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2015年09月12日 澳洲新足迹中文网站



上周公布的最新一组澳洲家庭收入和财富数字显示,贫富差距在过去两年里进一步加大。全澳最富有的20%人口的平均年收入上升了7%,相反家庭收入中值在同样的时间里仅上涨了1.3%。

家庭收入中值是个重要的指标,因为政客们喜欢把经济政策指向“中产澳洲”,也就是普通百姓。但是区分富人和常人通常归根于政客是慷慨解囊,还是勒紧裤带。艾伯特总理早先在辩护其幼教补贴政策时说,“在如悉尼这样的城市里,18.5万的家庭收入并不算特别高。”

这份由统计局公布的每两年一次的调查显示,2013-14年家庭税前收入中值为80,704元。家庭税前收入的平均值为107,276元。



但是这些数字有些许误导。从数字上看,如果你的家庭收入超过了80,704元,那么你已经击败了全澳一半的人。但是这个数字没有反应出家庭人口的大小。税前收入的计算方式是把一家五口和单身人士一视同仁。所以如果你是单身,并且年收入在8万元,那么你的收入显然要远高于同样收入但是家里有两大三小的家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统计局采用了“等同”家庭收入的概念。这个方法得以让我们能够把各累家庭进行横向比较。具体的方法是,首先先看可支配收入,其次再考虑家庭大小。一个单身人士每周1000澳元的收入,在这个计算方式里,等同于一个单亲家长抚养一个孩子每周1300澳元的收入。

调整公式后的单身人士每年可支配收入的中值为42,836元,同样的中值对于一家四口的家庭来说是92,056元。



不过要反过来计算你需要多少税前收入来达到这个中值水平并非容易。最简单的情况,一个单身人士要想在缴纳个税和国民医保之后还留有43,836元的话,那么其税前收入差不多要在53,800元。对于只有夫妻两人的家庭来说,这样的计算要更加复杂。假设夫妻双方的收入比在70/30,那么一方需要税前85,900元,另一方要赚取30,000元,来达到65,754元这样的可支配收入中值。如此说来,18.5万元的家庭收入,在全澳头25%的家庭当中,已经算很高的了。

2009-12年的金融危机对富人收入打击最大,原因是他们更多地仰仗于诸如股票分红等收入来源,同时高薪职业更容易受到波动。但是在2011-12和2013-14这两年里,收入增长最大的人群为富裕人口。后两年的高增长实际上逆转了由金融危机引发的贫富差距缩小。

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显示,早先的经济繁荣使澳洲基尼系数为从03-04年的0.306上升到07-08年时的0.336。(金融危机时基尼系数由最高点回落,但是在近两年又回复到高值。)



澳洲贫富差距的原因主要是富人更富,而普通人收入则停滞不前。近两年来较低的收入增长意味着收入中值几乎没有上涨。在1994-95年里,家庭收入中值是排名末尾20%家庭收入的2.23倍。20年后的2013-14年,这一比例为2.25倍,几乎没有变化。与之相反,在1994-95年间,最富20%的人口的平均收入是家庭收入中值的2.13倍,如今的比例是2.42。

关于收入不均的辩论焦点,常常在于只要所有人的收入都在上涨,那么收入差距的加深是否合理。这个“水涨船高”的理论在经济繁盛时期说得通,但是现在已经是另一回事了。



长按二维码关注新足迹


图文来源:http://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grogonomics/2015/sep/10/australias-rich-are-getting-richer-everyone-else-is-stagnating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