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一座大型城市的市长是这样诞生的

2018年07月14日 美国中文网


"提示点击上方"美国中文网"↑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从2017年12月12日凌晨,到2018年7月11日正午,211天,是美国一座大型城市市长诞生所需要的时间。7月11日正午,在旧金山市府广场前的市政中心广场,美国中文网记者与数千民众一起共同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的出现:胜选市长布里德宣誓就职,正式成为第45任旧金山市市长,同时也是这座城市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非裔市长。


布里德(右)在纽森(左)监誓下就职


在宣誓环节后的就职演说中,布里德不忘回顾她站上演讲台的由头,这一路的开端便是2017年12月12日凌晨传遍全城的一个噩耗:时任旧金山市市长、旧金山历史上首位华裔市长李孟贤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被宣告死亡。从接到这一消息开始,在过去的211天,美国中文网记者亲自见证了第45任旧金山市长诞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在美国,一座大型城市市长究竟是如何诞生的?这篇文章将为你梳理答案。

1


旧金山市长如何选?

通常来说,旧金山市长每四年选举一次,每一任市长最多连任两届。如果在任市长因特殊情况无法继续履行职务时,可由其提名委任,并由议会投票通过产生过渡市长,代其完成遗留任期。如市长在任期内因故离世,则按照旧金山市宪章规定,由市议会主席直接接替担任代理市长,并在随后由议会商议产生过渡市长。


以上两种特殊情况均发生在了旧金山历史上首位华裔市长李孟贤(Ed Lee)身上。2011年年初,因前市长纽森出任加州副州长,受其提名,并经由旧金山市议会投票通过,李孟贤首次担任旧金山市过渡市长,并于2011年8月选举中获胜,成为旧金山历史上首位民选华裔市长。2017年12月12日,李孟贤在第二届任期内因突发心脏病离世,留下一年多任期未满。因此,旧金山市议会决定举办一场特别选举,产生新任市长。


与绝大多数美国城市的市长选举机制不同,旧金山采取“优先选择投票”(也被称作“即时复选”),也就是一次定胜负。据旧金山选务处处长John Artnc向美国中文网记者介绍,在这种计票机制下选民可依序填写最多三个候选人,第一轮计票将对获得第一选择的侯选人进行计票,如果有候选人获得超过半数选票,则直接胜出;如果没有候选人获得过半计票,那么排名最后的候选人被剔除,但他获得的选票将算在这些选民选择的第二候选人身上,这个计票方式一直继续,直到有候选人得到超过50%的选票。


这种选举机制意味着不同于绝大多数的选举有“二选一”的局面,在旧金山,排名前三的候选人都是主力候选人,均有可能在选举中获胜,且三人之间的合纵连横由为关键,这也是本次旧金山市长特别选举虽然稍显冷清,却又格外“刺激”的原因之一。(点击复习《24小时三次反转!旧金山市长选举现罕见逆袭竟是因为它》)

2


谁有资格参选?

“凡是年满18周岁、居住在旧金山市的美国公民,在缴纳6500美元以后,基本都有资格参与市长角逐”,参与本次竞选的一位候选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参考旧金山市超过87万的总人口(2016年数据),可见市长竞选的门槛并不高。


看上去6500美元的入门费并不高,但是报名参选的人并不会太多,用上述候选人的话来说,因为“没人喜欢看钱打水漂”。不过,这不妨碍还是有不少人想要“任性一把”。参与本次竞选的候选人李爱晨告诉美国中文网记者,胜选当然是好事,但即便落败,对于反大麻群体来说,花6500美元在尽可能公开的场合,面对尽可能多的民众,充分表达反大麻的立场,“骂够政府半年”(从1月初报名截止到6月决选刚好半年)也是值得的。不仅如此,他们还要物尽其用,保证这6500美元的当中的每一分都用够本。


华裔候选人李爱晨接受美国中文网采访


除了反大麻群体外,此次参选的还有推动无家可归者权益保护的社会活动人士。不论因为何种原因选择参选,在下定决定缴纳费用,并获得旧金山选务处批准后,旧金山选务处就将会将这些人聚起来上课,充分讲解竞选当中的所有注意事项。“在一个小时的课程之后,他们会给我们发一些小册子,让我们回家后仔细阅读”,一位候选人告诉美国中文网记者,这些材料广泛而细致,比如,会明确规定在投票当日候选人支持者打出的手牌或横幅需要和投票箱保持的距离。


3

在职人员是否更有优势?

