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之哭泣,为之震撼,这档黑马综艺只给9.4分!我们不服!

2017年12月07日 新西兰移民家园


2017年即将过去。


前两天,本来想给今年开播的良心综艺做个排名整理,没想到半路又挖出了一部藏不住的黑马节目——


《国家宝藏》





说实话,这是笑完哭、哭完笑着看完它的。


如果说《朗读者》和《中国诗词大会》传递的是文化的话,那么《国家宝藏》传递的,则是文明



9大国家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


《国家宝藏》是由央视出品的文博探索节目,节目组有史以来首次集齐了9大国家级博物馆馆长,从数以万计的文物中,召唤出了27件国之重器,为观众讲述这些宝藏的前世今生


其实以综艺的形式普及文物知识一直是央视的执念,相信很多人在转台的时候肯定看到过《鉴宝》《一锤定音》之类的节目。


不过这些节目到最后,大抵都成了严肃而又无趣的中老年专属综艺。


可是这一次不同,为《国家宝藏》疯狂打call的,大多数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节目不古板、不枯燥,甚至还有点好笑可爱。关键在哪儿?一个字,活。


第一活:主持人张国立。



拇指君还没从《演员的诞生》中反应过来,这边张国立老师又立马“跳槽”到了《国家宝藏》做起了主持人。


一上台,便抑扬顿挫地来了一句: “如此炫酷的开场,一看就知道,我们是一个年轻的节目,我们有多年轻呢?也就是上下五千年。”


一语双关:节目是个年轻的新节目,可讲的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国的年轻人虽然年轻,但你身后的华夏文明,是你面对世界时永远的底气!



一下子,不仅瞬间拉近了与年轻观众的距离,更是立马让骄傲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不过比起主持人这个身份,张国立老师似乎更喜欢管自己叫《国家宝藏》的001号讲解员。


这个自称是个空噱头还是名副其实,先卖个关子,等下再告诉你。


第二活:作陪衬的明星守护人。



《国家宝藏》一共分为10期,在前9期中,每期都会为观众展现3件文物。


但文物不是人家博物馆馆长端上来的,而是需要守护人亲自去博物馆请出来。


守护人是谁?梁家辉、段奕宏、王凯、秦海璐、宁静、刘涛、易烊千玺...


口碑,有;流量?也有。说实话,我一开始就是被他们吸引着看了这档节目的。


在第1期里,李晨、王凯、梁家辉三位守护人就为我们请出了3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国宝,并以小剧场的形式,为观众展现国宝的前世传奇。



比如第一位守护人李晨,就穿梭到宋朝,演绎了宋徽宗培养天才少年王希孟,绘制《千里江山图》的故事;


不过拇指君最喜欢的,还是王凯的那个片段。


不是说凯凯王这回演得有多么好,而是他的故事够接地气。



在片段中,王凯化身乾隆,下令要烧制一尊集17种花色于一体的“各种釉彩大瓶”。


过去历朝历代的瓷器向来以素雅为美,因此底下人听了当然有点质疑的。


但喜好花哨的乾隆却信誓旦旦地对底下人说,就算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元代画家黄公望也会支持他。


可没想到下一秒,乾隆就在梦里受到了王羲之、黄公望和自己的父皇雍正皇帝的三维立体环绕diss。



diss还没完,脱下戏服换上正装后,王凯又进行了一波官方认证的吐槽:



王凯吐槽乾隆审美农家乐时,节目制作组还在画面下方配了这张在网上流传的图片


▲雍正喜欢素雅,乾隆喜欢热闹


但话锋一转,王凯也提出,正是乾隆的迷之自信才为后人留下了“各种釉彩大瓶”这尊国宝,“只有一个单纯任性自信的人,才会去做这么一个集大成的事情。”


正如片段里的“乾隆”说的那样“我就是在炫,炫的是景德镇的匠人,炫的是大清盛世。”


