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保护孩子的中国家长,你需要德国的”露营幼儿园“洗洗眼

2016年07月04日 美国留学移民



也许你已经听说过各种难倒大人的“幼儿园入园面试”,各种可以媲美小学奥数的题目,以及对英语、拼音基础的考察,让本来就因为排队而焦头烂额的家长,不得不提前对孩子进行突击辅导。


也许,和很多考试一样,这种颇有难度、甚至超过适当年龄的测试,并不是真正要考察应试者的能力。就像万维钢在《高中,是个把人分类的机器》中说的:


命题者设计那些刁钻古怪的高考题,并不是因为这些题目有实际意义,而是因为它们够难!当然解题也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和意志品质,但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使之有足够难的字母,才能更好地把人区分开来。而且还需要用一些门槛,把一部分人挡在外面。


也就是说,在当前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面对供不应求的总体形势,这些教育机构需要用难题作为“筛子”,筛出高需求、高能力者,幼儿园入园亦如此。


今天,我们并不讨论令中国幼儿家长焦虑的幼儿园入园形势,而是想带大家看看,当我们的三岁孩子开始学习拼音、认字、算数时,他们在德国的同龄小朋友在干什么。


前一段时间,我在《华尔街日报》上看到一则报道,题目叫做《German kindergarten campouts test helocoper-parents》(德国的露营幼儿园——直升机家长的检验符)。


所谓的“直升机家长”,我们已经有专门的文章介绍这种“过度关注、过度控制、过度保护、过度要求完美”的家长。


其中的“露营幼儿园”引起了我的兴趣,所以我点进去读了文章,又查了另外的一些资料。最后发现,作为发明了“幼儿园”理念的国家,德国在“幼儿园可以是怎样办”这个话题上,做了很多创新性的尝试。


其中的办学模式,也许照搬到中国会面临水土不服的情况,但有些理念,还是很值得我们现在的家长思考的。


在了解“露营幼儿园”之前,你可以先思考几个问题:


你支持三四岁的孩子点火、玩刀、爬树吗?

你允许幼儿园的孩子在只有一两名老师带领的情况下,(尤其在零度以下大雪天)去森林露营3天吗?

孩子露营时想爸爸妈妈,老师却不让打电话,你会生气着急吗?

你对于三岁孩子学习织毛衣怎么看?

孩子幼儿园不学写字读书,你沉得住气吗?

幼儿园孩子自己走回家,你放心吗?

……


看到这儿,我想你已经开始在心里说“Oh my god”了,我刚开始读到《华尔街日报》那篇文章的时候,内心也是震惊的。


其实不光是中国家长,就连我们一向认为“给孩子充分自由和爱”的美国家长,在移民德国后将孩子送入当地幼儿园时,也是这样的反应。


也许你已经开始好奇,德国幼儿园真的有这么“奇葩”吗?那么就接着往下看。



1、露营幼儿园
随时危险的自由探索


所谓的“露营幼儿园”,即3-6岁的幼儿园孩子,每年有1-2次要和老师去丛林露营几天,不得有家长跟随,且孩子们需要一切自理,即自己搭帐篷、自己穿衣服、自己生火做饭,老师只负责安全,其余都不会插手帮忙。


带幼儿园孩子露营的传统,起源发展于德国,德语将这类活动叫做Kitafahrten。现在德国全国有1000多所这样的幼儿园。露营幼儿园的理念十分受日本家长推崇,然而,它却让无数美国的“直升机家长”抓狂。


因为他们和我们中国家长一样,对孩子的安全问题极度敏感,而且异常担心自己的放手会让孩子遇到危险,恨不得时时刻刻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头上盯着。


就连自己带孩子在外面玩,都要提高警惕谨防人贩子,更别说让一群三四岁的孩子进入丛林自己生活几天,哪怕两个老师都觉得甚不放心。所以《华尔街日报》就发文戏称:


露营幼儿园是“直升机家长”的检验符。


究竟是为什么,这样的幼儿园能让日本家长爱得要命,又让美国家长惊得抓狂呢?


我们往下看。


当我们的孩子(还有美国孩子)在幼儿园学习阅读写字的时候,他们在德国的同龄小伙伴却在没有父母陪同的情况下,跟着老师去丛林野营,在草地上过几夜。


他们的露营内容就是野外生存、自由探索,他们可以在森林里玩任何想玩的东西,爬树、玩泥巴、围观小动物都可以。他们也不会带着书本和纸笔,更不会写“游后感”。而且在德国,孩子到了6岁才会开始学习阅读和写字。




每个孩子需要家长为其配备一把瑞士军刀,因为他们要学习用刀削树枝。而且,他们还要在森林中生火取暖,并自己在篝火上烤肉、。


看到这里,我想有些家长的内心又震惊了。让三四岁的孩子玩刀玩火,这真的可以吗?老师会在旁边监督吗?


