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儿童安全公益讲堂第四期:预防走廊里的不速之客

2017年12月12日 永定河孔雀城英国宫


寒假将至,儿童独自在家的话题又成为家长关心的一个热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应对敲门的那些事儿。

问题
现状

根据网易的一次全国线上调查,每四位家长中就有一人曾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

在中国,儿童独处家中的现象比较普遍——父母双职工、孩子放学早、学校寒暑假等等都造成一些可能的独处时段。

话题

1
把孩子留在家行不行?

多大才能独自在家?

关于独自留在家中的儿童年龄,目前中国尚无强制规定,只有部分省市出台的《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对此有相关规定,但普遍缺乏强制性和执行性。

2007年12月正式施行的《成都市未成年人安全保护条例》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将未满6周岁的儿童留在无人看护的场所或委托无看管能力者看管。

2010年12月正式实施的《河南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规定,父母不得将未满7周岁儿童单独留在家中。

将于2016年5月正式实施的《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规定父母不得让未满6周岁或者基于生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单独留在家中、车内及其他可能造成危害的场所。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对儿童可单独在家的年龄最低设限也各不相同,从8岁到14岁都有。共同点是一旦发生意外,家长都会受到法律制裁,轻则缴纳罚款,重则刑事责任。


《民法通则》第十二条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反映中国的立法机构认为不满十周岁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无法正确认识外界或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行为。这可以作为家长们参考的一个标准。
2
谁敲门都不要出声?

把孩子锁在家里就安全了?


家长大多会叮嘱独自在家的孩子“谁敲门都不要出声,也别开门”,更有甚者将孩子锁在家里。殊不知坏人往往会先以敲门试探,若有人应答,则马上离开;若没有应答,他可能就会实施入室犯罪。此时,如果有孩子独自在家,又没有应门,那么……入室犯罪升级的可能性就很高。

飞虎安全营

幸福荟社区儿童安全公益讲堂本周迎来第四期,主题为“走廊里的不速之客”。

“走廊里的不速之客”针对的是私密空间的入室犯罪,以独自在家为切入点。门是私密空间最重要的防线,也是最容易突破的防线。面对如此重要的一道屏障,除了一句简单粗暴的“不要应门”来对儿童消极说教,我们还能用什么有效的方法来训练应对敲门的能力呢?本期讲堂将教小朋友们一些实用技巧!  

*部分内容转载自安盟Aimen公众号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