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此专栏的是我国内房产界大咖级的朋友和前辈。 经软磨硬泡,才答应了专栏这档事儿。
混迹国内房产圈二十载,再加上澳新移民的身份,相信无论是从生活上,还是房产上,他任何的心得体会对于国内投资人还是新移民群体,都将是十分有帮助和有意义的事。
琢磨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定这期的题目。近几日,在朋友圈、财经圈、娱乐圈都在转发传播着万科、王石、华润及宝能错综复杂的股权和控制权大戏。 这期间内部人控制、万能险、卖菜的、红烧肉等等特定名词在指尖传阅着,别说房地产圈子,就连一向以技术宅男自称的大学同学都在微信圈转了一篇不知道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空穴来风的稿子。 对此,我只能说:有点意思!
如今这样一个娱乐社会,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拿来娱乐,不评价对错。不管买菜的还是有情怀的人谁最终胜出,在这个圈子待了快20年,也浅聊一下万科和王石,算是应应景吧。
我不喜欢王石,对的!从一开始就不喜欢。而且我相信这个圈子很多人都不喜欢他,无关于什么田小姐、红烧肉,而是这么些年的切身感受。
2000年初,某媒体举行一个讲座,下午安排了王石和前北京万科总经理林少洲的演讲,主办方为了王先生的时间(据说直接从深圳飞过来,讲完马上就走),协调了诸多人的时间,还特意问了大佬的秘书需要多长时间。然后,王先生进入会场,一副急匆匆的模样,和接待者交流自己时间很紧,尽量压缩,突然看到后面的演讲者是林少洲。
结果不但用足了自己的时间,还硬生生往后压了10分钟!让林少洲在后面等了半个小时,走之前还对其点点头,眼神意味着我就是要压着你,你能咋样!林少洲演讲完也是苦笑连连。在一旁亲眼目睹,再加上后来听主办方讲完这件事的前半场,当时还是热血青年的我,顿时间对王石的印象极差,起码一个霸道的评价是跑不了的。
至于后来王石捐十块钱、爬珠峰等“新闻大事”也是一掠而过。恶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淡去,但不喜欢还是不喜欢,那个独董华生不是也因为王先生说他书生怕冷而不喜欢吗?
我尊敬万科,但也不喜欢。万科是中国房地产企业里最专业的,没有之一。其完善的企业架构,清晰的产品线,专业的物业服务等,都是其他房企无法相提并论的。
我也认识很多在万科的朋友,能力和素质都是行业中的佼佼者。但正因为它的专业,完善,也缺乏了一点温情。虽然说商场不需要什么温情,但和万科合作过的企业都知道,累!
那些乙方被各种折磨催活,累个半死还不怎么挣钱。那为啥还要和万科合作,名声呗!和万科合作了,其他企业起码会很重视,相当于去重点大学镀了层金。
体系化的万科只需要一个声音,或者是一个代言人就够了,这就导致了万科容不下太多性格鲜明的人。当初毛大庆在圈里风生水起,频频出现在各种场合,和友人私下聊天,其断言毛必走,因为万科不需要这样一个代言人了,果如其所言。
就算很多人不喜欢,我也不喜欢又怎么样呢?万科还是万科,王石还是王石!依然是中国最成功的房地产企业,不然也不会引来“野蛮人”的敲门。
从运道的角度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万科还真没遇见什么坎。比起孙宏斌的涅槃重生,王先生还得在翻一次珠峰。
例如:我想看第7篇 则回复:鹰刀07 【鹰刀专栏01】 《东京的昨天和北京的今天》 【鹰刀专栏02】 《本能的海外投资行为》 【鹰刀专栏03】 《“雾霾经济”与“海外置业”有“球”关系?》 【鹰刀专栏04】 《写给人在国内的投资人--关于预测市场》 【鹰刀专栏05】 《加速赶顶和去库存》 【鹰刀专栏06】 《“同学,这¥700万是你掉的么?”》 【鹰刀专栏07】 《一位澳洲新移民口述[土地情结]背后的[吐血清洁]》 【鹰刀专栏08】 《乡愁与房产》 【鹰刀专栏09】 《不用保证书,来澳洲买两套房吧!》 【鹰刀专栏10】 《澳洲新移民视角:“澳村不用拆围墙”》 【鹰刀专栏11】 《牛奶皮和房价》 【鹰刀专栏12】 《一位"澳洲新移民"在悉尼西北区的买房故事-上》 【鹰刀专栏13】 《一位"澳洲新移民"在悉尼西北区的买房故事-中》 【鹰刀专栏14】 《一位"澳洲新移民"在悉尼西北区的买房故事-下》 【鹰刀专栏15】 《从市井现象判断楼市投资冷暖》 【鹰刀专栏16】 《规矩和澳洲买房》 【鹰刀专栏17】 《没贷款你还会选择海外置业么?》 【鹰刀专栏18】 《虚火太旺!澳房居然也让人失望!》 【新移民专栏19】 《一则澳房律师助我避免损失的故事》 【新移民专栏20】 《澳房,洗洗更健康!》 【新移民专栏21】 《澳房,向前看,还是,向“钱”看!》 【新移民专栏22】 【新移民专栏23】 《最严的也许是真爱》 【新移民专栏24】 《 地产圈是个小围城》 【新移民专栏25】 《浅聊万科与王石》
《粽子和中澳地产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