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ree
全文共 4919 字,阅读需要 11 分钟
———— / BEGIN / ————
在“混沌大学”年度大课演讲中,能看到王小川、傅盛、李善友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生物学思维模型”,可以说是打通了自己很久以来在自己脑子里存在,但却不成体系的认知。
看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在弹幕“看不懂、听不懂、不知道在说啥”等各种弹幕,目测可能是因为各位大佬直接以他们已有的知识体系,也就是假定各位观众已经有足够的关于“进化论、认知科学”等知识的前提来讲的。
以下是对傅盛“生物学思维模型”的个人解读
一、“自我”是个什么
1. 没有一个“自我”
关于自我,从个人来讲,似乎我们是有一个稳固的自我,我自己是可控制我自己的,比如我想去学习,我想去睡觉,我想去叫朋友们一起臭嗨。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有所谓“自我1与自我2”、“真自我与假自我”这样的概念,似乎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自我会表现出来。
不过从“生物学”的视角来看,可能根本就没有“自我”——脑神经科学家通过核磁共振,已经证明人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情绪或思考,不同的大脑模块会更加活跃,而且这些不同的“大脑模块”似乎是有“分裂”性质的。
这个道理其实在《未来简史》中就已经被提及:
为了治疗某些大脑疾病,医生会把病人左脑和右脑之间的连接管给切开,这样病人的左右脑就不能直接联系了,而我们知道人的左脑控制右眼,右脑控制左右。
这时如果你只让病人的左眼看一个字条,上面写着“请你出去散个步”,他看到字条会站起来照做。
(注意这时候只有他的右脑知道)
而现在你问他为什么要走出去?你猜他会怎么回答?
(这时候负责语言的左脑事实上是不知道的)
左脑明明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往外走,而实验的结果是“我要去拿一罐快乐”。
一系列的实验均证明了这一点:并不是先有意识再做决定,而是做了决定之后,大脑给自己来一发“自我欺骗”来让自己逻辑自洽;但事实是什么,大脑根本不关心。
大脑为什么要这么做?
从进化的角度来讲,如果对自己的行为无法解释,那岂不是让别人觉得自己不靠谱?而人是社会性的动物,若是让别人这么看自己,会很难生存下去。
大脑本身的存在并不是帮助我们精确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真相;它同样是受到基因控制的一个“工具”,基因存在的目的是“求存”而非“求知和求真”。
2.“我我我我我”
前面说到大脑的“分裂”性质,不过很奇怪的一点:它似乎又在一种情况下显得“合一”,沿用达里奥在《原则》那本书的命名。
即“ego”,虽然是一个单词,翻译过来你可以理解为“过度自我重视”,即自我假设“自我是世界的中心、环境的中心”。
Ego是个非常情感化的东西,它会给你建立一个“自我心理”机制,比如在路上开车,旁边的车明明不小心别了一下你,而你立刻“愤怒”(路怒症);再比如你提出了一个想法和观点,这个观点遭到了别人的反驳或批判,那么你也本能地不开心和立刻辩驳,你会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来佐证自己是正确的!
可问题是:连你的想法都是你大脑的产物,而你的大脑又是受到基因控制且擅长“自我欺骗”的,事实上你的大脑并不等于你,而你大脑产生的想法就更不属于你——既然不是属于你的东西,你为什么要“拼命”捍卫呢?
下面是我在自己的生活中,总结了ego的表现:
自怜:这几乎是一种标准反应(查理芒格屡次提及),受到点什么挫败,有点什么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事情,就会觉得全世界针对自己,自己有多无辜多可怜,这会让人陷入到一种过于情感化的漩涡而不可自拔,而完全扭曲事实
对“陌生”的事物感到恐惧:这种“恐惧”不来自于“陌生事物”本身,而来自于大脑本能对“陌生”的恐惧,它可以分为两个逻辑。第一个是因为陌生,所以害怕我们做不好,而一旦做不好,就会破坏我们的“自我良好的感觉”,而“自我”不喜欢这种感觉,所以我们恐惧。第二条,“陌生”意味着危险,没办法这也是进化留在我们身上的烙印,如果看到“陌生事物”不恐惧,那么“恐惧”的感觉就不会刺激你的行为,这样的人在几万年前已经被狮子老虎吃掉了
对“关于我”的一切都只接受好,不接受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上面说到得,当有人批评你的观点时,你会本能地防守反击,你的大脑不会管事实和逻辑,它只会在乎关于自己的东西,是否感觉上良好就够了
而绝大多数人做事总是“我我我我我我”,过度关注自己的感受,以自己为中心,什么事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感觉好怎么来。
可现实作为一个整体和系统,绝不单单是为了你而存在的,不好意思你的这个根本假设是与世界的真相相违背的。
那我们该以什么“视角”去看自己呢?
