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孩子成绩全A,惨遭美国名校全拒?中国父母必读的教育误区

2018年07月07日 美国本科留学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留学全知道(ID:EduKnow)



我的孩子全面发展,特长世界一流,

为什么没被美国高中录取?

你需要知道六点“教育误区”。

无论孩子是否出国,您都该读一读。





这些年,每年留学家长圈里都流传各种“阴谋论”:XX的孩子成绩全A,获过国家级的奖,居然没有被录取;一个成绩中上,没获过奖的孩子,居然被顶尖学校录了。美国招生肯定有猫腻,不公平!


实际上,美国对于孩子“优秀”的考察,可能跟您想象的不一样。


前不久美国的华人家长圈热门讨论去年申请的一个孩子。先看看她有多优秀:


GPA 4.0、全美AP学者奖、北美高中quizbowl比赛州冠军队主力、钢琴11年、作曲5年、获得国家级钢琴比赛B组最高奖、10岁时出版两本小说、当地电台主持人、上过当地报纸、累计300小时公益活动、跆拳道黑带……


但结果是,她报考美国排名前25的大学统统失败了!


为什么兴趣广泛、成绩优异的孩子会被拒绝?连这样的孩子都会被拒绝,我的孩子成绩没她好,兴趣没她广……这还有戏吗?


作为一群妈妈们创办的教育媒体,我们常接到家长们的询问。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特地约请香港老牌留学顾问公司范迪信的副总监Rae谈谈:通常什么样的孩子会打动美国招生官?中国家庭有什么教育误区?


Rae的话


家长们关起门来,通常觉得自己的孩子很优秀,或者至少有一门特长。但现实是,当你把你的孩子放到全球同龄人的精英库里,你会发现,她也许真的没有你想的那么出众。


我们做教育咨询,会发现“优秀”的孩子有一些共性:托福成绩110+分,SSAT 成绩95%以上;担任班长、大队长等等;专注一两个运动项目,通常是篮球、排球、跳舞或冰球;会弹钢琴;得过一两个科技或者其他的奖。


当你问他为什么要来美国念书?得到的答案通常是:因为美国很多元化,我希望挑战自己;或者我不太喜欢标准化的考试生活。


这样的孩子单独拿出来一个,你会觉得挺棒的!但是把他们放在一起,你会发现孩子们缺乏个性,都“优秀”的太标准化了。


而美国的学校恰恰喜欢的是个性化的孩子。打个比方,前些年冰球在中国不常见,一个打冰球的中国孩子,可以让美国的招生官眼前一亮;但随着冰球越来越热,成了中国精英家庭的标配,打冰球已经不再是亮眼的特色。



那怎样才能突出个性?应该给孩子选择什么运动?我的答案是,冰球没有错,但千万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标配”。


孩子的个性体现在他的兴趣和思想当中,而不是技巧方面。希望家长能够“返璞归真”,让孩子在他真正感兴趣的领域里深入发展。当孩子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她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热情。在美国面试的时候,当孩子一走进房间,谈论她有兴趣的事情,她的能量场会自然变得很高。美国的学校很喜欢那种有热情、能说、有想法的孩子。


我们去年有一个学生,托福只考了90多分,在公立学校念书。他的兴趣是hip hop和rap,他还有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当一个东西戳中了他的兴趣点,他愿意也有能力深入的去研究、思考。他在该学习的时候也会学习,但成绩没有很出众。


面试时聊到他的兴趣点,他会手舞足蹈,表情非常丰富,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给学校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孩子后来去了排名前40的一所学校,是那个学校录取的托福成绩最低的孩子。


为什么会这样?事实上,美国的学校看重的,不是孩子现在看起来是不是一个优秀的“标配”,而是她未来有没有可能成为在某个领域引领别人、超越时代的人。当你看向未来社会的发展,允许孩子创造和探索,把孩子培养成将来可以成功并引领世界的人,那招生官看到他会很喜欢他。


父母往往有几个误区,集中在以下六件事上面:


1. 过于喜欢展示孩子


父母喜欢比较和展示孩子。有的父母会做好PPT、展示册,拿去给招生官看。


然而,招生官希望和家长有一个自然的沟通交流,你可以顺畅的谈论自己和孩子;如果你特别希望做一个PPT展示孩子,那招生官更希望看到孩子自己来介绍自己,而不是由爸爸妈妈代劳。


2. 过于结果导向、操心过度


家长们希望问学校一些功利性的问题,比如:你们学校今年哈佛录取了多少?为什么斯坦福一个都没有?


