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给人“贴标签”这种行为,多数人的态度是斥责的,谁都知道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被人胡乱“贴标签”的滋味儿不好受。一身正气的领英小编也一样,看见“贴标签”这三个字就摆手摇头,做人不可以这样的。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可能你自己每天都在做着“贴标签”的举动并乐在其中。
当你试图询问别人的星座、家乡、学历时,当你玩笑似的重复着诸如“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得屌丝者得天下”这样的网络时髦语时,你很可能已经悄悄地在心里给别人贴上了像“处女座”、“南/北方人”、“屌丝”这样的标签。
一些无伤大雅的“贴标签”行为一旦过了线,变成用冲击性的语言妄加揣测给人定性,人们在愤怒中开始意识到:喂,你这是在给人贴标签啊。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为什么人们热衷于“贴标签”的行为?所有的“贴标签”行为都是不好的吗?如果很难避免,我们该如何让自己理性地给人“贴标签”?
在说给他人贴标签之前,我们先说说另一种更为平常、平常到你我都不自知的贴标签行为:自己给自己贴标签——如果我们这么喜欢贴标签,怎么会忘了给自己贴?下面这个故事可能会给到我们一些启发。
纽约曼哈顿有一家颇为鸡贼的咖啡馆。这个咖啡厅在入口的地方放了两个用于装小费的玻璃瓶,每个瓶子前竖着一个小黑板,有时候这两块小黑板上分别写着“猫”和“狗”,有时候写着“苹果”和“三星”(真的写了这两个,没收广告费),还有的时候写着“磁带”和“唱片”……
这家咖啡馆的用意是,让人们在给出的这两种分类中选出一种,从而“诱导”人们往对应的玻璃瓶中投小费。
确实奏效了。这家咖啡厅从两年前研究出了这个做法,此后小费数额就蹭蹭往上长。顾客十分愿意在二者中选出一个代表自己,并且在这之后很有冲动要做点什么,比如给小费,来更突出表明自己属于“喜欢狗”这一类而不是“喜欢猫”。
看看人们在慷慨解囊前都是怎么说的:“喜欢狗的人很忠诚”,“就我的个人经验来说,喜欢猫的人都只考虑他们自己”,“爱狗的人都很喜欢聊天,他们会和街上遇到的人说话”,“喜欢猫的人都很宅,他们不爱动弹”……
你看,一个小小的标签定义了一个人如此多的特质,而人们又这么热衷于表明自己属于这个标签而非那个,这是为什么呢?
人类学有一种说法,人的心理有一个基本的共同性,即倾向于分类,人类先天就有心智能力去整理和分类自己的经验,而“标签” 作为一种充当形象与概念之间的中介物,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捷径。
事实上,在贴标签成为一种陋习之前,它是一种能力,说到底是一种对事物高度概括的能力,失去了这种能力还真不行。
比方说,一个长方形的沙发和一个正方形的沙发,虽然长得不完全一样,但只要你的意识里有沙发这个分类,不管这个沙发有多大、什么颜色、什么材质,你都知道这个是沙发,这个是拿来坐的。
假如一个人没有这种能力,他认识每一个新沙发的时候,都是从零开始认识,他的脑袋里无法形成沙发这个标签,也没办法把标签正确地贴到相应的东西上去。
对此人来说,世界总是一片混沌,大脑里充满了杂乱无章又多得爆炸的信息,生活毫无安全感。
有了贴标签这项能力,人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对人事物形成初步、粗浅的印象,大幅降低了我们认识新事物所需的精力与时间成本。
实际上人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不可能生活中遇到的每件事都要从细节处了解完后才有一个结论,不少无关紧要的事情只需了解个大概、让大脑归个档也就够了。
而即便是一些重要的事,有时候贴标签不得不成为一个法子。就好比一个HR在招人的时候,会贴标签就是一项必备技能,他/她需要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面前这位仁兄贴上尽可能准确的标签。这是功夫,有时候很难,所以试用期这个东西才有了存在的意义。
不过,要是这项技能被滥用,容易走到另一个极端,就是将复杂的事物过度简单化,根据片面的信息不假思索地下结论。
比如针对别人的某一句言论就判定对方为“自干五”“五毛”“美分”,看人喜欢猫还是喜欢狗就断定对方的性格,然后愈发在偏见中固化对事物的认识,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思维禁锢,丧失对大局的把握。
人会犯懒,思维也不例外,如果一项结论能够根据这么简单的事实就一步到位地得出,不用想七想八,完了还能沉浸在“又搞清楚了一件事”的欣喜中,贴标签真是一件令人开心又有成就感的活计。
社会学中有一个理论,一个离经叛道的人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他先做出了越轨行为而被认为是离经叛道,而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标签被贴在他身上以后,他的行为才愈发地往离经叛道发展。
可见标签的力量是巨大的。你轻易地甩了一个标签出去,不知道对方为此要承受多少。
贴标签人人都会,也无可避免,实属天性,但理性地贴标签是门学问。
面对诸如人性这等复杂的事物时,贴标签要慎重,只有在对事情有了充分全面的了解以后,辨别哪些是主要矛盾哪些是次要的,然后直奔主要矛盾,这时候贴出的标签才是理性的、有参考价值的。
而在那之前,最好的办法是尽量就事论事,不要轻易给人定性,即便下了一个结论,当有新证据来反驳你的结论时,要及时调整,不能为了获得“贴标签”带来的安全感、成就感就一味只选择听信对于佐证你这个结论有利的证据,而忽视其他有可能构成主要矛盾的证据。
毕竟,贴标签不可怕,贴标签上瘾才可怕。
参考资料:
The Power of Categories, Invisibilia, National Public Radio
本文由LinkedIn领英原创。
欢迎更多媒体、企业与组织与我们展开内容合作(请在公众号回复“赤兔”)。如有问题请联系领英客服电话:4000106277。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订阅每日必读的职场干货。
©2016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