婆立马放下手机,开始教育小女孩:让你转,让你跳,这下好了,泡泡糖咽到肚子里,会把你肠子粘到一起,会烂肚子,看你以后还跳不跳。
小女孩委屈极了,一直摸着自己的肚子。她是真的相信吃泡泡糖会烂肚子。
这两件事,让我印象很深。同理心作祟,小时候,我们都有吃西瓜把西瓜子吞下的经历,那时,大人们总会说,吃了西瓜子肚子里会长大西瓜,相信很多人后来即使知道不会长,后来吃了,心里也会咯噔一下。
小贝想起之前听的一个讲座,当时教授说,他有一个明显的感觉:中国的家庭非常非常爱孩子,但对孩子缺少情感支持(emotional support)。你们可以为了孩子牺牲自己,倾其所有,却总习惯在孩子情感最脆弱的时候雪上加霜。
说实话,当时听的时候不以为然,觉得没那么严重。但经历了这两件事后,回想这位教授的话,竟然萌生出不少感悟。
▶▶▶什么是情感支持?
可能很多宝妈宝妈们对这个问题似懂非懂。
带孩子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建立关系,这和友情爱情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需要建立任何人之间的链接。关系协调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情感支持。
具体做法,用大白话说,就是放下“大道理”,先给予对方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
任何人,即使是小孩子,都是知道好坏的。孩子犯错,本身就已经处于情感受挫的状态,这时我们再说教与吓唬齐飞的说教,那无疑是给孩子心头一剂重击。这时我们要做的是先给予他支持,让他“爬出”这份受挫情感,等到情感平复了,再教育。
就像文章开头的两个事例,孩子已经已经很难过、害怕了,他们的情感处于受挫状态,而家长们却没有意识到,还在“伤口上撒盐”。
值得玩味的是,现在的父母也很重视孩子的安全感。可在很多家长的意识里,安全感是每天为孩子做的事:陪玩、陪伴,策划生日派对,带出去旅行……
可安全感更存在于点滴小事里,在孩子情感受挫时,你有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
为人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不管他们怎么样,他们都可以安全的向父母求助。这份坚定的支持,才是真正安全感的基础。
▶▶▶先听孩子说什么
父母总是高估了自己的“聪明”,孩子一旦出现问题,我们总是第一时间打断然后用我们的智慧去教育。
但在教育界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只有我们自己才最能了解我们的情绪,孩子也不例外。
宝爸宝妈们应该一直提醒自己,“我不是他”。不对摔倒的孩子说,这没关系;不对丢失心爱玩具的孩子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再买一个……
在事情发生后,要先倾听。也许是情绪发泄的大哭,等到孩子情绪稳定之后,我们谈论刚才发生了什么事。这一点,胡可在《妈妈是超人》的做法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胡可带安吉和小鱼儿逛超市,小鱼儿拿起一袋口香糖就要直接拆开给哥哥吃。过程如截图:
好了,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那胡可是怎么做的呢?
对于这样的处理方式,胡可解释:
“朋友会在公共场合,比如商场、大街撒娇耍赖,这对家长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很可能我们第一反应会觉得很丢人,所有人都在看你,然后我们就会没有耐心的上前去拽他,说“你起来,你走,你怎么这样……”之类。
其实在那一刻,你不要把它当作丢人的事情,小朋友在那一刻需要情感宣泄,他哭的目的是希望达到他自己想要的结果。家长在那一刻保持冷静,不要有肢体上的拉扯,不去满足他的不合理需求,他发现哭没用,自然自己就会站起来不哭了。
这个过程他已经梳理了自己的情绪,你们之间再去对话,会更为有效。
胡可的做法对比文章开头两位家长的做法,如果那两位家长能够慢一点,听听孩子说什么,也许就能听到孩子的自责、反思、认错。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支持孩子走出这种情绪,孩子得到情感支持后,我们就可以顺势总结,下次遇到这种问题应该怎么做。这样是不是比数落一顿更好呢?我们陪伴和聆听的态度,有时比语言的教育意义大的多。
▶▶▶为什么很多父母做不到?
是因为我们害怕,我们害怕当下不教育,孩子就会变熊。而且我们的确看到太多,即使严厉教育,他们也还是嬉皮笑脸,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
这又让小贝想起一句话:我们常常低估爱的力量,却高估的管教的手段。
当一个孩子与父母的链接受损时,他们的本能是两种:
害怕。继续用各种熊手段来引起父母的注意,试探父母的爱;
叛逆,拒绝一切有效沟通,你说的我全部反着来。
捣蛋犯熊,上升到心理精神层面,其实是心理健康的失衡。情感支持是维系心理健康的最关键手段。
因此,任何时候,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不要因为我们的害怕(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我们心理健康的失衡),而去破坏给予孩子情感支持的环境。
我们是如此深爱我们的孩子,那就请不要在伤口上撒盐!
·END·
大叔说了!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一镑!▼置顶公众号,每天方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