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争取同性婚姻权益的活动超过40年。最早在1970年代,一对明尼苏达州的男同性恋人Bakery与McDonald申诉同性婚姻,却以败诉告终。到了2004年,马萨诸塞州成为美国首个认可同性婚姻的州。2014年,全美已有36个州承认同性婚姻。而2015年6月的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让美国成为全球第21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
而在中国,从2001年李银河第一次托人在全国两会提交“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提案开始,她已经连续十年在两会期间提交提案。政协给予的答复是:“要进一步细化,增加调查结果及实施方案的细则。”此后,“同性婚姻”的话题并没有得到正规的讨论。
作为
Gay这个标签,到底占据了他们生活中多大的比重?他们对自身又有着怎样的认知?日报将会在这里带你一探究竟。
21岁的Ryan来自纽约。读初中之前,他不在中国生活;高中二年级时,他又来到了美国求学。相比大部分中国留学生,Ryan更像是一个“国际人”。
他酷爱运动,从十四岁就开始健身,上大学后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健身教练。他还擅长设计,时常设计出一些小作品。
Ryan设计的一幅作品
从Ryan对自己经历的描述中,可以体察出一种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平和态度。他说,“我不是突然意识到自己是同性恋,只是自己喜欢的第一个人恰好是男生。”那是初中的一段无疾而终的暗恋,对象是一个“长得很帅,比较善于表现自己,人缘又好”的男孩子。当时,他并没有像其他一些“同志”一样,经历很挣扎的过程,拼命试图去喜欢女生,而是顺其自然地接受了这个结果,觉得自己挺正常——那时候,他甚至不知道世界上有“同性恋”这个类别群体的存在。
而他周围的声音也很宽容。在国内读中学时,由于自身条件挺不错,也会有好奇的人来探听自己为什么没找女朋友,但最亲近的朋友都不会主动问。对此,Ryan的感受是,“我觉得他们可能也知道我和他们平时的举动不一样,他们倾向于保护我。我也不用向他们表达。”
与通常人印象中“美国人比中国人更能接受同性恋行为”的观点不同,Ryan说,就中学阶段而言,他在国内的环境下反而更加轻松。在美国高中,这是一件“容易引起争端”的事情——学生中会有不同的小团体,如果暴露自己的某些特殊之处,便可能会招致麻烦。于是,那时候,他并没有公开表达自己的性向。相较而言,在中国读高中的时候,朋友间没有拉帮结派式的站队和表达敌意,他反而能更自由地表达自己。
于是,高中毕业后,18岁的他便选择了一部分安全、亲密的中国朋友出柜。后来进入大学,表达身份这件事才变得“比较自由”。“我主动告诉的是比较亲近的朋友,我也告诉他们,如果有人主动问他们,不用隐瞒,但也不用主动告诉别人我的性取向。”这是他现在对出柜的态度。
然而,到了大学阶段,Ryan又发现,美国人比中国人对gay的存在更加习以为常。一次美国室友偶然看到了他手机上的照片,问道“这是不是你的男朋友”,Ryan回答“是”,对方就“噢”了一声,并不觉得新奇。而在中国,从Ryan近几年听到的故事来看,还是有很多人会觉得这“不健康”。“对这件事的理解更偏重于性,而不是用感情联结的关系,会有很多特别极端的看法。大家还是处于一个刚刚认识的不善意的态度,还是会有人拿这件事开玩笑”。
Ryan对爱情的态度也恬淡而自然。他认为恋爱是一件“并不需要刻意去寻找,总会有合适的人出现”的事情。曾经他的一段恋情便是如此:缘分始于在北京参加的一次活动,两个人无意搭话,结果一见如故,聊得很好。一开始他们并没有相互表明取向,但慢慢地双方便都“意识到了”,在一起了。正是这件事情,让Ryan知道了“怎么去寻找喜欢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人”。
“和其他取向一样,不用刻意地在男同性恋圈子这个平台去找,”他说,“我和他们,彼此并不会因为互相认出取向就发展出什么。其实我觉得就像人群中遇到和你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如果这个人你觉得玩不来的话,也不会主动去和他交流什么。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intersection identity,就是说人的身份是由很多个因素构成的。如果把性取向突出放大,只用这一个身份定义自己,其实很片面。我不想用这个来作为自己的招牌,不用很刻意地加入。”