先卖个关子,最后来聊聊“无我”的视角。
二、非连续性和不可预测
1.“确定性依赖”
我们人类这个物种,是对“确定性”有着天然的执着,一个事总是要找个原因,进行因果的确定性关联,或许这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事实的因果逻辑。
但你也能看到,古代人无法解释“天灾人祸”,就自己幻想个雷神电母龙王来求得这种解释,而这很明显是不符合事实的。
为什么我们要这样?
也是进化,如果我们不能对事物做出确定性的解释,那就无法保证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
2. 概率、概率、概率
这个世界的真相是什么?是概率、如果小行星轰炸地球这样的小概率事件不发生,那么现在在这个地球上的是恐龙而不是我们,如果不是“智人”刚好进化出语言,我们还是猴子。
如果不是你老爸遇上你老妈,那么这个世界很显然没有你,而这些事有“解释”么?
从概率上讲,你老爸和老妈作为地球60亿分之一相遇而后又生下你,这是已经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小概率事件”了——所以好好珍惜生命吧,来一趟地球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以“概率”的视角去生活,我想我们会平淡接受很多事情——因为这个世界不是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各种意外的小概率事件都会发生。
我们总在抱怨:为什么好像各种各样的倒霉事都发生在自己身上?那只是因为——更惨的事在跨越事件和空间地发生在别人身上,而你刚好不知道罢了。
三、理性
1.“情绪错觉”
谈理性前,该看看“情感”到底是什么。
我对它的定义是:“情绪”是基因对大脑采取控制行为的一种快捷方式。
比如一件事对我们的生存有利,远古祖先可能是获得更多的食物,有更优质的配偶;现代可能是获得更多的财富、权利和结婚对象;那我们就会感到“快乐”。
而快乐这种“情绪感觉”不断刺激着你,让你追求“快乐”;当你遇到陌生的事,威胁到你的事,你会感到“恐惧、难受、沮丧、无助”,那么你就尽量远离这些事——所以,大脑并不关心这种情绪会对你的现实造成什么影响,它只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影响你的行为。
2.“色”
这里的“色”不是色情的意思,而是我们平时经常说的那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的”。
这个“色”,就是我们赋予客观事物的一种情感,它帮助我们对周围事物快速做出评判,可它常常出错。
比如一堆“腐肉”出现在你面前,你会觉得“恶心”,因为腐肉让你联想到死亡;可如果你从生态的角度去看,它不过是自然死亡的腐化过程而已;你从苍蝇细菌的角度去看,它看是再好不过的“生存温床”。
再比如:
一个人“伤害”了你,或者有一个人它的“缺点”让你很反感,你会给他贴上一个“坏人、不好”的标签,好像以后他做的所有事都是傻逼该做的事。
但这是“事实”么?
也许他是个好父亲或好伴侣呢?
