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1989后的艺术与中国》特展中,被迫撤下中国艺术家三件争议作品引来一波热议。这三幅作品借以动物行为艺术的方式讽刺现实政治世界,然而争议的焦点与政治无关,却与动物有关。
《犬勿近》是孙原和彭禹的作品,展现的是八只美国比特犬被栓在两两相对的跑步机上,好斗的天性使他们不断向前奔跑,但始终无法碰到彼此。黄永砅的《世界剧场》则是将数百只蜈蚣、蟑螂、蝗虫等有毒昆虫放入一个笼内,宛如昆虫世界斗兽场。《文化动物》的讽刺更为直接,视频里一只印满拉丁文的公猪正在与印满汉字的母猪交配,栅栏里铺满了干草与书本。
显然这些作品中,并没有动物受到人为的虐待和伤害,即使引进动物福利主义者的五项原则来看,即动物应享受“免于饥饿、营养不良的自由,免于因环境而承受痛苦的自由,免受痛苦及伤病的自由,表达天性的自由,免受恐惧和压力的自由”,似乎仍旧难以界定这些艺术品是否有虐待动物之嫌。奔跑的比特犬因长时间在跑步机上冲刺而大喘气似乎承受了痛苦,但也可以解释为这是他们天性的表现;被“放生”的昆虫们在同一个笼内受到了生命的威胁,但野外的昆虫岂不是时时刻刻在这种威胁之中?而《文化动物》中更是看不出有哪里违背了动物权利,难道说人群围观拍摄交配过程会给公猪母猪带来压力?
由此延伸开去,动物福利主义者的主张事实上在各个领域都有逻辑上的问题。比如野生动物很难有免受恐惧和饥饿的自由,而家养动物则很难有表达天性的自由;当我们训练自己的宠物狗不在家中排便、吠叫时,难道不是在压抑它们的天性吗?同时,对动物权利的保护也会妨害到他人的自由权利。例如在吃狗肉这件事上,一些人因为对宠物狗的特殊情感而主张区别对待这一类动物;但对另一些人来说,狗与牛羊等肉畜并无什么不同,那么他们合法食用狗肉的自由不应受到任何妨碍阻挠。
在动物福利主义者之上,还有更激进的动物权利主义者。他们主张动物也享有基本“人权”,所以一切具有实际用途的动物处理方式,如养殖、节育、医学实验,都是虐待动物。这一匪夷所思的观念旨在对抗人类中心主义,甚至其中的激进分子视人类为二等公民。此次向博物馆抗议的主力军美国善待动物组织(PETA)即是这一类的代表。该组织还曾谴责奥巴马拍死苍蝇的行为侵犯了苍蝇的生存权;矛盾的是,PETA在处理流浪猫狗时却大量采用安乐死的方法。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动物?撇开这些极端的环保恐怖主义者们不谈,对大部分人来说,环保首先是从人类本身利益角度考量的一件事。比如生物链的断裂和全球气候变暖都会对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产生威胁。其次,这也是人类同理心,即我们常说的“爱心”,在动物身上的映射。当我们看到黑熊被盗猎者关在狭小的笼子内并以残忍的方式取熊掌时,我们会因感同身受而产生同情与愤慨。
然而,令人感到费解的是,如今一些对动物充满“同理心”的人却对我们同类缺乏这一感情。在本次事件中,古根海姆博物馆声明,其最后撤展是因为收到了威胁,并且有可能形成暴力事件。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这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些动物保护主义者们究竟真的是为了保护动物,还是为了“保护动物”的自满之心?这也让人感慨,在人类的自由权利都还未得到普遍解决的当下,一味追求动物的权利也就是无稽之谈了。
编辑整理新西兰TV33电视台
TV33
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