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十几万人民币,送你的孩子来新西兰念中学

2015年08月06日 新西兰天维网





新西兰位列富裕家庭送生留学目的国前5名

一年花费十几万人民币


初中和高中留学生人数稳定上升,可见赴新西兰读中、小学的趋势非常明显。

日前,应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馆教育处之邀,参加离境前面谈会的多个留学家庭中,有2名家长各自分享了送孩子去新西兰读中学的想法及规划。



孙女士的孩子今年刚好15岁,准备赴新西兰惠灵顿地区读10年级。

作为双职工家庭,孙女士虽然没有去过新西兰旅游,但因为身边朋友的孩子都在新西兰的惠灵顿读中学,也都反映当地中学教育很好。

其中一个孩子刚刚考上奥克兰大学。有了这些成功例子和朋友的孩子作照应,她选择了新西兰。

孙女士表示,并不是很多人了解新西兰中学教育,幸好有朋友介绍。


她希望孩子可以在新西兰完成中学和大学的学业,然后回国发展。“因为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当然希望他回来。不过现在孩子小,还说不准,如果他以后喜欢留在新西兰发展和定居,也就随他吧。”

龚女士的孩子今年11岁,将赴新西兰奥克兰地区读7年级。

龚女士与先生一起创业,目前有自己的公司。她一直对纽、澳的基础教育很关注,并曾在当地考察中学。

“当我看到一群身体壮实的孩子,放学后在草地上奔跑踢球,露出阳光般的灿烂笑容,真的很心动,国外孩子的课后时间多快乐啊!”

她还留意到,一所学校的校园内有一棵专供孩子爬的树,周边铺着厚厚一层软木屑,以防孩子不小心跌落而受伤。她认为,这个细节足以体现校方对孩子天性的洞察与周全考虑。

“爱玩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家长和校方应该去满足这种天性,同时做好防护措施,因为身心是同步发展的。如果从中小学开始,每天都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课后要花大量时间应付繁重的作业和各类考试,缺乏体育锻炼和团队活动,对孩子身心都不利。国内家长要重视这个问题,否则就真的让我们的孩子从小输在起跑线上,输的是健康与思维。”
  
龚女士想让孩子在新西兰念完中学,日后赴美国念常青藤名校,做专业人士、高端精英。所以,宁愿早一点送孩子出国,不然不但中文没学好,西式思维、学习及生活习惯也没养成,容易变得“夹生”。

陪读期间,她会注重教好孩子中文。

业内人士:

15岁前出国更易适应,四年高中学习各有侧重


新西兰驻广州总领事馆教育经理叶方珉介绍,目前的新西兰中小学教育仍保留传统英式教育特色:

  • 沿用英国教育体制

    (13年基础教育、3年大学)

  •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以致用


很多欧洲、美国、德国、日本、泰国、韩国等中产以上家庭,都愿意把孩子送到新西兰的中学学习。目前,学生能来读政府公立中学、私立中学、以及历史悠久且特别注重文化课的文法中学。


新西兰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可接受国际学生进入当地文法学校的国家。


新西兰的绝大部分中学为公立学校,小部分为私立中学。公立中学的教学质量水平相当高,并不亚于私校。据统计,超过80%的新西兰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公立中学。




申请新西兰中学
✍ 15岁以下无需英文成绩
每所中学都设置ESOL课程可辅导学生的英文,能一边接受辅导一边读常规课。孩子的可塑性很高,只要认真、肯学、勤奋,不用担心跟不上。

✍ 15岁以上,根据申请情况,有可能被学校要求进行英文笔试或面试。

注意
☞ 9—10年级
按照学校课表上课即可

☞ 11—13年级

是学生申请大学的关键期,务必根据大学要求做好学习计划,比如大学会看重11年级的数学成绩、12年级的英语成绩、13年级三门课的成绩,学生可以在不同年级进行针对性提高。


一般来说,学生修读三门课,可以挑选自己有把握学好,成绩较高的科目就读。


叶方珉特别提醒:“比如学生大学想读医学类专业,就要读生物、化学这两门中学课程;想读工程类专业,就要读物理;想读设计,就要读绘画。”

对于低龄学生,学校国际部的老师会定期跟进情况。大部分学校都规定,国际学生在就读期间:

▷ 不可以开车上学

不可以抽烟、喝酒

(新西兰规定16岁以上可以拿驾照、公共场合不能喝酒、室内包括学校内不能吸烟等等)

一旦发现,校方会按校规处理,寄宿家庭的家长也会同步监督。


但是,因为海外的学习模式与中国不同,没有固定班级和班主任。所以遇到学习、生活、社交方面的问题,最好由学生自己主动跟相关的老师反映,主动提出一定会获得很好的支持,如果不说,那每一个问题都无法及时解决。


在出国前,家长不妨鼓励孩子主动、勇敢地反映问题,锻炼其胆量。



不久之前,Metro杂志发布了2015年奥克兰中学的教学成绩调查表,对学校给予了很多方面的评级。天维菌做过总结,教大家如何看指标(点击查看详情)


奥克兰私校排名




奥克兰公立学校排名




天维菌提醒家长们:

不要过于在意评分,教学质量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数据统计没有涉及学习成绩之外的一切事情,并不是因为那些都不重要。相反,家长们应该关注学校对待孩子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人文关怀,不要让你的孩子感觉去学校是煎熬。

如果孩子喜欢学校,接受学校的帮助,他们都会做的很棒!




资料来源:羊城晚报、Metro杂志

整理编辑:新西兰天维网



合作推广请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