事实上,露营全程,除非遇到孩子自己搞不定的事,在孩子安全的情况下,老师是不会出手帮忙的。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让孩子充分暴露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他们才有接近困难和危险的机会,从而可以学习到生活经验。


因为,真实的亲身体验,要比家长苦口婆心的劝说提醒有效得多。


即使在冬天最冷的时候,露营也会照常进行。孩子们在下了雪的森林中,待在户外的时间也远比在室内多。他们在雪中嬉戏,或坐在木头上唱歌聊天,如果雪下得很大,他们还会齐心协力造个冰屋。实在难以想象,一群6岁以下的孩子,是怎样在寒冷的森林里搭出一间冰屋的。




并非德国的孩子天生体质强健不怕冷,因为他们的父母从小就习惯了风雨无阻的露营,他们知道该怎样穿最合适。


家长们会提前给孩子准备足够保暖的衣物,所以孩子们常常在零度左右还在森林中玩耍,即使山里大风让体感温度更低,他们似乎也感觉不到冷。


森林的每棵树,孩子们都可以任意去爬,只要别高到老师都爬不上去,爬多高都没有关系。因为毕竟还是小孩子,能爬得上去不一定就能爬得下来,这种时候还是需要老师帮忙。


也许你会担心,这么小的孩子就让他们舞刀弄棒、玩火爬树的,难道不会伤到自己吗?


其实,在这方面有历史传统的德国人早就知道:


当孩子们被给予充分自由时,他们反而会倍加小心,因为他们必须相信自己能做到,也明白只能靠自己。




而事实也被证明是如此,自从德国幼儿园有了露营传统开始,几乎就没有重大

的安全事故发生。


有的孩子刚刚到两岁,就穿着纸尿裤开始在森林里爬树、奔跑,在泥地打滚。他们早就熟悉了大自然,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着如何在大自然安全地自由探索。


没有父母在身边,老师又不轻易帮忙。如果遇到孩子们实在无法自己搞定的事情,该怎么办呢?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也是他们从很小就习得的道理。


有不会穿衣服的孩子,小伙伴们就帮他穿;


做饭的时候搬不动木头,大家一起搬就搞定了;


有的孩子想妈妈了,

其他孩子就会围在一起安慰他,

一会儿也就好了。


因为这些孩子他们老早就被灌输了"照顾自己、帮助他人”的思想,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首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做不到,就找小伙伴一起合作完成,而不是第一时间求助大人。




2、日本家长爱得要死
随美国家长却担心得要命


“让幼儿园孩子露营”的理念,最早来源于19世纪,提出者也是“幼儿园”概念的发明者——德国教育家Friedrich Fröbel先生。


他认为:


孩子就应该无拘无束地在大自然中嬉戏玩耍,他们在户外可以学到的生活经验,远远要比书本中多。


这种理念已经风靡欧洲,在日本、韩国也非常受欢迎,日本已经有了100多所定期举办露营活动的幼儿园。


之所以在日本如此受欢迎,是因为日本具有严格、谨慎的文化传统,而且科技的进步虽然便利了生活,但也让人们远离了大自然。在“露营幼儿园”释放孩子的天性,恰好可以让孩子从小逃脱严谨文化的束缚,有了更多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美国却很少有这样的露营幼儿园,因为美国社会很强调儿童安全,他们也像我们中国的家长一样,总觉得孩子的周围全是恋童癖或人贩子,所以要尽可能保护孩子的户外活动安全。


政府也是如此,制定了很多严格细致的法律,保护儿童安全。如果家长让孩子自己在外面玩,或者把孩子单独留在车里,就会面临法律的指控。家长可能要去坐牢,孩子要交给社会保障部门代管。


因此尽管露营幼儿园在欧洲和日韩很流行,美国仍处于观望状态,中国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3、家长担心孩子安全
老师有办法


幼儿园的园长和老师,对家长的要求只有一个——


放宽心、放开手。


露营幼儿园的院长认为,现在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很没有信心,他们认为孩子永远都需要家长的帮助,所以为了保护孩子安全,父母就尽最大可能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


事实上,孩子的能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即使在陌生的环境下,孩子们也能将自己照顾得很好,而且他们互相帮助的能力也很惊人,这些看起来小小的孩子,总是能完成不可思议的事情。


