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耳科普】植入后听觉言语康复

2015年07月15日 澳大利亚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植人者术后必须进行科学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通过科学有效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培建和完善其感知性倾听、辨析性倾听、理解性倾听的能力,促进其言语理解、言语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语前聋患者需要制定系统的听觉言语康复方案,在注重昕语技能培建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听语习惯,提高听觉言语交流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语后聋患者则着重进行听觉适应性及言语识别训练。

一、康复目标

1.康复目标的制定应以阶段性康复评估为依据。


2.康复目标的内容应涵盖听觉、言语、语言、认知及沟通等。


3.康复目标的表述要明确、具体,有可观察性。


二、康复模式
儿童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家长或监护人应在康复机构的专业指导之下掌握必备的听觉言语康复知识与技能,主动实践,努力成为听障儿童康复教育全过程的支持者、引导者、伴随者,实现康复效果最大化。成人人工耳蜗植入者可依据医生建议到指定康复机构接受听觉适应性训练和言语识别训练指导。

1.机构康复: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可在康复机构接受全日制学前康复教育、听能管理及听觉言语康复个别强化训练。


2.社区家庭康复:低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可选择以机构为指导,采用亲子同训、预约单训及家庭指导计时服务等形式,实施听觉言语康复训练。


3.随班就读:鼓励有一定听觉语言能力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三、康复原则

1.坚持持续的听能管理、定期对人工耳蜗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及每日晨检,确保聆听效果处于优化状态。


2.提供规范的康复设施,优化声学环境,营造优听条件。


3.强调“以听为主”,建立听觉中枢优势,合理应用视觉、触觉等辅助手段,达到对声音的察知、辨别、识别及理解的听觉训练目标。


4.遵循儿童语言习得规律,从言语理解人手,努力结合日常生活情景,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5.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重视言语生成环节--呼吸、发音、构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矫治,以提高语音清晰度。


6.坚持以康复评估为导向,采用诊断教学的方法,实现听觉言语康复训练的个性化服务。


7.坚持全面康复理念,融合健康、科学、语言、艺术、社会等学前儿童的五大发展领域,促进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全面发展。

四、康复评估

1.植入耳声场评估:通过听力重建后听阈测试,了解每一频率听力重建后的听敏度。测试频率包括0.5、1、2及4 kHz。


2.言语听觉能力评估:通过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听觉言语识别来评价其听觉能力,以达到了解听中枢处理和听觉径路全过程的目的,评估结果可用于指导听觉训练方案的制订。内容包括声调识别、声母识别、韵母识别、双音节词识别、短句识别等测试。


3.语言能力评估:通过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言语发音水平、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使用能力、语法能力的评估,获知其语言发展水平及对应的语言年龄,以此为据了解康复效果,确定语言学习起点,明确语言发展目标,制订康复计划。


4.调查问卷评估:对于言语一语言能力尚不足以完成上述听觉、言语及语言能力评估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可采访密切接触该儿童的家长或教师,完成调查问卷评估。


推荐问卷: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 MAIS),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T-MAIS);父母评估孩子听说能力表现( PEACH)、教师评估孩子听说能力表现( TEACH);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 MUSS);普通话儿童词汇发展量表(MCDI)。对于大样本的长期疗效观察,可以分别采用听觉能力分级问卷( 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问卷(SIR)对植入者的听觉感知和言语表达能力作出评估。


对于人工耳蜗植入前后生活质量的评估,推荐使用Nijmegen人工耳蜗植入量表(NCIQ)。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