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漂泊在外,我该如何好好照顾自己?

2015年11月25日 走进加拿大


每次回答这句叮嘱,我都语气坚定,眼神真挚,也许你也是。离家在外的人们,这句话听得都不会少。

回想离开家的这些年里一个个被deadline追着忙得屁滚尿流的日子,实在是觉得愧对当初承诺下的“会照顾好自己”。所有的青涩和笨拙都让我觉得,能照顾好自己是一种能力,也和其他所有的能力,比如会做饭,能骑自行车一样,都需要有意识地花时间去培养。

“照顾好自己”听起来真的是既鸡汤又虚幻。我不觉得会有一篇文章可以像灵丹妙药一样教你迅速解锁照顾自己的新技能,让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欠缺自理能力的人摇身一变,对家用电器的使用驾轻就熟,每天记得看天气预报,知道什么温度搭配什么衣服。我只想聊聊几个小故事,还有一个亲测有效能“照顾”自己情绪的方法,毕竟独立不仅仅是生活和行事独立,还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独立。希望你能回想起这个或信誓旦旦或随口一说的承诺,并对“怎样才算照顾得好自己”多一点点了解。

一. “我太担心照顾不好自己了”



“我没好意思说她变胖了。”初中同学刚结束在美国高中为期一年的公费交流,飞回国没几天我们约见了一面。谈吐的变化先不说,这体型和外貌就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我这一年长胖了10斤。油炸食品和甜食是一部分原因吧,但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我生怕亏待了自己,所以每一顿吃很多。”


“从小我们家就很重视饮食,一日三餐再忙也会吃,不吃早餐的次数我长那么大屈指可数。第一次离家那么远,我有一种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使命感。每一顿会确保自己吃饱,总怕自己饿着。”

“但是扎扎实实的每一顿饭除了让我日益茁壮起来,并没有让我有‘照顾好自己’的踏实,我还是会有觉得自己过得苟延残喘一滩糟的时候。”

我话不知道该怎么接。她和我认识的很多不吃早餐三餐胡乱应付的同学不一样,但他们又都没有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条顺,游刃有余。


二. 你有照顾自己的能力

每一个人都有照顾自己的能力,你要相信这一点。但问题是,“怎么才算照顾好自己”是一个很模糊的问题。

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段日子,那时我刚从美国公立高中转入一所严格的私立天主教学校。课业压力的陡然上升加上备战托福SAT忙大学申请,我每天的日程表里都挤满了结结实实的任务。住家与我相比清闲很多,她50岁,一直单身。每天五点下班回家开始煲电话粥,晚上十点关灯睡觉。小平房的客厅里塞了两个懒人沙发,茶几上堆满了购物杂志和coupon,项链首饰挂满了洗手间的墙。

我搬进屋的第一天看到蟑螂飞快地跑向床底,第二天听到衣柜里蟋蟀嘹亮的声音,终于在第三天我写作业时它跳到了我的脚上。我每次都吓到叫地歇斯底里,但想到那个特殊时期应该以申请大学的大局为重,就抱着一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心态忍了下来——即使我深知生活方式的迥然不同会导致生活在一起绝非易事。

我也开始试着适应她的生活方式,陪她每周去教堂,和她一起参加亲戚的婚礼,送上祝福和礼物,听她不厌其烦地说起她每一件首饰是她以多低的价格购入......但几周后我发现,生活方式的相同与否和精神上的契合度暂且不谈,她经常性的购买廉价过期食物就使得我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无法被满足。我终于和组织提出了换家庭申请。

“你人很好,只是我们不适合生活在一起。搬出去之后我们依旧是朋友哇。”我第一次给别人发了好人卡。她什么话都没说,点点头。我以为等待申请通过的日子里生活至少是平静的,但几个月的大小摩擦最终还是引起了不可避免的爆发。

“You are under my roof,you follow my rules”。

她在一个晚上敲开我房门,拿走了我所有电子产品,一个不落,“以后到十点都要上交。”我气地逼出了眼泪。能使用翻译器和电脑的时间有限,我就把真题用学校打印机一页一页打印下来,又借来字典。我开始自己买食物准备午餐。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我懂,但我也相信一切都有解决办法。三个月我终于提着行李走出了那座房子,新住家待我如亲生女儿。