理论上讲,具备参选市长资格的名额不计其数,但真正胜出的名额有且只有一个。历史上,不论是地方、还是州或联邦级竞选中非“职业选手”胜出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里根、施瓦辛格和川普。现在,竞选中的“黑马”越来越常出现,不过,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竞选依然是“种子选手”们的角逐。


在历届旧金山市长竞选中,绝大多数的胜出者都有共同的经验背景,曾在旧金山议会担任议员或其它市府公职,如果参选人处于在职参选状态,那么所谓的“在职优势”就会体现得更为明显。类似的历史在旧金山不断重现:


1978年11月,由于时任市长莫斯科尼(George Moscone)遭政敌刺杀身故,担任议长职位的范士丹(Dianne Feinstein)接替担任临时市长,在随后举行的市长竞选中,曾经两次冲击市长宝座未果的她,凭借在职优势一举夺魁,成为旧金山历史上首位女性市长。以旧金山市长为跳板,范士丹随后的政治之路可谓青云平步,现在,她是联邦参议员中年纪最长的一位。

↑莫斯科尼

→范士丹


2011年,类似的情景再次上演。时任旧金山市长纽森(Gavin Newson)在据任期结束还剩一年时升任加州副州长,时任行政官的李孟贤被推举接替出任市长,当时,他曾经口头承诺不会参与市长竞选。不过,2011年8月打破承诺,宣布竞选旧金山市长,并成功胜选,旧金山也由此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市长。


前旧金山市市长纽森(左)与李孟贤(右)


正是因为有范士丹和李孟贤的先例,在这一次的选举中,当布里德以代理市长身份决定参选旧金山市市长时,旧金山议会内部就是否免除布里德的代理市长之位以免对其他候选人造成不公平竞争优势展开讨论并投票,结果,她在当晚失去代理市长之位,转由不参与竞选的议员麦法恩(Mark Farrell)出任过渡市长。

←布里德

↑麦法恩



不过,一个多月的代理市长生涯还是为布里德制造了不少优势,她有更多机会出现在公众面前,能提前熟悉市长工作,并在竞选经费的前期筹集中获得领先优势。就连她本人在面对媒体时也表示,正是因为代理市长期间的工作让她最终做出了参选的决定。


最近,旧金山议会已经提出考虑修改市宪章,要求接受代理市长/过渡市长职位的公职人员不得参与随后举行的市长选举,以完全消除“在职优势”对于选举结果的影响。


4

钱有多重要?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美国选举很耗钱。据旧金山选务处工作人员透露,一场全市范围内的选举耗资约为300万美元。但这还只是政府公费开支,竞选中真正的金钱比拼是筹款能力。不夸张的说,一场选举中,钱仓就是候选人的弹药库,有了钱,也就有了打胜仗的底气。一旦有竞选人在筹款上与其它候选人拉开了差距,几乎就相当于胜券在握。当然,这只是“一般而言”,希拉里与川普的总统大战就作出了“二般诠释”,在筹款额的对抗中赢了川普的希拉里却最终没有赢下整个选举。


为什么筹款如此重要?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筹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意,筹款额多的候选人的胜选信心也更为强烈。其次,选举当中的各项支出,包括各式各样的竞选广告、助选人力和物力都需要金钱铺路。如果在选情焦灼时到旧金山华埠一趟,便能直观感受到候选人团队财力的不同。


美国中文网叶文多摄于旧金山华埠


在筹款经费上遥遥领先的布里德的海报几乎遍布华埠的大街小巷,在数量和制作的精良度上明显领先于其它候选人。而在选举前的每一场辩论会上,便又是一个直观比拼的机会。在场外,各种举手牌、发传单的工作人员随处可见。除了这些必要的宣传工作外,选前的上门或电话拜票也需要不少人员。一般来说,这些人当中主要以志愿者构成,不过,在一些财力相对雄厚的竞选团队中,花钱雇人也并不少见。


美国中文网叶文多摄于Common Wealth Club辩论会外


在6月5日的决选日当天的最后冲刺阶段,布里德团队直接包了辆电车巡游,并向华埠民众赠送外形神似红包的小礼物,豪气可见一斑。


布里德拜票(上)及发布会(下)


理论上,参选花不了多少钱,但竞选就是另一回事了。按照旧金山的选举规定,在先期阶段,以每个个体捐款人不超过500美元为上限,候选人如果能筹集到5万美元,便可获得公共竞选经费的同等匹配,直至达到某个上限。5万美元看似不多,但在这场选举中,只有三名候选人——布里德、里诺和金贞妍——拿到了公共竞选经费的支持,他们也成了这场竞选中最受关注的真正的实力角逐者。


不过,拿钱也有讲究。在美国范围内,因竞选经费获取环节出问题惹出麻烦甚至身陷囹圄的案例也并不鲜见。钱来自哪里,该不该拿,也是候选人团队需要仔细掂量的问题。毕竟,所谓拿人手短,获得直接资金支持也就往往意味着候选人需要对资金来源方作出一定承诺。在旧金山,市长候选人资金来源也往往成为竞争对手诟病的对象。一些候选人认为现在的竞选经费条例仍有缺陷,比如对于个体捐款有明确要求,但对于团体资金支持则相对宽泛,这使得有些候选人得以接受在旧金山外的团体支持,这些资金往往数额相对较大。


如果说选民是做“选择”,在绝大多数的选举中,金主则多像是下“赌注”。在总统大选中,著名风投人彼得·泰尔( Peter Thiel)一反众多硅谷大佬的风向,押注川普获胜,被视作是眼光独到的一次成功投资。在旧金山的市长选举中,除了候选人的基本主张外,部分金主也会看风使舵,在前期观望,后期再亮明倾向,甚至前后更改支持者的例子也时有发生。

5


候选人如何争取选票?