当然,并非所有德国父母都赞成送幼小的孩子去野营。尤其是德国的新移民,当得知3岁的孩子要去森林住几天时,都会被吓一跳。


纽约有很多典型的“直升机家长”,因此经常有刚刚纽约落户德国的移民家长,被幼儿园的露营传统震得不轻。


但当他们让孩子做过几次尝试后,会渐渐发现,比起在阳光充足的楼房学习,幼小的孩子们更喜欢在森林和湖边尽情玩耍,也能在这过程中习得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还会在互相帮助的同时,增进同学友谊、学习社交技能。


更重要的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会首先想办法自己解决,而不是喊爸爸妈妈来帮忙。




刚刚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的孩子们,可能需要和他们的父母一样,经历一段比较痛苦的适应过程。


想家的孩子会在晚上抱在一起哭,而这时他们的老师会负责安抚。他们会给孩子一些小零食,或者带孩子参加喂猪、喂鸡等有趣的活动,来让孩子暂时忘掉难过。如果小的孩子哭了,大孩子也会给予拥抱和抚慰,帮助小伙伴处理想家的情绪。


但即便如此,老师也不会给家长打电话汇报情况,因为除了让家长担心,毫无任何作用。而且这与露营的目标相悖,而且永远无法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


4、德国幼儿园
还有哪些奇妙的地方?


混年龄的教学方式,不按照年龄分级分班;

孩子可以在幼儿园用火;

教孩子织毛衣,用缝纫机

(如果报名时孩子还不会织毛衣,老师会感到很惊讶的);




幼儿园第一年就自己走回家;


幼儿园第二年的孩子,可以在类似游乐园的儿童宾馆过周末;

所有孩子都可以跑出去玩,而且没有老师监护;

可以随意爬墙;

有沙坑、泥坑,以及专门玩枕头大战的房间,家长根本无需给孩子穿很漂亮的衣服,因为每天都会被玩得脏兮兮;

在非常强调规则的德国社会,幼儿园的孩子们几乎没有规矩限制;

无论什么天气,孩子们都在外面玩;


孩子们还有专门在雨雪天穿的连体衣和靴子;


幼儿园毕业时,一个传统就是老师将孩子“扔出去”(当然是扔在垫子上),意味着老师完成了他们的工作,孩子们是时候“出去”了。




5、露营幼儿园
有什么好处?


对于家长:


父母可以趁着孩子露营,度过几天甜蜜的二人世界,或者去完成久违的旅行计划;


“向后一步”,让原本焦虑的妈妈们得到更多闲暇时间,身心得到放松;


增强对孩子的信心;


孩子的良好表现,也会让家长更少地做孩子头上的“直升机”;



对于孩子:


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


历练孩子,让孩子变得更有韧性、更加坚强;


没有父母帮助准备的露营,会极大提高孩子的独立性,并学会在适当情境下使用正确的工具;


互帮互助,提高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儿童发展专家说,孩子与父母的适度分离,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能逐渐减轻孩子对家的思念;


孩子有机会亲近自然,认识更多地球的新事物;


呼吸新鲜空气,减少屏幕时间;


增强身体素质,减少生病机会;


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能力增强;


更加自信,更加活泼乐观。


不过,正如一件事物不可能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德国这种“大胆、粗放”的露营传统,也正在被怀疑对孩子健康有害。


暴露在野外,让孩子们感染莱姆病的几率增强。有研究报告得出结论,在“丛林幼儿园”上学的孩子,被虱子咬的几率,要比在室内幼儿园的孩子高出2.8倍,罹患莱姆病的几率,则要高出4倍。


*(注:莱姆病是一种以蜱为媒介的螺旋体感染性疾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夏季和早秋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以青壮年居多,与职业相关密切。以野外工作者、林业工人感染率较高。)




6、适度放手
你的孩子终究要独立生活


如果说,我们之所以谈论国外的教育方式,是为了借鉴别人、反思自己,那么,我们从德国的露营幼儿园中,又可以借鉴到什么呢?


作为一个曾被父母无微不至保护的孩子,我从小都尽可能做个大众眼中的“乖乖女”,女孩子应有的“温柔、礼貌、谦虚、知书达理”,甚至社会对女性刻板印象中的“柔弱、胆小、怯懦”,都成为了我性格中的组成部分。


我想玩泥巴的时候,会害怕我妈妈在背后突然尖叫“脏!”;我想独自出去旅行的时候,脑袋里立刻会冒出父母“太危险”的谆谆教诲;当我看到小区孩子爬在地上乱蹭时,心里会闪过一丝不舒服,因为会把手和衣服弄得很脏。我表弟都大三了,暑假想住在学校实习,都要和爸妈提前一年申请。


不得不说,现在的“直升机家长”太多,在他们的过度保护下,我们也慢慢成为了习惯被呵护的孩子,正常的探索都会胆战心惊。


所以,在我看到报道中穿着尿布的小孩子在森林中爬树、奔跑,雨雪天气也在外面玩泥巴、造冰屋时,我的内心就像是强迫症患者接受治疗时那样崩溃,也像看到日本小孩子在大雪天光着膀子一样震惊。不得不说,我和那些来自纽约的“直升机家长”,首先想到的是危险,其次是细菌和生病。


爬树掉下来怎么办?


