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美国顶尖大学学生很少偷懒,是因为他们实行“严进严出”制度,淘汰率高,在过程中迫使学生不敢偷懒。这可能是一个误读。实际上,对于美国最顶尖的大学来说,入学竞争也极为激烈。
入门条件“宽”的多数是公立大学和社区大学;除了像加州理工学院等少数大学外,许多大学的淘汰率并不算很高。尽管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培养质量,但通常情况下,也不会太难为学生。只不过,对学生而言,如果成绩单上都是C的话,不要说自己看着不好意思,在就业时也会丧失竞争力,就业机构并不会因为你仅仅是名校毕业生就会雇佣你。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如果你不能获得一个具有理想收入的职位,那就意味着你为上大学所付出的巨额投资将付之东流,这显然是学生和家庭都不能接受的。
美国学生很少偷懒的根本原因在于,上大学的费用太高,每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接近6万美元。在大学学习的每一天,上的每一堂课,都可以相应地折算成学费。他必须要学习尽可能多的东西,否则对不起爸爸妈妈付出的高昂成本。换句话说,当每一个学生付出的学费同样多时,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谁学到的东西越多,就意味着谁获得的超额利润越高。因此,每个学生都卯足了劲儿拼命地学习。
相比而言,中国大学即使是最顶尖的北大、清华的学费很低,一年只有5000元人民币,还不到1000美元。除了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和学校往往对这部分学生有减免学费的政策,许多学生并不觉得上大学的成本有多高,或者说,他们对于上大学的成本的直观感受并不强烈。因此,多学一点和少学一点对他们而言是无差异的。另一方面,由于高考之前的重复性训练的确是过于艰苦,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难免会产生出一些混混日子的想法。
美国学生很少偷懒的首要原因是选课制度。学校规定,学生选课是自由的。但在本科一二年级的Liberal Arts课程中,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课程都有相应的学分要求。在学生的选课目录中,小班讨论课必须要达到一定比例。如果说,上大课时学生还有可能偷懒的话,那么,在十来个人的小班讨论课上就无论如何偷不了懒。如果学生不读书,不完成课后作业,不要说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就连讨论都插不上嘴。而且学生必须从一开始就非常努力,否则,稍有疏忽就会给后面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每一门课程的成绩都包括了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因此,只靠期末考试前背背笔记就蒙混过关的情况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美国顶尖大学学生很少偷懒这一现象,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是和美国的私立大学制度、就业市场的多样性以及社会诚信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美国教育是与其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背景等一系列因素相适应相匹配的复杂系统,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忽略了这些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制度性因素而单纯倡导甚至移植某些具体措施和政策,比如所谓的“宽进严出”和AP课程,等等,是不可能收到理想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