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儿子高考结束时,他从考场走出来的那一刻,脸上看不到喜悦和兴奋。
我问他:感觉如何
他说:还行,尽力了
我说:解放了,好好玩儿吧,别想太多
他哦了一声,就上车了
那一刻,我似乎觉得,他不是17岁的青春少年,在他肩上,我看到了无比巨大的负担。
回望儿子高考前走来的这一路……真的是跪着走下来的,可能都已经把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走的麻木。
儿子生下来,有一年多的光阴可以牙牙学语蹒跚学步。那段时光也许才是真正的无忧无虑。
两岁左右就要准备跪着走上教育这条路了。因为全国的孩子都一样,再不开始自己的宝贝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我也开始选择早教班,双语幼儿园,兴趣爱好的培养。
我自认是个开明的母亲,一切遵从孩子的意愿,想要给他快乐的童年。但是我终究还是被现实打败了,从他上幼儿园开始,我脑子中就充斥着他的未来。于是,在他还没有感受到童年、天性是什么的时候,在一不小心踏入幼儿园的那一刻,就进入了“小学式教育”的征程。
为了进入一个好一些的小学,我开始四处寻觅学区房,选择本市质量高师资强的优质小学。也许我有些极端,甚至有些神经质,但是现实就是现实,我没得选择。我能为他做的我就要尽力做到。不留愧疚。为了小学入学,我卖了原本的房子,选择小学附近的学区房,虽然生活质量下降了,但是孩子进入了理想的小学。
我以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至少选择了一个理想的小学,孩子在起点没有输。可是已经走在了这条路上,无形中不知道背后有什么力量在驱使,幼儿园的时候考虑小学,进入了小学又开始担心初中。初中为了能分配到重点初中,学区房远远不够,还需要特长生或全国奖项。这样的压力已经不单单是我想自己承担就能承担的了的。无奈中儿子不自然的就冲入了这股教育的漩涡。我尽量本着他的兴趣,还要考虑哪些特长可以加分,儿子选了航模,从四年级开始就不停地参加培训,比赛。
欣慰的是儿子一直很争气,不但学校的成绩名列前茅,航模的比赛也没有让我失望过。可是偶尔深夜看到孩子还在台灯下忙着自己课内或者课外的作业,也只能心疼地给他端一杯牛奶。除了给他创造这些我认为会对他学习好的外部环境,我又能怎么办呢……
直到儿子初中的时候,我第一次产生了让儿子这么辛苦地在国内读书到底对不对的想法。
记得那是在12年的冬天吧,已经去国外四年的闺蜜领着孩子回国过年。闺蜜家的孩子和儿子同岁,出国前是一个略带羞涩不太敢说话的小胖子,学习成绩也不是特别好,只是在家附近上了一个很普通的小学。
用我们大人的眼光看,可能这孩子在学习上没有什么天赋,也是起早贪黑的各种上课、各种培训班,可是成绩总是平平不见起色,而且性格也越来越孤僻,闺蜜看着孩子这样也是一年比一年心疼着急,下定决心不能任自己宝贝的孩子这样下去了。
查了很多资料、咨询了专业的机构之后,所以在孩子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终于决心为了孩子的教育也为了孩子更幸福的未来移民到了国外。
现在再看当年那个羞涩孤僻的小胖子,英语口语已经很棒而且还变的健谈开朗,举手投足间除了快乐自信,还有一种在自己儿子身上看不到的朝气,对就是朝气,他们这个年纪应该有的,像初升的太阳一样的朝气。
当时跟闺蜜了解了孩子在国外上学的情况,学生从初中开始就有选修课。 它可以是手工课程、音乐艺术、烹饪等等,兴趣为主,学术为辅。虽说是学术为辅,可是有了这种以兴趣为主的学习环境,孩子不但培养了自己对钢琴的爱好,学习也像是开了窍,开心轻松反却比在国内的成绩有了大的起色。
虽然当时也是有过犹豫,但是看着自己儿子虽然辛苦但是那么优秀,不管是传统观念还是好胜心或者是现世安稳不愿意做出这么大改变吧,最终还是坚持了为了他的将来继续辛苦的想法。
现在高考结束成绩出来了,儿子的成绩还不错,可是离自己梦想的大学还有一段距离,这么多年的汗水只换来一场考试,而这场考试真的要决定他以后的一生么?看着网络上那些有些孩子因为高考失利而自杀的新闻,想想儿子十几岁却满是压力解不开的眉头,再回忆最初在他还是个襁褓婴儿的时候对他的期望,其实我们只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幸福啊。
不得不说,在咱们的应试教育下,其实十几年的求学路走下来,大多都辛酸、辛苦大过于收获。除了物质上并不比国外少的投入,也押上了太多他们这个年龄应该拥有的快乐和经历。所以这次毅然决然地决定,给他选择出国读书这条路,给他更自由也更多元的环境去创造自己更多的可能性。虽然晚了几年做这个决定,但是已经让他丢了一个快乐的童年,不能再欠他一个率性无悔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