但“色”蒙蔽我们观察周围世界真实的一面,它不对事实和真理负责。
3.“无我”的视角
当从ego出发,理解了“大脑模块”、“情绪错觉”和“色”这些生物学的概念之后,我观察这个世界的角度发生了变化,起码就我自己来说是这样的。
每当有什么“直觉上认为不好”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候,我都这样提醒自己:
上帝视角:这件事从“我”的角度出发,它是什么样的,而以“世界”的角度出发,它又是什么?你要知道现实作为一个整体,它的存在不单单是为了你。你会体验到老子的精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说得就是这个意思
“无我”的视角:我知道我现在的“想法”和“情绪”必然受到基因的影响,必然受到大脑的左右,那我干脆从中抽身出来,去观察这个情绪和想法,去分析,去思考,去探究,甚至去“把玩”…….(我现在经常会被自己的“情绪错觉”和“想法”逗乐,因为有时候他们是那么的不靠谱),去想它产生的原因,它是真实的么?这个想法对现实的影响会是什么?然后尝试找到那个摆脱“色”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事实”。
自然选择给我们身上留下了很多局限,而这样的思考不说让你摆脱自然选择,起码为你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维度,它可以让我们不再被某个强烈的情感所劫持,而是跳出自我去观察自己的“情感”。
四、忽视结果
1.“乐观”是一种假象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自己正在经历的事所局限,陷入其中,经历一点挫折痛苦不堪,受到一点打击振作不起来。
而反观那些大人物(如马云、查理芒格、特朗普),他们似乎永远保持乐观,永远积极向上,这是很难用一句“乐观面对”去解释的。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乐观本身可能只是一种现象,真正让我们面对“挫败打击”乐观和悲观面对的,是我们背后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
2. 长期与优势概率
在分享我自己思考教的之前,我们先来聊聊股票中的现象:
现实中很多人买了股票就天天盯盘,每时每刻的波动都在牵动中他们的心,他们会为了一点上涨而开心的不得了,也会因为一点下降而抱怨痛苦(这是我们之前说过标准的“情绪错觉”反应)。
而他们观察“股票”的视角是什么?
是短期、是瞬间。
而当我们把一只股票的观察时间维度拉到1年、拉到3年、拉到5年呢?一切短期和瞬间的波动都会被抹平,剩下的只有“趋势”,它总体上是“上涨趋势”,还是“下降趋势”。
如果我们把这个逻辑放到我们的人生中,不也是如此——那些短期的波动(挫败、不如意、低潮)真的重要么?
人生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不可能也没必要保证每一次都赌赢,但我要建立一个在“优势概率”下持续下注的思考和行为系统。
普通人做事关注具体的事件成败,而你可以把大大小小的事从全盘和系统去考虑。你只关注这件事长期的价值,过滤短期信息;就算某次失败了,你也根本不在乎——你真正在乎的应该是一生的原则和思考系统,只要你保证自己一直在进步和成长,你一直在“优势概率”上下注,那么从长期看,你是一定赢的!
3.“挫败”是乐观之源
从哪里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思考和行为的“优势概率系统”呢?答案是“挫败与问题”。
因为你不挑战极限,你就不会面对挫败与问题,不出现挫败,就没有获得“负面反馈”的机会;那么自然也不会有修正自己的可能,就更不会发掘更大的潜能。
当然在绝大多数人眼里,挫败与困难在感觉上是要尽力避免的事;但你要分清感觉与事实,他们完全是两回事。
你可能会面对强烈的“挫败感”,但事实上你却取得巨大的进步和成长。换句话说,挫败与问题几乎是成长伴随的“必然条件”。
就像查理芒格说得那样:
我一点也不因麻烦和问题而感到烦恼,因为我知道他们会给我带来巨大的价值。
所以同样的:客观存在事实,从本能出发,我们叫它“挫败与问题”;从“长期与构建优势概率”出发,它叫“机会”——既然是机会,为什么还要“悲观”?
当然过程很难,因为本质上我们是在对抗自然选择和进化留给我们的本能。
但是感觉更重要,还是现实自我的优化更重要,是我们该思考的问题。
五、反脆弱
所谓“反脆弱”,就是在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任何波动,都可以从中“受益和强大”。
我们健身的原理就在于此:每次健身都超出一点点自己肌肉的极限,那么肌肉组织会出现破裂;而在修复的过程中,他会比之前更强大——有点超级赛亚人的意思啊,越战越勇。
讲到这里,面对自己正在遭遇的直觉上觉得最“不好的事情”,从“反脆弱”的角度望过去,它可能恰恰成为你修正自己的机会;
这次修正又迭代了你的“概率系统”,那么从一生的趋势望过去,它可能是“最好的事情”。
就像尼采所说“那些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强大”。
以上的五个维度,是我思考和解读的“生物学思维模型”。当以这个模型去思考自己和周围的环境与世界的时候,会开启一种旁观和上帝的视角,静静地观察自己的情感、想法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面对现实,现实可能不一定很美好,但它一定很真实。
面对问题,解决能解决的,承受该承受的,享受该享受的,多余的情感带来的自我伤害,真的不必要。
———— / END / ————
本文由 @free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