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7年的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揭露了

2016年07月09日 美国资讯



耗时7年的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揭露了,从东欧到中东———

“合法”理由背后是美国的称霸野心

  

由英国政府授权、耗时将近七年的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6日公布于众。


    报告虽未对战争性质做出评判,但明确无误地证实了世界公众十多年前就已得出的结论:这是一场开战决定在前、理由编造于后、由美英主导的不义之战。


    一场先斩后奏的不义之战


    报告披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2002年7月,其时联合国伊拉克武器核查小组工作远未结束,美英就已经决定军事进攻伊拉克了。


    当时的英国首相布莱尔在给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密信中指出,“除掉萨达姆是正确之举,因为他是潜在的威胁———他的消失将解放整个地区。”同时,布莱尔告诉布什,目前动手时机尚不成熟,因为“现阶段我不能保证议会、工党、公众、甚至一些内阁成员会支持这一行动。”


    但布莱尔有解决办法。“如果我们找到所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证据,”他在密信中写道,“加上萨达姆希望获得核武器的企图,加上他与基地组织的联系———这点看来有可能,这样就会有巨大的说服力。当然,还得加上他那令人厌恶的统治方式。”在这里,对伊动武“巨大的说服力”来自四条理由,但是除了萨达姆统治令人厌恶之外,其余三条还没有真凭实据。但这并不妨碍此后美国人拿着一袋疑似洗衣粉的物质来到联合国,“证明”找到了伊拉克化学武器,随后让导弹在巴格达夜空炸响,最终让萨达姆身首异处。


    在详细还原整个事件经过之后,主持调查的齐尔考特爵士指出,尽管调查小组未被授权调查战争是否合法,“但是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当时英国军事行动被认定具有法律基础,然而这一认定过程远非令人满意。”


    这一表态可被视为调查报告的结论性意见,表明英国官方已正式对伊拉克战争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也为今后可能启动的法律问责打下了基础。


    所有的手段都出于一个目的


    调查报告在当下公布,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阿拉伯之春”引发的冲突仍在吞噬着伊拉克、也门、利比亚、尤其是叙利亚民众的鲜血。人们普遍认为,今日阿拉伯之乱与昔日伊拉克之战有着直接关系,但布莱尔却自有一番高论。从电视画面上可以看到,在回应这份调查报告时,这位前首相目露凶光地坚称“萨达姆必须被铲除”,否则“在2011年阿拉伯革命到来时,他会动用武力在叙利亚造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血腥。”


    这番论调与今天西方政客对叙利亚现任总统巴沙尔的论调如出一辙。西方政客嘴里的巴沙尔更加凶残:他是吸引恐怖主义的磁石,他屠杀的民众数量远超萨达姆,他甚至动用了萨达姆不敢拥有的化学武器。然而伊拉克战争和叙利亚战争已经证明,西方为推翻萨达姆和巴沙尔所提出的理由是捏造。


    那么,西方国家为何执意要推翻这两个政权呢? 调查报告公布的材料为人们解开了疑团。伊战打响六天之后,布莱尔兴奋地致信布什:“眼下到了这样一个时刻,此刻您可以对下一代国际政治进行定义———对真正的后冷战世界秩序进行定义。我们雄心宏大,我们将制定全球议事日程,就此我们将把世界联成一体,而非让其演变成为互相竞争的数个力量中心。”


    真相大白! 伊拉克战争是为了实现“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这个梦想,这个单极世界计划用一代人的时间建成。所谓“阿拉伯之春”其实与这一目标密切相关。当阿拉伯“独裁者”纷纷倒台之时,西方舆论兴奋莫名,什么“第三次民主浪潮”、“阿拉伯世界的1989年”、“埃及民众在解放广场挥舞欧盟旗帜只是时间问题”纷纷出笼,似乎一夜之间阿拉伯世界成了当年东欧。而奥巴马更是扬言,要用当年柏林墙倒塌后美国支持东欧转型模式来支持阿拉伯转型。西方国家为此进行了不懈投入:


    2009年,美国驻突尼斯使馆向国内报告称,为了保持突尼斯反政府力量势头,使馆已经开始用社交媒体“脸书”与突尼斯青年团体联系,并连续多年通过音乐会、电影招待会等形式来影响他们。2010年末,当熟练使用社交媒体的反政府力量受到政府网络压制时,“脸书”立即出手对突尼斯政府的网络管制实施反制。


    2008年,美国政府邀请当时在埃及尚未出名的青年组织“4月6日”访美,后来又出钱让他们学习“颜色革命”技能,这一组织后来在埃及的街头示威运动中大展身手。


    2011年2月,美国对来自埃及、突尼斯、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的“网络民主人士”进行培训,负责人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马歇尔?波斯纳对此解释说,“这些人回国将会产生涟漪效应。”


    让美国始料未及的是,产生“涟漪效应”的不是“民主运动”而是流血冲突,一如当年巴格达迎接美军的不是鲜花的海洋,而是连绵的炸弹。当下公布伊战调查报告的意义在于,它为关心国际事务的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视野:上连东欧剧变,下接“阿拉伯之春”,美英发动入侵伊拉克战争延伸的是同一内涵:让美国为首的西方独霸世界。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智库理事会理事)

源自互联网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如有侵权或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予以删除!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