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为何对国家分裂漫不经心?
英国面临分裂。但据观察多数英国人对此漫不经心。这让不少中国人都看不下去了,比如哈工大教授孙文俊就认为英国太“娘炮”、呼吁要“铁血”。那么英国人为何不“铁”起来呢?
与中国相反,西欧“大一统”的时间比较短暂
中国从战国起,“大一统”的国家形态就开始崛起,到秦灭六国建立王朝,“大一统”的形式被空前确立,并在中国延续至今。西欧的“大一统”则只存续于公元前27年—公元495年的罗马帝国。之后西欧就进入了“小共同体”时代,即星罗棋布着庄园、城堡、教会、城市这样的小型组织。
而中国的“小共同体”时代到春秋就结束了。老子呼唤“小国寡民”,其实就是在为这种结束唱挽歌。
古代“英国”就是一盘散沙,没有什么国家概念
英国要分裂,英国女王却不做声,这本就让很多中国网友纳闷了。而最近中国媒体上刊登的诸多“苏格兰历史”,更是让网友们一头雾水——比如历史上英格兰国王竟然将王位传给了苏格兰国王,于是两个国家共有一个国王。
其实这里涉及到中国人对欧洲历史的最大误解之一——把欧洲的国王等同于中国的皇帝了。实际上在欧洲,大多数时间里国王这个称谓带有强烈的礼仪属性而非权力属性。苏格兰独立不影响女王的礼仪地位,也就对女王没有实质影响,所以女王不必大惊小怪。
而在欧洲中世纪,国王就是个领主,管着自己城堡或庄园那巴掌大块地方,所以A国王传位给B国王,也就是两个庄园之间的事情,影响不大,和中国人理解的“传位”完全是两码事。
国王并不能号令其它领主(贵族、教会领袖等),当然其他领主要“尊”他为国王,即有一层礼仪关系。至于一般老百姓,如果他不是国王庄园的隶民,那么对国王连礼仪关系都没有,国王的生死、传位给谁与他八竿子打不着。相应的,一个人会说自己是XX伯爵的人,但不可能说自己是X国人。所以古代“英国”分布着很多独立的“小共同体”,它们的领主在礼仪上效忠“英国”国王,仅此而已。
英国成为统一国家是很晚近的事,且仍旧比中国松散得多
国王是有野心的,希望扩大权力,将礼仪关系变成统治关系。15世纪,英国国王的的权力得到扩张,他将其他领主及其地盘纳入到了自己的管辖范围。这时候,真正意义上的英国才开始出现。这种国家在欧洲被称作“专制主义国家”。当然正如杰克森·斯皮尔维格在《西方文明》中指出的:“如果认为欧洲专制主义国家的国王实际上控制了臣属们的生活,那就是一个错觉。……一大群特权者、有纳税豁免权的人、利益集团、用钱购买到官职的人、地方上的贵族,都限制了国王的权利。其中最突出的是土地贵族,他们的权利仍然是很大的。”
专制主义国家在欧洲存在了两百年左右,随后就向着民主国家转化。
国王与贵族的混战逼出了议会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民主国家,而谈及英国民主就必追溯到1215年的“大宪章”。实际上“大宪章”与民主没什么关系,它就是国王老想扩大自己的地盘,去侵犯贵族的利益,贵族不堪其扰,在打赢国王时逼国王签署的约束条款。因此“大宪章”与人民当家做主一点关系没有,此时的英国普通人还饱受领主压迫。
但是“大宪章”的达成毕竟是多方博弈的结果,为了将这种多方博弈常态化、非武力化,议事会就诞生了。1258年英国召开了一次称为“国会”的议会,这个议会就是领主们互相讨价还价、决策公共事务的地方。
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就是议会的决定
后来苏格兰也有了议会。十八世纪初,苏格兰的贵族们在议会商量了下,觉得和英格兰合并有很多好处,比如可以为苏格兰的经济解困,于是决定和英格兰合并。英格兰的议会也商量了一下,决定和苏格兰合并。
所以苏格兰和英格兰合并、“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诞生就是商量的结果。反观世界其它地区,区域合并大多是武力征服的结果。
议会的范围不断扩大、规则日趋民主
在古代、近代的英国,不仅有国王和贵族的势力,还有教会的势力,再后来还有城市的势力。所谓城市,就是一些自由民(不隶属于任何领主)在庄园、城堡外面做生意,逐渐形成的定居点。
这些国王、贵族、教会、城市之间不断混战,“一会儿A男爵和B公爵打仗,一会儿B公爵和C国王打仗,一会儿E伯爵和F伯爵打仗,一会儿E、F联合起来和G、H伯爵打仗,一会儿H伯爵又反抗自己的国王,一会儿H、I、J伯爵、男爵联合起来对抗自己的国王,一会儿K、L两国国王联合起来去攻打M公爵,一会儿M男爵去打N主教,一会儿N主教和O公爵联手对付P国王;后来还出现了城市,那就更热闹了,一会儿Q国王对付R城市,一会儿R城市和S伯爵联手对付T主教,一会儿U、V两国王进攻W城市和X国王的联军,一会儿Y、Z两个城市之间又打起来了”(《张晓群:广义的封建主义和狭义的封建主义》)。但是最终谁都不能吃掉谁,所以大家还是时不时的到议会里商量一下为好。
最后议会的范围不限于贵族和国王,城市的代表也进去了。如此范围不断扩大,直到实现了普选制,每个人都可以选自己的代表去共商国是。
“没有一家独大”孕育了协商,协商发展为牢不可破的规则
可见,英国历史上各方势力很多,且哪家势力都没有到一家独大的地步,这就让协商成为可能。协商不断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英国国内牢不可破的规则。
哈工大教授孙文俊可能不了解这段历史,所以才会喊出“当年剐了华莱士,今年夷平爱丁堡”。可实际上,当年苏格兰、英格兰合并就不是“谁剐了谁”的结果,而是协商的结果,那么今天的分手反而会“夷平”吗?
今天还有人举例英阿马岛战争,认为在领土问题上英国是“寸土不让”、“很硬气”的。但实际上英国早就同意将马岛给阿根廷,但是马岛上的几万居民自认是英国人,所以真正的矛盾点恰恰在于英国要和马岛这部分国民协商、不能强加给他们什么。
合中有分,分中有合
即便苏格兰不独立,也不代表其它英国人可以统治、管理苏格兰人,更不用说压迫、剥削了。事实上苏格兰有很大的自治权。所以合中有分。
另一个层面上,欧洲一体化进程已经得到空前的进步,欧盟之内国界已经日趋模糊。苏格兰的独立不会影响这个进程,即便独立成功,英国和苏格兰在更大的层面上还是在一体化的。
如果英国普通人在苏格兰进出、生活不受影响,那对分合自然更不敏感
从英国普通人的角度来看,他进出苏格兰、在苏格兰学习经商居住大概都不会受到独立的影响。比如出入不用办通行证和签证,居住不需要办暂住证,经济活动没有管制,异地可参加高考……,没有诸多分的麻烦,自然容易接受分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