玩冰雪被冻感冒怎么办?


玩刀生火,被割到被烧到怎么办?


让这么小的孩子跟着老师自己去野外露营,老师还不会随时看着,

万一掉进水里、迷路、摔倒了怎么办?


……


细思极恐,我想有的读者也会有一样的想法。


在我看到的相关报道中,还有一位来自纽约的妈妈,刚开始将女儿送进德国幼儿园时,想法和我完全一样,内心全是大写的“Oh my God”。


她的女儿在入学面试时,被老师满脸严肃地问:“我注意到你家孩子已经学会了阅读,可她为什么还不会织毛衣?”这位妈妈内心更是满心的问号,“三岁的孩子学织毛衣干什么?”


可也正是这位前“直升机妈妈”,当她看到她女儿真的完成了一件漂亮的针织作品,而且安全、健康地在幼儿园自由玩耍时,她写道:


“孩子们在高兴玩耍,


孩子们在学习如何独立和自理,


孩子们在学习社交技能,


孩子们在学习在如何穿对衣服,


孩子们在学习沟通技能,


孩子们在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们在互相帮助,


老师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信任,

……


而且,孩子们能完好无损地回到家里,


没有受伤和死亡。”


我很羡慕德国孩子有这样自由的成长环境,但我也清楚地知道,中国暂时是无法借鉴他们的理念的。


这样的幼儿园在中国会面临许多水土不服的问题,因为中国和德国的国情不同、教育体系不同,升学制度和就业形势迥异,社会安全性也有很大差别。


即便是6岁以前不学习阅读和写字,因为德国有完备的教育分流体系,能够把适合走学术道路和职业道路的孩子,送到他们最适合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所以他们的失业率也很低。


而且,因为社会公共体系和设施完善,他们的孩子即使自己在外面玩,或者放学后自己走回家,也能够安全地回到家中。


但是在中国,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都告诉我们,中国的孩子还不适合那样玩,意外危险和秃鹫般的人贩子无处不在,我们无法真正让孩子无拘无束地探索世界。


呼吁中国家长们鼓励孩子去野外自由探索,也是丝毫不现实的。最近在朋友圈刷屏的“青少年溺水事件频发”也让家长无比揪心,恨不得暑假孩子天天待在学习班,哪儿也不去。


不过,就像我们在讲述“直升机家长”那篇文章中说的:


我们的孩子总有一天要成为成年人,他需要在社会上独立生活,而所需的生活经验,都需要由自己去习得。


我们想要孩子变得优秀,除了让他们获得出色的读书能力,也许还应该考虑,“优秀”的定义中,其实还应该包括“阳光健康的性格、不错的情商和财商、合格的抗挫折能力、在社会中独立生活的能力”等,总结一下就是“社会能力、办事能力、特殊技能”。


除了这些,我们之所以让孩子努力学习、修炼技能,不就是希望他们未来能在社会上独立生活吗?我们如果想让他们在不靠父母的前提下,过上“思想独立、经济独立、意志独立”的生活,不让他们自己通过试错来获取生活经验,又怎么会实现呢?


所以,家长是不是也可以“向后一步”,在一定的监护距离内,让孩子试着自由探索呢?


他们如果要玩泥巴,我们就让他们玩,大不了再洗一次衣服;他们如果想玩水,我们也不要觉得会浪费水,大不了再擦擦地;他们如果能学会正确使用生活工具,我们也可以尝试放宽界限。


小孩子需要这样的机会,大孩子同样需要。我们可以让即将上大学的孩子学会洗衣服、做饭,不妨鼓励孩子自己做出关于未来的选择,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退居二线”,让孩子去过好自己的人生。


否则,他们也会变成“直升机下的孩子”,被父母被拘禁在安全的一亩三分地,永远飞不高,也飞不远。


来源:7080家长



尊享移民之路,耀彩美好生活。



预约电话:400-0688-855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安联大厦1909室

北京尊耀移民

投行的眼光选项目

资本的格局做移民


为您和您家人的赴美之路保驾护航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