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酷炫高科技引进中国,美国网友一片懊恼,我们却不敢高兴

2018年07月22日 这里是美国



这两天,一个美国企业在中国落户一个大项目的消息,不仅引起了中美两国媒体的广泛关注,甚至还得到了两国媒体的集体热捧。

 

但我们是来给大家泼点冷水的……


不,我们要说的【并不是】上周宣布要落户上海的特斯拉。而且,像美国CNN等媒体对于特斯拉要在中国开工厂的做法并不怎么看好,担心中国会“偷”特斯拉的技术。



我们要说的,是两天前宣布落户贵州省铜仁市的“美国超级高铁运输技术公司” 和他们即将在当地动工建设的“超级高铁”项目。



目前,这个项目不仅在中国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关注并被寄予“厚望”,就连前两天还在担心特斯拉技术“被偷”的美国CNN,也对此事态度积极正面,并称铜仁的项目将成为全世界筹备中的超级高铁轨道中最长的一个。



同时,在美国的社交网站上,不少美国网民也因为该项目在中国的落地而被刺激到了,纷纷对美国政府表达了强烈不满。比如就在CNN这条报道下面,有美国网友就讽刺美国政府说:“而特朗普却希望回到蒸汽机车的时代……”



还有美国网友郁闷地说:“按照特朗普的说法,我还以为美国已经在科技上取得了绝对领先呢。然而笑哭我的是,反而是中国乃至俄罗斯在赢得科技。”



相信大家如果只从这些媒体报道、特别是美国媒体和网友的反应来看,一定会觉得挺自豪的,觉得咱中国又要在一个尖端科技上有所突破了。

 

可令耿直哥奇怪的是,前两天还担心特斯拉的技术会被中国“偷”走的CNN,为啥会在美国这家超级高铁公司来华合作的事情上出现如此反差强烈的态度转变呢?

 

更何况,这家“美国超级高铁运输技术公司”还与特斯拉有着一些密切的关联。比如该公司的“超级高铁”技术,就是由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于2013年构想出来的。



那么,为什么CNN并不担心中国“偷”美国这“超级高铁”的技术呢?

 

原来,虽然这家美国超级高铁公司目前在法国、乌克兰、印度和阿联酋乃至美国都签署过所谓的“超级高铁项目”,这些项目大多还处在很早期的试验建设阶段,其建设的铁轨也大多是几百米或者几公里的。

 

有的项目甚至还因为资金或政策与法律问题而被迫中断,比如下图中这个美国加州的项目……



然而,这也并不说明这家找上咱们中国的美国企业就是“骗子”。

 

简称为HTT的“美国超级高铁运输技术公司”,是西方主流媒体“钦定”的世界三家主要“超级高铁”技术公司之一,也是美国的上市企业,其背后更有美国知名工程集团AECOM和一些美国“风险投资”机构的支持。



可这家公司的“有来头”背景,却不能改变一个很“骨感”的现实,那就是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超级高铁”技术确实处在早期的试验阶段,并没有任何地方实现了成功的商业化运营。

 

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超级高铁”目前仍然处在一个需要砸很多钱的阶段,而且咱不说这技术到底能不能赚钱,就连其能否实现真正的载客,现在都还不好说。

 

所以,在咱们贵州铜仁这个“超级高铁”项目中,“美国超级高铁运输技术公司”与当地政府现阶段打算修建的也只是一个10公里的试点轨道——尽管这已经是该公司所有项目中最长的一个了……


▲图为概念图


其实,自2013年“超级高铁”的概念问世后,不少美国乃至西方的专业媒体、以及西方一些轨道交通和工程领域的专家,也一直都在质疑“超级高铁”这种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比如根据美国财富杂志的报道,欧洲顶尖的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有工程专家认为这些围绕马斯克的构想而诞生的“超级高铁”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概念和实用性问题,比如在其加速过程中会给乘客带来极度难受甚至呕吐的感觉。



还有美国媒体报道说曾有美国高校的学者列举出5个超级高铁的“致命缺陷”,比如一旦出事会无人生还、物理学上难以实现其大量载客的构想、轨道承受不起沉重车厢的压力、更容易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目标,以及非常非常费钱。



就连来自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这种美国名校的学者,迄今也未能放下对“超级高铁”从物理、工程再到城市规划以及建设成本等方面的怀疑态度。

 

不仅如此,咱中国国内一些专业人士也对“超级高铁”这种看似超前的新科技持保留态度。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曾在2016年时在我们《环球时报》上撰文称:“超级高铁”仍是幻想,创新不能盲目跟风”。



他在这篇文章中表示,自己曾经去中国西南交大参观过他们搞的真空磁悬浮,但发现其基本处于室内概念性试验阶段。他还列举了他对于“超级高铁”一些关键概念可行性上的质疑。(详情请戳本文最后的“原文链接”)

 

而在中国的知识社交平台“知乎网”上,不看好“超级高铁”技术的声音在该平台上也是主流,而且同样也有声音担心这是来中国“圈钱”的项目。



但也有一些铁路方便的专业人士,比如微博上的知名高铁科普作家@高铁见闻,则认为美国人和贵州铜仁官方要搞的“超级高铁”项目,虽然实用性存在疑问,中国倒也可以从项目的研发建设中与美方一同探索并储备相关技术。

 

在回复一位网友关于贵州项目的提问时,@高铁见闻 就写到:



因此,耿直哥认为贵州铜仁的“超级高铁”项目我们虽然可以搞,这个过程应该是踏实、低调和扎实的,不应被掺入太多的来自媒体或资本的炒作。

 

毕竟,面对两国不少专业人士的质疑,如果“超级高铁”真是一个能改变未来的技术,那就让技术来说话,而不是比谁的麦克风更大。



另外,对于这两天不少美国媒体和网友对该项目的热捧,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他们的言论更多还是源于对美国现状的一种不满。

 

这种不满,去年美国知名财经媒体彭博社就曾撰文表达过,称美国过于繁琐的政策和法律导致“超级高铁”这种新概念注定无法在美国发展。



而这,也是如今一些美国媒体认为“美国超级高铁运输技术公司”会选择来中国做项目的原因:一旦获得中国政府的重视,什么都好说。

 

可即便我们在科技发展方面有制度上的一些优势,在面对“超级高铁”这种全新的概念性技术,我们还是应该在推进相关创新时牢记王梦恕的这句话:“国家需要很好创新,但创新也需实事求是”。



来源:环球时报微信(hqsbwx)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