以升学率为导向,这是美国教育者不愿意看到的。家长如果关心学校的学术情况,可以从其他的角度来提问。



不要过分的操心孩子,询问学校有没有中餐?饿了可不可以用中餐点外卖?你要相信,其他的孩子可以在这里正常的学习生活,您的孩子也可以(除非她因为先天原因,需要特殊照顾)。


孩子的适应性和独立性,是美国学校非常看重的。


3. 设计太功利的成长路线


做教育这么多年,看到一批批成功的孩子,我会越发感到,家长做事情真的不要太功利。


不要总想着:哪个运动对升学有帮助?学什么特长可以加分?这对孩子的独立思考并没有帮助。


美国的学校会看向一个人的未来,他们更喜欢心灵健康、有创意、善于沟通、对所爱的东西有热情的人,也就是未来更有可能持久性成功的人。


我第一年的学生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了。我发现哪些孩子在工作之后更成功更快乐?往往是小时候有独立的想法,做事情不太功利的人。


孩子的性格和价值观是美国学校特别看重的东西。


家长们不要总想着,什么资源是最稀缺、最昂贵的,我就一定要给孩子争取到。你给到他最好的东西,对他来说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有些事情对你来说很容易,但如果过分扭曲孩子的天性,即使他在最顶尖的班里,也可能发挥不出自己的长处。


4. 注重说教,而不是身教


很多不成功的孩子,往往是家长说的太多,做的太少。


比如说,家长希望孩子认真阅读,但如果你自己坐在那里看电视,你讲一百遍读书的好处,孩子无法感同身受。


一些很棒的家长会说:“hi, 宝贝,我们一起去买书吧!我买我喜欢看的书,你买你喜欢看的书,以后这个时间,就是我们家的阅读时间。” “这个地方是你跟妈妈一起读书的地方,以后我们在这里一起交流。”


要想孩子做到,家长的榜样力量胜过喋喋不休的唠叨。


5. 代替孩子表达


很多中国家长习惯性的替孩子回答问题。他们总觉得孩子不会说、不爱说、或者说的不好;一旦别人提问之后,孩子沉默,出现冷场,他们就会一步上前,替孩子回答。


如果您的口才是非常好的,忍不住把问题答了,那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想,反正父母这么棒,那我也不用尝试了。这样的孩子在面试中往往无法充分的展示自己。



孩子从不爱说话,到开口说话,到滔滔不绝,是需要家长的耐心和鼓励的。有些事情,您不能永远替他做。


6. 把您的孩子当员工来管理


很多家长自己在事业上非常成功,习惯了下达命令,提出要求。但陪伴孩子不是这样的,更多的时候不是下达命令,而是理解孩子、换位思考、双方商量着来。


父母的尊重和理解,对孩子的独立思考、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都是很好的。


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一个更长远的亲子关系的建立。当孩子到达大洋彼岸,她如何才愿意跟家长沟通?如何能够在不确定的时候,询问家长的意见?这些都需要建立在孩子对您的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


总之,美国学校的录取是有主观性的。也正因此,成绩好的孩子、课外活动获奖的孩子,未必是一个能打动别人的孩子。在成人的社会里,一个“标配”的五好先生,未必是一个动人的、引领未来的人。而美国的学校,正是以成人社会的标准,选择一个未来有可能成功的孩子。


当你看到了这一点,您的孩子今天钢琴课考了C而不是A,您也许不会那么肝火上涌。因为,当她30岁的时候,这些真的没有那么重要,甚至不如阴雨天该如何调节心情;堵在路上该如何跟客户解释更加重要。而这一切,却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最需要引导她获得的人生能力,也是美国学校真正考察的能力。



想想20年后的同学聚会吧,那些仍然发光的人,是否一定是当年成绩最好的孩子?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请提醒自己,不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看起来“优秀”的普通孩子。




留学干货


回复  排名  看usnews美国大学综合排名

回复  120  获取美国120所大学介绍

回复  WLXY  获取美国文理学院介绍

回复  GPA  查看GPA相关内容

回复  大学中文名(如:哈佛大学)  查看你的梦校


推荐阅读






      阅读更多


      Usnews大学排名  |  Usnews文理学院排名

      福布斯美国大学排名  |  QS世界大学排名

      选校攻略  |  留学学费  |  签证问题  

      体检疫苗攻略  |  过海关禁带  | 行李规定  

      出门百忌  |  留学安全  |  中西对比  |  中西教育



      想去美国留学,点击阅读原文

      小本请专业老师给你做个专属留学规划

      ↓↓↓↓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