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新报告显示,少数族裔如果在求职简历中不透露自己的种族身份,获得面试的几率会更大。
彭博社(Bloomberg)17日报道,职员的多样性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企业成功的标准。根据麦肯锡公司报告,一家公司的董事会如果拥有种族多样性,那么这家公司和同行相比,成功的可能性会增加35%。投资人也越来越看中这一点。然而,尽管职场多样性的益处显而易见,一项最新报道显示,在美少数族裔的求职之路依然相对困难。
“那些在招聘广告中宣称寻求多样性的公司不比那些从来不提多样性的公司歧视得少,”该报道联合作者、多伦多大学教授索尼娅•康(Sonia Kang)说。该报告在康奈尔商学院《行政科学季刊》发表。康和其他研究员向600家公司发送了1600份修改后的简历。这600家公司中,有一半宣称提倡多样性,另一半没有提及多样性。调查显示,相比于在简历中透露自己的种族情况,如果亚非裔求职者在简历中掩盖自己是少数族裔的事实,他们获得面试机会的可能性要大2到2.5倍。
调查结果指向那些存在于亚非裔求职路上的微妙的歧视。除了发送简历,研究者们还采访了59名年龄在18岁到25岁的亚裔、非裔求职者。4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洗“白”简历,以求避免偏见。
通常的做法是,他们会在简历中删除与种族有关的信息。但亚裔和非裔的具体做法稍有不同,亚裔求职者通常会“改名换姓”,使得自己的名字听起来“更美国”或者更像白人。一般来说亚裔会直接用中间名,而不用自己的姓。非裔求职者则会在简历中删除与非裔有关的经历,比如参加过的非裔组织,甚至连获得过的奖项和奖学金都被删除。“一名学生获得了很优秀的奖学金,但从不在简历中体现,因为这项奖学金只提供给非裔学生,”康说。“这些学生很清楚,他们的种族背景对求职不利。”
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戴夫•迈尔(Dave Mayer)说:“偏见有时会采用一种微妙的形式。轻微的冒犯是最说不清的偏见,比如不和你眼神交流,或者用英语发音来念中国名字。这些可能不被当回事儿,但也能成为一种信号。”他还表示,因为每个人都习惯在认知上走捷径,所以企业和个人都很难反思他们在雇佣职工过程中隐藏的偏见和歧视。
虽然为了避免偏见而洗“白”简历可以理解,但这种行为会挫伤一个人的自尊心。“当我听到这个词时,我会联想到全身漂白。人们只相信颜色越白则越好、地位越高,” 迈尔说。
虽然洗“白”简历的做法有一定普遍性,但也有许多受访者表示他们不会通过掩盖自己身份的方式去与歧视作斗争。“我们也采访到了许多立场不同的学生。他们表示不愿意去一个不接受他们种族背景的公司,”康说。
(本文整编自侨报网,版权归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