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传承】师徒共同进步

2017年12月05日 鲁泰纺织


2000年进厂的张兵是整理一厂的一名拉幅机车长,作为一名“80后”,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成熟稳重。进厂至今,他连续多年在技术比武活动中获奖,连续10年获得“先进生产者”称号,并被评为2010年度“公司劳模”。

2013年进厂的孙慧宁比张兵小9岁,进厂后被安排到张兵的机台从事帮车工作,张兵就成了他的师傅。面对这位性格沉稳的“老师”,孙慧宁收敛起大大咧咧的性格,认真学习机台知识,从对设备的一窍不通到轻松操作,今年他与师傅张兵同获技术比武一等奖,一同登上了领奖台。

要做好帮车工,首先要有较高的缝头技术。刚开始学习时,孙慧宁怎么也操作不好缝纫机,不是缝头不牢,就是速度太慢。张兵就在下班后陪他一起练习,教他缝头技巧。经过耐心的学练后,在工厂举行的缝头比赛中,孙慧宁取得了好成绩。

张兵对待工作十分严谨,拉幅整理中需要用到的助剂有十几种,每一次加助剂前,他都会亲自复查一遍,确认无误后再使用。在加工不同品种时,张兵同样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当班出现的质量问题,从来不会留给下一个班解决。正是这种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感染到了孙慧宁,他立志要向师傅那样,做一名技术过硬、精益求精的员工。

工作中的孙慧宁表现出了强烈的上进心,他不仅学习了应知应会知识,还向张兵请教上机工艺、参数等属于车长才掌握的知识。有一次,张兵有事请假,班长安排孙慧宁担任临时车长,孙慧宁既兴奋又紧张,他把师傅传授的经验逐条列出来,边工作、边检查,一个班下来,所加工的产品全部合格。

在工作中,师徒两人配合得越来越默契,比如,布面纬斜的调整,通常对方一个手势就知道如何调整。遇上加工难度大的品种,两个人总会做好加工时的分工。有一次加工一个蚕丝品种,由于面料特性,加工时布面出现了经向折痕,两人一个调节机台参数,一个拉布,最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加工任务。

如今的孙慧宁已独立顶岗,成为一名丝光机的车长,也正在带徒过程中。他将秉承师傅张兵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好工作、带好徒弟。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