正如Ryan所言,他平时只和自然结交的朋友一起玩,从不主动参加同性恋聚会的活动,也不使用交友软件。而这番个性和行为,并没有减少缘分在他身上发生的几率。有时候,他也会碰到彼此颇有好感的外国男生,遇到了便会约会一阵。现在的男友是位美国出生的ABC,相识于饭局,关系已经维持了大约一年时间。
Ryan甚至会用“敏感”和“封闭”来形容自己的个性——不想和陌生人、不熟的人发展进一步的关系,更习惯和自己熟悉的朋友相处。他也并不喜欢使用社交网络,更倾向于保护自己的隐私。他会在Facebook上发布一些作品、工作内容等半宣传性质的东西,作为profile展现自己的能力,而私人的东西则设为朋友可见的状态。在微信上则不会发任何信息,从最初用测试版开始就只把其当做一个聊天工具,不展示任何动态。
Ryan说,这是他一贯有之的个性。其实从小,他的父母就已经看出他和其他男生不同的地方——不像他们那般爱展现自己,而是相对内敛,不善于社交和沟通,性格也敏感。现在,他已经向思想相对开放的母亲公开了自己的取向,但他的父亲还不知道——“主要是男性对于这件事难以理解,他也难以接受”。
在他看来,男同性恋只是他的性向选择和择偶标准。对于一个群体里的每一个个体而言,和其他群体里的个体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样本足够大,才能真正了解。但在现实中,人们往往会给这个群体一律贴上“gay”的标签,而忘记了个体的差异。
现在,Ryan已经拿到了绿卡,他说,他会留在美国。他不会回到不能接受同性婚姻的地方。
同为gay,与安静低调的Ryan不同,24岁的扎克称自己是一个开朗奔放的人。
扎克来自密歇根州,正在攻读硕士学位,今年是他来美国的第三年。和Ryan一样,扎克也不会把男同性恋作为自己身份的唯一标签。尽管身边所有的朋友都知道他是男同性恋,但对他们来说,扎克的爱好和其他特质比起gay这个模糊的标签更能代表他本人。
扎克(左)和朋友
扎克的家乡是国内风气相对开放包容的城市之一,因此相比在美国读书的人烟稀少的小镇,“认识一位同取向的朋友,在国内只要两三个月,在这边却要花上两三年”。正因如此,扎克笑称,在美国分手的中国男同留学生情侣比在国内更有可能复合。
与Ryan不同,扎克第一次喜欢上的是一个女孩,然而像狗血剧里上演的那样,后来他“慢慢喜欢上那个女生的男朋友了”。直到上高中交往了男朋友后,他才明确了自己的取向。
像很多Gay一样,扎克的女生缘很好,一直有很多女性朋友。一开始,他先鼓起勇气和身边最要好的两个女生朋友说了,得到良好的反馈后,他又将这个秘密从最好的朋友扩散到一般朋友、熟人直至陌生人……现在,知道的人已经数以百计,而他发现“没有任何人抵触”。“我不会主动宣扬,但也不会隐藏。但是在美国,我觉得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没必要遮遮掩掩。”这是他的出柜态度,与Ryan类似。
对于自己的性格,扎克用“强势”来形容:来到美国之后,便去party和bar找美国人喝酒聊天,希望能够融入。他也可以胜任两个小时的presentation,并不畏惧语言上的困难。“当时我想要的不是陪美国人傻笑听他们讲话,是要有意义的社交的。”
然而,扎克又称自己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我非要得到对方很喜欢我离不开我这样的感觉”。正因如此,从情感上,他并不是很信任自己曾约会过的韩国、美国男生。“他们这个年纪不是特别想要稳定,大家都在约会的阶段,不会给承诺。他们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一个星期约会几次,还要保持独立空间和隐私。”
当然,和很多人交往过的扎克也不乏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和刚刚分手的前男友便有过这么一段。
那是他最认真喜欢的一个男生,很优秀,188的个子,长得像“年轻时发胖前的黄磊”,在密歇根州读PHD,聪明、有上进心。刚开始交往的时候,扎克刚刚到美国,两个人之间隔着5小时的车程,来回十个小时。“每次都是我开到我们两地中间的一个地点,他来接我。记得有个冬天特别冷,下了暴雪,我开了三个小时到了那个地方,白茫茫不见人影,美得像电影中的桥段。我们一起旅游,一起养了条狗。我是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外人觉得我们很恩爱,我却始终觉得不够。之后我们出了很多矛盾,还打过架。我是文科专业,觉得不管怎么努力都不能融入美国的主流圈子,而他是学工科的,并不能理解我失业上的挫败。四月份,是我们吵得最激烈的时候。”
