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A区,长波紫外线,它是令皮肤提前衰老的最主要原因,可穿透真皮层,使皮肤晒黑,并导致脂质和胶原蛋白受损,引起皮肤的光老化甚至皮肤癌。
UVB区,中波紫外线,它可到达真皮层,使皮肤被晒伤,引起皮肤脱皮、红斑、晒黑等现象,但它可被玻璃、遮阳伞、衣服等阻隔。
人们口中的“紫外线”实际上还可细分为长波长的UVA,中波长的UVB及短波长的UVC,其中UVC在进入大气层时,已在臭氧层的防护下被隔离,能辐射到地面的只剩UVA和UVB了。 UVB又称“户外紫外线”,只要适当的遮掩即可隔离,它是引起皮肤泛红、发炎及晒伤的主因;
UVA会折射进室内,又称为“室内紫外线”,其能深入真皮层,会对胶原、弹力纤维甚至纤维母细胞进行破坏,所以UVA不但是会激发色素合成而使肤色“变黑”,更是造成皮肤“老化”及细纹产生的主要祸首。
当皮肤接受紫外线过度暴晒后,会损伤表皮细胞;活化酪胺酸酶,加速色素合成,破坏皮肤的保湿功能,使皮肤变得干燥,让真皮层中的弹力纤维受损,使细纹产生,在强烈照射下,还会造成肌肤发炎、灼伤。有异常情形时,则会变成色素性的皮肤癌等。
当皮肤接受紫外线过度暴晒后,会损伤表皮细胞;活化酪胺酸酶,加速色素合成,破坏皮肤的保湿功能,使皮肤变得干燥,让真皮层中的弹力纤维受损,使细纹产生,在强烈照射下,还会造成肌肤发炎、灼伤。有异常情形时,则会变成色素性的皮肤癌等。
SPF值是每一瓶防晒霜都会标注的主要内容。对于SPF值的真正含义似乎太过正规,很难让人理解。科学上的防晒指数是指在涂有防晒剂防护的皮肤上产生最小红斑所需能量与未加任何防护的皮肤上产生相同程度红斑所需能量之比值,简单说来,它就是皮肤抵挡紫外线的时间倍数。
对于黄种人来说,它是这样被计算出来的:一般黄种人的皮肤平均能抵挡阳光15分钟而不被灼伤,那么使用SPF15的防紫外线用品,便有约225分钟的防晒时间。理论上讲,防晒指数的高低反映出防晒产品紫外线防护能力的大小。SPF指数越高,所给予的保护越大,但SPF值的增长与屏挡紫外线的能力并不成正比。
一般来说,最低等防晒品的防晒指数为SPF2~6,中等防晒品为SPF6~8,高等防晒品为SPF8~12,SPF值在12~20范围内的产品为高强防晒产品,SPF值在20~30之间的产品为超高强防晒品。但是在国外由于喜欢在日光下曝晒的人很多,所以设计的防晒产品指数相对要高,有的甚至达到SPF80。
科学已经证实UVA-1是导致肌肤老化的凶手,所以日本科学家研发了专门抵挡UVA-1的防晒品,并以“+”来表示防御强度。PA正确的说法是Protection of UVA-1,它的程度是以+、++、+++三种强度来标示,“+”越多,防止UVA的效果就越好。
仔细观察现在市面上销售的防晒品,你就会发现,很多的防晒霜已不只有SPF值,有的还明确标上了PA值。由于SPF是针对UVB紫外线的,也就是说只能防御占到地面紫外线总量的1%,而它对真正的阳光杀手UVA却无能为力。所以,针对UVA的防晒品会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而标有PA的产品就有这样的功能,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真皮底层,防止紫外线损害弹性纤维,造成皮肤老化。
通常情况下,PA的强度用+来表示,多一个+表示有效防护时间延长。具体为:
PA+的有效防护时间大约为4小时。
PA++有效防护时间大约为8小时。
PA+++超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