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网络)
不得不说,时间如电光火石转瞬即逝,一晃眼,孩子就在美国待了一年了。也许是人比较迟钝,在美国时,我并没明显感觉到孩子的改变。现在回国过暑假,一些一年没见过孩子的亲戚朋友对孩子变化的反馈特别大,我这才恍然发现,原来身边这个小家伙变了这么多!
内向腼腆变阳光爽朗
说起孩子最大的一个变化,那肯定是比以前更活泼更大方了。还没出国前,他是一个比较内向,相对安静的男孩,喜欢逻辑思考,喜欢安静,从他的爱好是下棋这点便能看出一二。以前周末想带他出去玩,或者让他和陌生人打个招呼都有些费力,不过当时我们也没把这点当大问题,毕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但一年多的美国生活对孩子在这方面的改变是翻天覆地的!这也许得益于美国孩子之间丰富而频繁的社交活动:各种聚会、生日派对......最多的时候我要带着他一天赶好几场派对。而在这个社交日常化的国度里孩子从胆怯怕生变得慢慢适应,点点滴滴的积累难以让人捕捉,但是,当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候,你会发现,变化来得太突然!就算是亲妈也很难把这个像吃了“摇头丸”的小家伙跟以前那个腼腆内向小男孩对应上。
认真恪守规则
前几天带孩子吃甜品,他非常仔细地把店里贴着的每个标志都研究一遍。其中有个“不准带外食”的图标引起了他的警觉,因为图标画的是一个面包和一杯饮料,再在上面加一条斜杠。他睁大了眼睛惊讶地问我,“这里为什么不能吃汉堡?”
还记得“遵守规则”是孩子上学前班的第一课,也是他“社会课”的第一个考核项目:“理解规则的目的和必要性”。孩子上学前班的第一周,教的都是学校里需要遵守的规矩,比如在什么地点和场合,应该用多大的音量说话;比如在食堂吃饭时需要帮助(开瓶子、要纸巾)打什么手势,要求上洗手间又打什么手势等等。
所以现在不管走到哪或遇到什么新东西,他首先会研究、确认它的“游戏规则”,然后再按照规则办事,规则在他小小的心中已然根深蒂固。
敢想敢做的小当家
“What if”几乎是孩子的口头禅,他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提议。孩子外婆前段时间跟我“抱怨”:“孩子怎么变得像个小管家了啊!”故事据说是这样:客厅的电视机坏了,可是外公外婆找不到保修卡,两人坐在沙发上商量怎么办,完全没在意坐在一旁的孩子,而孩子可不喜欢这样的无视感,将两手插在胸前走到外公外婆面前“有模有样”地开始建议“要不我们把这个旧电视机卖了,再加一点钱,买个新的回来吧!”。
爱送惊喜的小暖男
孩子听说小姨要来家里玩,他就开始“张罗”了:提前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布置了一番,还做了个写着"welcome to my bedroom"的手工小卡片,卡片底下藏着一小包巧克力,放在架子上显眼的地方,神秘地说是要给小姨一个surprise。话说这种"surprise文化"在美国真心很盛行,各路神仙如圣诞老人、牙仙子、复活节兔子,逢年过节派送惊喜就不说了。就算是平常,大家也会制造各种各样的surprise,逛超市时孩子要求给爸爸买个大西瓜作为晚餐后的surprise,甚至是学校也会经常传来各种要求家长[微博]“保密”的事情,例如给孩子们的神秘礼物、给老师庆祝生日、就连老师给孩子发个奖都会事先串通一下家长要求保密,目的就是为了能给孩子一个大大的surprise!
美国人的这种让人惊喜的举动实在是温暖人心,总是在小处打动人,而这种打动却是建立在对人的细心观察和真心付出上。
一个硬币总还有另外一面
说了这么多,我兴奋地描述着孩子一年来的转变,但所有改变都是好的?正面的?其实不然。
当我看到曾经那个不到四岁能背“琵琶行”的文艺小子到现在只能依稀知道“葡萄行”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小失落。有一次在地铁站台看到一个楼盘广告,他准确地读出广告上“狮子湖”这三个字,我正心中窃喜,再问才知道他是从下面的英文翻译出来的。
会不会中文,懂不懂诗词,这不过是表象,而更深层次的,是他的确少了些国内传统文化的积累。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无论是和大人还是小孩相处,他不太会想到谦让,而倾向于看重规则上简单的公平合理。作为一个血统纯正的中国人,少了些儒家文化的熏陶,总觉得有点缺失。
另外,国内越来越规范的教育也使不少亲戚朋友同龄的小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和孩子比起来,这差距就像专业游泳队员vs渔夫的儿子, 前者训练有素,专业;后者放任自流,随意。总而言之,一年的美国生活让孩子改变了不少也丢失了些许。
坦白讲,我不迷信西方教育,孩子在美国上学也只是个巧合。回头看他这一年的变化,可以说,这一年,是值得的。但如果问我,若是花大价钱,甚至是以家庭长期分居的代价来换取孩子的留学,值不值?我只能说,且看且分析。未来的地球村会越来越小,中国和美国的距离也许就会缩短成北京和上海一样。我们都期望我们的孩子是更具有国际视野的一代,怎么做好准备?我想,在哪里成长都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而更重要的是,作为家长,在教育上的引导,需要有更包容更开放更坚定的心态,只要是好的,不管源自东方西方,都应该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