在任何级别的竞选中,无论数量多少,口头上的空头支票是任何一位候选人都难免要发出的。有经验的竞选团队会不断对竞选纲领作出微调,也会因不同选民群体而区别性作出不同承诺。必要的扫街和拜票自然必不可少,不过,相比于口头承诺对未来的期许,候选人的过往似乎更掷地有声地告诉选民,他/她是否是一位理想的候选人。


每一个候选人背后都清晰地站着他/她的过往:出身、经历、言论、行动,一路走来的每一步都将被置于大庭广众之下被严格清算。这些过往构成候选人一幅摆脱不掉的影子,并以此为基础,为选民塑造一个关于他/她的未来形象。


两位为金贞妍团队做志愿者的年轻学生告诉美国中文网记者,她们之所以选择为金贞妍呐喊,是因为两人是旧金山市立大学的学生,而金贞妍推动旧金山市立大学免费,在全美首开先例,这两位志愿者便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与此同时,金贞妍曾力主为科技公司免税则成为她身上极具标识性的举动。因此,在金贞妍的支持力,年轻学生和科技人士是主要代表。里诺曾为LGBT群体权利奔走呼号,自然获得了绝大多数的该群体票仓。


候选人金贞妍(上)和里诺(下)接受美国中文网采访


如果说,过去塑造了一位候选人,那么时代将成就一位候选人。每个人都有属于他/她的历史时代,被视作LGBT权益先驱的里诺似乎稍微错过了属于他的黄金时代,高学历重教育的亚裔移民后代金贞妍似乎又还没到属于她的最佳时机,布里德的纲领则真正切中了这个时代旧金山民众最渴求的改革。在美国中文网记者的随机采访中,关于住房、游民、治安和环境卫生问题的痛恨排在极为靠前的位置。一位民众告诉美国中文网,布里德出身底层,成长在公屋,对暴力和药物问题有切身体会,并拥有必要的知识和经验,他坚信布里德可以在住房、无家可归者、治安和街道环境方面给旧金山提出。这当然只是对于未来的想象,但这种想象足以支撑一张投票。


在候选人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党派和族裔也极为重要,但在旧金山的政党单一又文化多元的环境中,似乎就没有那么要害突出了。

布里德接受美国中文网采访

6

参选的意义在哪里?

抛开候选人的个人政治前途,每一次竞选,候选人总是带着个人奋斗故事,并带着一部分团体的使命,这些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公共财富。


在7月11日的宣誓就职典礼结束后,一位非裔民众向美国中文网坦诚,最打动她的是布里德的个人故事,另一位则直言,布里德带给旧金山、美国、甚至全世界以希望。“我小时候在公屋长大,距离这里(指市府大楼)只有几个街区之隔”,在演讲中,布里德坦言自己出身底层,但凭借教育得以改变命运,她希望今后有更多旧金山的年轻人有机会从公屋奋斗到市长办公室。



几乎每一位候选人身上都有类似的动人故事,在6月5日的决选日当晚,候选人金贞妍身穿一身红衣亮相Party。那时,首轮投票结果已出,她胜算无望,但依然眼泛泪花却尽量压抑着激动分享了她的个人故事。“我母亲是来自韩国的移民,在我小的时候,和她一起去购物时总能听到她的讨价还价。八折可以吗?不可以。八折可以吗?不可以。八折可以吗?不可以......即便不断收到否定的回复,她还是习惯性地问可以打八折吗,或者又再退一点问那九折可以吗?从那时候,我就知道,我需要为自己的家庭去争取,为我们想要的世界去争取。”


美国中文网叶文多6月5日晚摄于金贞妍Party


金贞妍的Party上年轻人格外多。金贞妍在台上动容地说,年轻人的参与和支持非常重要,因为十几年前,有一个和他们年纪相仿的年轻女孩儿也曾经参与了一位市长的竞选活动,“十几年过去后,那个年轻的女孩儿现在站到了这里”。在金贞妍看来,如果不是当年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选举而种下了一颗种子,她或许并不会走上从政之路。


当晚,相隔不远处的候选人里诺的Party也同样热闹。这位候选人是加州史上首位公开同性恋身份的参议员,曾在担任旧金山市议会时大力推动旧金山同性婚姻合法。里诺在这次的竞选中获得了LGBT团体的鼎力支持,他的竞选办公室是一处漂亮的艺术展室,里面挂着不少LGBT相关的艺术作品,办公室由他的竞选支持者捐赠使用。当天晚上,就是在这里,一群人轮流举起彩虹旗快乐地舞蹈,对他们而言,不论结果如何,有人代表这个群体发声,要求更广泛且深入地平权是值得骄傲的,而他们每一个人,都为此尽过一份力。

美国中文网叶文多6月5日晚摄于里诺Party


一场选举,难免会有人失望,但更多人看到了希望。这种希望,不独属于成功者,它归功于每一个参与这一仪式的所有个体,这或许正是一场选举所能生发的最大意义。





(转载请注明美国中文网)

微信号:美国中文网
长按指纹扫描关注“ 美国中文网”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