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我的群(四五三)
婚恋心证的故事
一位群友联系我们说,她有一个重要的决定想告诉我。希望能约一个见面的时间谈。
实话实说,我们对每一位入群的单身朋友都有很清晰的记忆,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每天都在读群友的信息。对于这位女群友也是如此。
她刚入群的时候,新西兰婚恋群成立的时间不长,在年龄对比中,那时候她算是比较小的。我们曾经问过她:是否有群友添加?
她向我们抱怨说,每天都有很多人加她,让她很心烦。
我们又问:是否有合适的人愿意见面?
她说:现在年龄很小,不想这么快就做婚恋决定。
可是,时间真的过的很快,转眼之间两年过去了,新西兰婚恋群也从过去的80多人,到现在也变成了2000多人。与她的年龄相仿的女性群友,也越来越多。
再后来,在微信回访中,听到她偶尔的抱怨说: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人添加她了。
我们也是在几个月前知道她和一位男群友在沟通和接触中,也真诚希望他们能花开蒂落。依据男群友的反馈说,他们交往的很好。
依据我们对单身朋友婚恋现状与心态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大致的知道,她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决定。
当一位单身朋友要告诉我们某一个决定的时候,我们通常会了解一下单身朋友的近远期的基本情况。一般而言,如果是喜讯,一般此类决定不会第一个告诉我们。大多数情况,我们会遇到诸如“真诚的语气”、“迟疑的语言”和“坚定的内心”。这三个要素加在一起,基本上就构成了单身朋友无法改变的“婚恋心证”,即:单身朋友在内心已经有了答案,仅仅是通过我们做确认或者告知。
只要单身朋友产生了“婚恋心证”,对于新西兰婚恋群的服务员来说,只有一个选择:倾听,但不能做任何的肯定或者否定的答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新西兰婚恋群仅仅创造单身朋友汇聚见面的环境和条件,不会为任何一位单身朋友的婚恋选择做任何的决定。
依据我们对群友的了解,这位女群友与我们沟通的所谓“决定”,大致也会是如此的消息。
说起“婚恋心证”,单身朋友或许是第一次听到。但是,讲“智子疑邻”,几乎每一位华人或许都知道。
在《韩非子》中有一篇关于“心证”的故事,就是“智子疑邻”。故事说: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故事中,这位做父亲的对于儿子与邻居的相同判断,基于亲疏远近的关系产生了“相信儿子”的“心证”。对于与儿子持相同观点的邻居则产生了怀疑的心态。但是,假如邻居与儿子的意见相反,这位父亲同样会相信儿子的观点而怀疑邻居的言行。这就是“疑邻盗斧”的故事。
战国时期的郑国人列御寇《列子·说符》中的一则寓言说: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同样的,对于单身朋友的婚恋决定来说,婚恋心证才是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喜欢一个人是这样,不喜欢一个人也是如此。或者说,人世间一切的婚恋选择的悲喜,都是源于婚恋心证。
但是,极少有单身朋友反思:“我的婚恋选择的心证,经得起现实生活的检验吗?”
我想,假如单身朋友懂得这一句反问,或许现在已经过上简单、幸福的婚恋生活了。
相反,我们时常听到单身朋友说:“为什么我总是遇不到对的人?”或者“为什么我总是遇到人渣?”等等。当一个人总是遇到相同、相似或者相反的婚恋经历的时候,真正出问题的并不是对方,而是单身朋友产生“婚恋心证”的过程及结果。
这才是每一位单身朋友需要认真思考的地方。
佛语说:众生畏果,菩萨畏因。讲述的就是众生与菩萨各自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即:普通人总是试图“由果导因”,首先假定自己的“心证”是正确的前提下,试图找到产生某种生活结果的原因。菩萨则是谨慎自己产生错误的“心证”为前提,小心思考和求证未来生活可能的最好结果。
“菩萨畏因”的方式和方法,对于处于婚恋选择状态的单身朋友来说,就是谨慎的形成婚恋心证。这是单身朋友未来生活中,“幸福”与“不幸”的选择界限。
归根结底,我们希望每一位单身朋友的婚恋心证都能经得起现实生活的检验,让自己在面对未来简单而幸福的婚恋生活时,不犹豫,不后悔,坦然接受,和谐共生。
祝福每一位单身朋友!
祝福新西兰婚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