照顾好自己,其实不仅仅局限于生活中的行为上,更重要的是能心理上照顾好自己。


就在三个月前,我又来到了一个新的城市,人生开始新篇章。一个人真正能安定下来,还是需要在一个自己能感到舒心的环境里,而这个环境往往需要自己创造。比如说我是一个对气味很敏感的人,闻到好闻的味道会让我特别安心,即使是在特别焦虑的情况下也可以慢慢柔软下来。无意间我发现楼下的公共客厅闻起来特别让我放松,我一闻到那个气味就像是摸到一只眯起眼的软软的小猫,之后我常去那里工作学习。这个例子也许听起来有点怪,但我想说的重点是,大家常会说:“心情不好就出去散散步,吃顿好饭,睡个好觉”和“final后终于能好好放松啦!快来个通宵趴!”,但这些也许并不适合你,如果你不慢慢地去找去发现,又怎么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呐?

“把自己照顾得很好”的标准因人而异,也因年龄和时间段而异,但总的来说,是让自己的身心维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你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去照顾好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找到或创造出让自己舒适的环境是我眼中“照顾好自己”的第一步,接下来的事情,是老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google it”,有问题时去找解决方法是能照顾好自己的重要一环。除去网络资源,和父母的交流是我一直以来最珍贵的资源及经验获取方法。记得傅雷先生曾在书信中对即将赴波兰留学的傅聪说:“年纪大的人总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即使你现在会经常懊恼于忙得完全没时间吃饭睡得昼夜颠倒,完全做不到父母叮嘱中的“早睡早起少上网”,也请别太埋怨自己。

柴静在《看见》里面有一段,大意如下:“我抱怨自己改不掉的缺点。同事温和地说,如果什么事情都那么容易被改变的话,我们还需要这漫长的一生做什么呢?” 深以为然。


三. 孤独本是人生常态

我有段时间特别想被照顾,觉得自己一个人在外这几年,实在是遇到了太多的机遇和挑战。我知道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的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但我忽然不想打怪升级只想要抱抱,啊,为什么别人都有男朋友嘘寒问暖送饭暖手而我只能一个人汪汪汪啊!


后来我慢慢意识到,孤独本是人生常态。你需要感激那些让你不孤独的人,但也要对一个人的生活欣然接受。一个人生活其实挺有意思,一个人去找答案也很有趣。我以前总迫切的希望别人告诉我答案,像我身体不舒服去医院看病,医生告诉我并无大碍然后我如释重负一样,但更多的时候,自己才是一切的答案,要慢慢学会去问自己问题。

特喜欢刘瑜的一句话,与你分享:“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而不可求,真的,也许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文章的最后我想和你分享一个整理情绪的方法:视觉化你的情绪


年底,学生党们的Final将至,各种Deadline纷飞;公司也都开始了或最后冲刺或年终总结。希望这个小方法可以给你实质性的帮助,帮你缓解紧张,焦虑,或沮丧。小练习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于我而言像是一个其妙的旅行,值得一试。


1. 舒服地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缓慢地深呼吸一次让自己松弛下来。再次深呼吸,摒弃所有对自己、对这次练习的猜测、想法、执念。最后再深呼吸一次,把注意力放在当下;

2. 静坐中,开始回想最近有过的一种非极端情绪:一种对你有一定影响,但不至于让你感到痛苦不堪的情绪。这种情绪也可以是种积极情绪,当你开始回想这种情绪的时候,与之相关的人和情景也会开始浮现。好好地把近期经历捋一遍,找出一个想用在这次练习里的情绪;

3. 找到情绪后,去感知这种情绪给身体带来的反应。同时注意一下自己在想到这种情绪时,当下的情绪是什么。现在开始将你选中的情绪视觉化,问自己如下几个问题:它有能量吗?它在动吗?它是什么形状?什么质地?什么颜色?如果你觉得这个情绪本没有颜色,那么你给它定一个颜色。在脑海中注视着这个情绪,靠近点观察。感觉怎么样?

4. 观察一会后,相信你已经对这个情绪很熟悉了。接下来在脑海中想象出一个在角落里不引人注目的空架子。看看这个空架子长什么样;

5. 然后小心地把你的情绪放到架子上去。站在那看一会昏暗角落里架子上的情绪。在你觉得合适的时候转身离开架子,离开情绪,离开你脑海中的那个角落。这时你知道,情绪既没有消失,也没有被你藏起来。从那时起那个情绪只是被安放在另一个房间里的架子上;

6. 在你准备好时,做一个缓慢的深呼吸,释放出你也许会有的紧张,局促;

7. 在你觉得合适的时候缓慢睁开眼。

Take Care。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