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对于大部分国家的妈妈都是一个大日子。因为这一天,妈妈们不但可以大肆购物,好好享受商家各种“慷慨”的打折大优惠,更重要的是还会收到来自儿女、丈夫或者家人的礼物和祝福。
虽然今天的母亲节商业氛围越来越浓,可实际上母亲节的由来大有故事。
一个版本说母亲节起源于英国,传说过去的贵族在每年的复活节过后的第三个星期天,给他们的奴隶放一天假,允许他们回去探视他们的母亲。之后,在母亲节这一天,一定要去看望自己的妈妈也成了这个节日的传统。
而另一个流传最广的版本是母亲节起源于美国。十八世纪,一位名叫安.贾维斯的女性提出,应该设立一个特殊的日子,来纪念那些战争中默默无闻作出奉献的母亲。很遗憾的是,这个愿望尚未实现,她就逝世了。
在这位善良的母亲去世后,她的女儿安娜. 贾维斯决心要完成母亲的遗愿。于是她自1807年开始每年的5月10日都会组织一些教会活动纪念她的母亲,同时她也申请将母亲节设为法定节日。在几经周折后,1913年美国国会终于通过,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作为法定母亲节,并规定这一天要悬挂国旗,表达对母亲的尊敬。而康乃馨由于是安娜.贾维斯母亲的最爱而成了这一天的象征。
当然,在世界很多不同的国家,由于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甚至商业需要,使得母亲节不但可能蕴含不同的故事,设立在不同的日子,更有着各不相同的传统。
比如在南斯拉夫,母亲节的传统是小孩在母亲节的清晨,趁妈妈还在熟睡,而将其绑在床上,妈妈醒来后,要用枕头下的小礼物来贿赂孩子为自己松绑。
在埃及,青少年要赠送鲜花和礼物给母亲,同时要为妈妈们举办音乐会和文娱表演,并选出全国最优秀的妈妈。
印度的母亲节,则允许妈妈们穿上最美丽的纱丽,盛装前往公共场所尽情娱乐。
瑞士的母亲节也叫“妇女掌权日”,这一天,家里的男主人必须要当一天仆人,甘愿听从太太的摆布,以表示对太太的尊重。
根据一个网络的票选,在新西兰和澳洲,大部分人则选择和妈妈一起吃一顿美好的晚餐,加一束美丽的鲜花或精美的小礼物。
而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明确的母亲节,但延承中国的传统,为表达孝心,古代游子出门前,都会在母亲居所种植萱草。这让我想起那守古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相比子女的回报,她们更在意的其实是你的平安幸福。这个周日,不论你多忙,别忘了给母亲一个电话、一个拥抱、一份温馨的问候,告诉母亲你也一样在乎她…
声明: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师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