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侨报网,移民家园网综合整理!
内容
导读
美国出生的华人,有意识或无意识都要面临的难题是,“我究竟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无论生在何处,长在何地,在哪里生活和工作,都要面临“归属”的问题。
拒绝冷漠
美国出生的华人,有意识或无意识都要面临的难题是,“我究竟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无论生在何处,长在何地,在哪里生活和工作,都要面临“归属”的问题。
生长在美国的华裔后代身处两个世界碰撞交融的叠加地带。出了家门是扑面而来的西方世界,成长于此深受浸染;回家却又是父辈耳濡目染的神秘中国,隔靴搔痒终觉疏离。在家里,有文化和年代的隔膜;在外面,有文化和种族的隔膜。
对于从小生长在美国的华裔青少年(American-BornChinese,ABC)来说,中华文化既神秘又陌生。
ABC们自嘲为“香蕉人”。因为很多第三代及以后的华人,虽然有中国人的黄皮肤外表,内在却是地道的美国白人。
“香蕉人”的特征是,黑头发、黄皮肤,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汉字却不识几个。中国人会对他们说:“你是中国人?那你怎么不会说汉语?”外国人会对他们说:“你是中国人?你的英语怎么说这么好?”
尽管他们的英语说得同美国人一样好,甚至还更好。但在美国青年的眼中,“香蕉人”依然是外国人,难以建立起关系较密切的朋友圈子。这种圈子多半仍只局限于“香蕉人”之间。
大学不比中学,范围大“香蕉人”少,这时的“香蕉人”就体会到孤独,找不到归宿的孤独。寻求文化认同的渴望,使许多“香蕉人”在成年时开始满怀热情地学起中文,大学里开设中文班,成员最多的往往就是“香蕉人”。
“香蕉人”的思维与生活习惯与他们的父母完全不同。他们在学校接受的是完全西方的教育,他们的思维方式可以说已经和西方人全无二致,西方世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他们为人处事的基础,而这显然是其父母、拥有中式传统思维方式的第一代移民所不能接受的。
“香蕉人”在美国接受教育,穿Polo衬衫,听HipHop和R&B音乐,很享受目前所能享受到的物质生活,并且十分不能理解父母这一辈持有的“品位”。在他们看来,父母的品位是老旧而落伍的。“香蕉人”看不惯父母谨小慎微的行事作风,父辈们也搞不懂子女张扬外露的价值选择。
不仅是思维习惯,“香蕉人”的饮食习惯也是完全西化的。也有移民带子女回国游览名胜古迹,谁知他们除了对美食和美景感兴趣以外,对其它的一切都很排斥。
语言、思维习惯、饮食习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到文化上。对中华文化的认可程度是“香蕉人”与其父母争论的最大焦点。
作为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父母,当然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中西兼备。然而,在说英语、看美剧的大环境下成长的“香蕉人”,脱离了祖籍国的文化氛围,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身处在美国的大环境中,“香蕉人”可以从学校、新闻和自己的探索中,了解当下中国大体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但这样的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真正的中国远比他们在美国所了解得更加丰富和多元。生长在海外的华裔后代,身处两种文化碰撞交融的叠加地带,处在夹缝之中,有时并不好受。
“我很可怜那些‘香蕉人’,他们既不能得到华人的认同,也得不到洋人的认同,犹如两头不到岸……”这是一位网友在网上发表的评论。事实上,类似的言论为数不少,可以说代表了国内年轻一代对“香蕉人”的普遍看法。
旅美女作家查可欣这样描述自己的身份:“夹在东西方文化之间是一个矛盾,小的时候我很挣扎,因为别人看到的你永远不是你认为的你自己。但是现在我可以舒服地面对自己了。”
然而,文化的问题也许不能操之过急。有家长这样讲:“我的孩子都可以讲汉语,这是我给他们的一把钥匙。有一天,当他们自己有了欲望要进入中国文化时,他们的钥匙可以开启那个世界。”,“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生路途,他们会自己找到自己在地图上的那一点。”
华人父母是否融入主流社会影响“华二代”
华人作为少数族裔在别国生活,不能固步自封,须与人交流互动,在保留自己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单接受主流社会的生活方式,而且最好能融入主流社会。
美国媒体称,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以至中国人的形象曝光率在国际上比以前大为增加,在伦敦、曼城、伯明翰、巴黎、纽约等大都市,人们对华人多少有所改观。尽管如此,在大城市以外的偏远地区,尤其是华人人口不多的小乡镇,当地人对华人的态度仍是漠视和歧视始终如一。这是因为他们大多仍昧于中国事物,且往往无缘接触。而最关键的还是,所见所闻者通常也只是华人餐馆外卖店,在美加等地则还有华人洗衣店,难怪被人定型。
海外华人孩子的学业成绩多比白人优胜,但这并不表示就能自动获得尊重,因为不少华人孩子每每独自成群,或我行我素,读书温习鲜与其他族裔的人玩在一起,所以往往被定型为与世无争,不惹事生非,但也因此容易被视为怕事甚至好欺负。
华人孩子在学校受歧视,有些家长其实也与加害者同样难逃其责。事实上,华人父母越早能与主流社会人士增加接触,子女在学校或社会上的疏离感必会相对减少,越有利于融入,歧视也越易于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