抑得下来,也扬得上去。高级地接地气,说的就是这样吧。



王凯之后,影帝梁家辉又变身史学家司马光,讲述了石鼓流传的前世奥秘。


虽然央视把流量和口碑明星汇集一堂,但和以往打着追溯文化的牌,实际给自家艺人做宣传的节目不同的是,在《国家宝藏》中所有的明星都褪去了闪耀的光环。


如果非要拿一个词形容,拇指君觉得他们更像是刚好身处娱乐圈“优秀青/中/老年代表”。


星光闪闪,但不喧宾夺主,他们这回只是文物的引子和配角。真正的主角在这里——


第三活:穿越古今的文物和传承文明的素人。


▲《千里江山图》


《国家宝藏》从故宫博物院中甄选出来的第一件国宝,就是守护人李晨请出来的《千里江山图》。


说到这幅画的名字,你可能是陌生的。


但说起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张艺谋在世界面前展开的那卷精美绝伦的画,你一定会有印象。



《千里江山图》全长11.91米,甚至比《清明上河图》还要长。可为后人留下这幅画的作者却是一位年仅18岁的北宋少年。


为了更好解析这幅画的传奇之处,守护人李晨又请出了两位文化素人,来讲述《千里江山图》的今生故事。


第一位,是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师冯海涛。


他用了4年时间潜心研究,又耗时两个月,才复制出了这幅国宝的十分之一。



难易程度可想而知,但最难的地方在于——这不是一幅画,而是五幅。


第一层水墨打底,第二层用赭石色上红铺垫,第三层用石绿上色,第四层绿色加盖、丰富色彩,第五层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另外,中间还要经历三矾九染,极其耗时耗力。



但要保持画面千年璀璨的效果,上色用到的颜料也必须都是珍贵上等的天然宝石。


红色来自赭石,绿色的是绿松石或孔雀石,青色是蓝铜矿,白色是千年不黄的蚌。



为了寻得这些珍贵的颜料,冯海涛又找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的继承人仇庆年。


在节目现场,仇老先生也现场展示了从宝石到颜料的制作过程:


先用榔头敲除矿物石里的杂质,然后研磨、反复过筛、再加水碾磨20天,直到水面泛光才算达到画家要求的精细程度。


但这还没完,最后一道工序是沉淀。三分钟倒入一个盆,隔十五分钟后再倒入一个...等到真正沉淀完,又是两天。



还记得文章开头时,卖的一个关子吗?张国立老师自称讲解员,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实?


带观众听了画家冯海涛和仇庆年老先生,关于《千里江山图》的今生故事后,他说道:“做事最朴实的道理,就是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步。”


精的是工艺,但磨的,是中国人的性子。


就像讲解员,讲的是文物故事,传的却是祖祖辈辈承下来的礼义和道法。



在《国家宝藏》中,还有许许多多值得让我们反复品味的,与文物相关的今生故事。


例如石鼓的今生守护人梁金生,他出生在抗战时故宫古物南迁的过程中,当时的石鼓就是由他的爷爷和父亲负责押运。


之后梁金生子承祖业,也成了故宫博物院的一名工作人员。他用7年时间,清点了186万余件故宫文物。


如今,69岁高龄的他,依旧自豪地说:“我想把我的后半辈子完全交给故宫。”


择一事,终一生。



周恩来总理曾说:“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想了很久,为什么会觉得这档寓教于乐的节目是藏不住的,甚至不只有9.4分。


因为央视较起真来,总能用历史的动脉,拨动我们的泪腺,直击我们的灵魂深处。


尽管不是很懂它,或许我们只能为匠人们巧夺天工的技艺感到惊叹,但我们依然与它脉搏共振。



泱泱大国,海纳百川,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道:


“莫高窟被那些文物拉得很长很长,几乎环绕了整个地球。那么,我们的心情也被拉长了,随着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延伸到整个世界。”


因为那些被历史流传下来的文明,或许,我们会想要成为对世界微笑的人。


最后,放上那英演唱的主题曲《一眼千年》,戴上耳机,备好纸巾,我怕你会听哭。



来源:拇指阅读


想要 快速移民 吗? 

如果您对移民感兴趣,可在公众号后台文末留言,直接回复“意向国+称呼+电话”,会有专业人员为您服务!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