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美国中文网"↑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前不久,日本大阪市单方面宣布解除与美国旧金山市长达60年的姐妹城市关系。据大阪市长称,旧金山市府同意提供公共用地,允许相关社群在圣玛丽公园广场竖立“慰安妇”纪念碑“摧毁了双方的互信关系”。
对于旧金山来说,这是一个意料当中的“代价”,却不是推动正义的阻碍。在这座城市,多族裔社群一向坚定推动二战历史史料维护与宣传。2015年,首个中国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是旧金山中国城成立,近日,馆内迎来了一场特别的展览,向美国民众展现一段少有人知的历史片段。
“有些时候,我甚至为他能够活到91岁而感到惊讶,毕竟他的身心都曾遭受过那么多苦难。”感恩节前的11月21日,在旧金山中国城举办的一个展览上,一头银发的当地白人居民Jackie Hallerberg轻蹙眉头,向我聊起她已经去世的父亲。那日,她带着父亲的部分遗物,作为嘉宾出席了这场活动。
对于Jackie来说,父亲有些古怪。他不喜欢生活中的任何意外,常常焦虑且易动怒,而招惹到他的,或许只是早餐桌上不小心洒出的几滴牛奶。为此,小时候的Jackie处处小心,与父亲保护着谨慎的互动。
但父亲并非生来如此。
1945年秋天,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过金门大桥,回到家中与亲人团聚,便把上述种种恼人的小毛病也一并带了回来。那时,他尚未成家,距离第一个孩子Jackie来到世上还有四年的时间。
这次回家,对于他和家人来说像是死别之后的重逢。在那之前,他曾经在被日本控制的中国东北地区困了9个月。那时,他的身份是一名二战美军战俘,编号1887。
Jackie和表弟在展览上展出父亲的部分遗物
据Jackie介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她的祖父母以为他们的儿子早就牺牲在二战的战场之上。他们先是收到了美国军方的一封电报,称儿子失踪了,后来电报上的消息很快变成死亡。到最终,他们搞清楚了儿子还活着,并将很快回国。那时,已经到了二战结束的最后端。
Jackie的父亲Walter Huss曾在美国空军服役。1944年12月7日,他的战斗机被日军击落后与战友被俘,次年9月28日才平安回到美国。
直到回到美国,Jackie的父亲也不知道他们当时究竟被囚禁在东北的哪个地方。包含他在内的十二名美国士兵被单独关押在一处独立的房子里。在那里,“他不知道遭受了什么样的非人待遇”。据Jackie称,父亲回国后从未向她具体讲述过在战俘营的生活。她只知道,他每天最常吃的是米糠,在那9个月期间,他身上穿的衣服从来没有更换过。
“他在那里遭受了巨大的精神虐待”,Jakie告诉我,她不知道父亲被俘期间是否也在身体上受到伤害,但精神上的折磨显而易见。在她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父亲回国之后的暴脾气。“他极度缺乏安全感,总希望一切都尽可能保持在掌控范围之内。”
Jackie在展览上接受美国中文网采访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外界也不曾知道,距离Jackie父亲被囚的地方相隔不远处,还有一座规模更大的战俘集中营——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原名“奉天(今沈阳市)俘虏收容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中国沈阳设立的专门用来关押从亚洲太平洋战场上所俘获盟军战俘的一处战俘营。这座战俘营是二战期间日本在本土及海外占领地设立的18座战俘营中保留最为完整的一座,也是关押战俘级别最高的一座。
据悉,从1942年11月到1945年8月,这里曾先后关押过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法国六个国家的2000余名盟军战俘,其中美军战俘有1200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6岁。关押在这里的盟军战俘中将军以上军官有76人,这其中包括来自美国的乔纳森·温赖特中将(US Lieutenant General Jonathan Wainwright)、爱德华·金少将(Major General Edward King)、乔治·摩尔少将(Major General George Moore) 等
18名高级别战俘。
展出历史资料
作为日本宣称的“模范战俘营”,在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内,先后有250多名盟军战俘于此长眠。其中,牺牲最多的是美国战俘。其余生还士兵则在1945年9月前陆续回国。
二战结束后,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曾经被淹没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直到2003年,一些学者发现了这处旧址;又经历了六、七年的复原,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终于在2013年对外开放,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才为世人所知。
2015年,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的部分史料开开始在海外展出。继英国之后,《无声之营——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史实展》于2017年11月21起首次在美国展出。展览以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为历史背景,通过200多幅保存下来的盟军战俘珍贵历史照片、日记和当年由美国战俘绘制的漫画以及战俘老兵捐赠的文物(复制品),真实再现盟军战俘在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期间服劳役和艰难困苦的生活情况,为美国民众讲述那段曾经被遗忘的盟军战俘艰难岁月。
展出历史照片
展览除了反映二战盟军战俘的黑暗苦难岁月外,还展现了战俘们凭借自己特有的智慧、坚强的意志与日军进行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以及他们和中国工友在日军兵工厂服劳役时所结下的深厚友谊。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馆长范丽红在活动现场介绍称,“虽然远离战场,战俘们和中国工友通过拖延和破坏机器等方式和日军斗争。中国工友还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提供食物和稀缺的药物。”她表示,此次展览不是为了记取仇恨,而是希望通过对历史的铭记,促使人们对战争进行深刻的理解和反思,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罗林泉指出,相对于欧洲战场,美国民众对亚洲太平洋战场的情况知之甚少。他希望此次展览能够为美国观众提供一个深入、全面了解亚洲太平洋战场的独特视角,让更多的美国观众能够了解这段历史,重温中美两国军民同仇敌忾、并肩奋战的往事,促发中美两国人民共同牢记历史教训,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从而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和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部分二战老兵出席活动(上图)
旧金山民众参观展览(下图)
尽管营地于历史深处无声,但人们依然企盼它报以现世回响。
对于Jackie来说,战争和父亲的被俘经历为三代人带来了真实而深刻的影响。她在很多年之后才明白,这种影响叫做战后创伤。人到中年,当已为人母的她再次读起祖父母在战争时期收到的电报,才明白他们当时心里的绞痛。到80年代,她第一次去到日本,作为少数个体只身处在日本人的包围中所感受到的那丝不安,才让她第一次体谅到了父亲平日喋喋不休对于日本的指责,以及他古怪脾气和无端暴躁之下小心包裹着的脆弱内心。当儿子长大,在家接到征兵电话的她,愤怒地要求对方再也不要打过来。
是的,她坚定的反战。这是战争带给她的最为执着的信念。她也希望,所有人都能通过这场展览正视历史,听在历史深处回响。
(转载请注明美国中文网)
长按指纹扫描关注“ 美国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