而最终打散这对鸳鸯的,还是家庭阻力。六月份,对方的母亲来到了美国。母亲难以接受曾交往过女朋友的儿子有如此取向,便留在密歇根陪读,不允许扎克再接近自己的儿子,觉得儿子被带坏了。身心俱疲的扎克只好选择分手,在这个学期orientation还没开始的时候。
现在,扎克的新男友是一位小他一岁的“大五”学弟,也在密歇根念书。两人九月相识,十月便走到了一起。与扎克之前交往过的人不同,这位学弟无论从外貌还是兴趣爱好来看,都没有一点gay的特质,是很多“直男癖“小受颇喜欢的那一款。他的性格风趣幽默,每天变着花样逗周围的人开心。“对我算是大大咧咧中透出着小浪漫,没什么嘴上的嘘寒问暖,但会周末一早开100公里的车给我送自己做的早餐和鲜花,看我没接电话就在楼下等一个小时,我起床了再敲门。这些桥段我知道听上去做作又矫情,但我真的要很不要脸地告诉大家,要相信爱情,这种美好的爱情是真实存在的。总之我很感谢他能够帮我从上一段痛苦的状态中拉出来。”扎克说。
在被问到“是否是一个专一的人”时,扎克的回答是肯定的。
Neal:一位28岁的大男生,为人平和可爱,在美国近两年。空闲时间,他主要是宅在家看美剧。和他的交谈很是顺畅愉快。他有个交往三年的男友,虽然是异地,但在圈子里完全可以达到秀恩爱的境界。被问到会不会担心男友出轨,Neal笑称自己和男友都是有贼心没贼胆的人。而且他的准则是:交往之前一定要明确,对方还会不会和女人结婚?
男友送给Neal的大白
A: 我并没有跟家里出柜,来美国之后,只和几个玩得好的朋友出柜了。现在,大概有十几个朋友知道。
A: 和美国比,国内健身概念相对比较薄弱,但这并不意味着“十男九gay。” 在美国同志圈子,大家的倾向排名:白人小哥→拉丁小哥→亚裔小哥→中东小哥→印度小哥。
A: 以前家门口就是幼儿园,每天早上好吵,所以我并不是很喜欢小孩子。但是 如果男友很喜欢,会跟他商量。
本就性格开朗的他,在美国也交到了不少朋友。在爱情方面,虽然他交往过的男友多达六个,但是他表示“每个都是认真的”。安东尼奥来美国已有一年时间,比在北京时增加了些室外活动。
安东尼奥最爱的啤酒
A: 圈子里一直就是攻少受多,纯1和纯0占少数,大部分人都是0.5。
A: 我并没和家里出柜,只有周围的朋友知道。有次,一个直男轻蔑地说:“你们这样做,难道没想过父母会怎么想嘛?”我听了之后很气,我说:“我们没有办法选的,不是我们自己想这样的。”
A:比我大一点,成熟一些。我喜欢熊男(流行语,指壮硕男——编者注),络腮胡可以加分。只要不是太娘太瘦的,就可以接受。
A: 这个每个人都不一样,像我就不会用护肤品,头发也就随便弄弄,并不过分注重。但是有些直男每天游走校园,一点都不注意自己的形象, 这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他人。
A: 我喜欢小孩子,以后想找个代孕妈妈……
A: 我对于美,有自己的看法和追求,比如未来在广告业和公关业,基佬的特质好像带给我很大的优势。不好的地方就是,家人是最大的顾虑。
Victor:二十出头,刚来美国几个月,常被身边的朋友戏称长得像东南亚人。活力四射,空闲时最喜欢做菜。相比国内外的环境,他觉得国内的男同性恋者更加谨慎,不愿意暴露自己,但是这边的gay则更加坦诚了。
Victor今年去北海道骑单车一日游
A: 小学时隐约就能感觉到。性取向这件事,并不是在某个时间点,突然一下就知道了。
A: 我单身一年了,总觉得另一半性格比较相处的来就好。个人比较喜欢中东和拉丁的小哥。性,的确是件挺重要的是。我觉得总体美国人交往初期直奔主题的占大多数。但现在,我觉得不论是国内国外,都有向这个圈子靠拢的趋势。
A: 我没和家里出柜。我直接跟家里人讲好了,不让他们看我的朋友圈,如果有事情,就直接问我。Facebook和Instagram倒不会特意去屏蔽谁。
当被问到要不要互粉下,Victor笑道,他在Instagram上发的图尺度略大。
文转自留学生日报公众号(collegedaily)
好文推荐: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Moveha 美国留学租房公众号
第一时间获取美国租房和生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