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可以”?重新审视下自己吧!

2016年07月12日 纽诺亲亲袋鼠国际早教


俗话说,家有家规,许多父母喜欢说“不可以”,但是这些“不可以”真的能够经受时间考验,而且不会自我矛盾吗?仔细想后你会发现自己的这些“不可以”很多都是为了禁止而禁止,不仅毫无原则可循、无从记忆,而且难以归纳出重要的价值观。这时我们恐怕就要检视一下自己的“原则”观念,并适时做出改变了。

 

莫名其妙的“不可以”

去餐厅吃饭,妈妈说:“不要在座位上一直扭来扭去,你又不是毛毛虫。”

 去电影院看电影,爸爸说:“等一下电影开始之后,你不可以上厕所哦!要不要现在就去上?”

 去公园闲逛,妈妈说:“不可以东摸西摸的,很脏,会生病。”

 捷运行驶途中,妈妈说:“不可以乱换座位,坐这边就好,不要乱动。”

 

父母出声阻止后,有的孩子虽然乖乖遵守,却心有不甘;有的则直接出言反抗,演变成亲子冲突。不管是哪一种,都大大影响了现场的气氛和兴致,长久下来,势必也影响到亲子之间的沟通与良好关系。

 

不过,到底为什么“不可以”呢?

 我们这些大人,真能说出个什么道理来吗?



是真有原因,还是纯粹看不顺眼?

再来看看“不要乱动、乱扭、乱摸”这类的父母禁令。这些“不可以”看似体贴他人,实际上是给自己寻方便,希望孩子不会打扰到自己的活动或宁静,或者不想冒任何风险,或者根本就只是“看不顺眼”而已。

 

没有人会承认自己这样,但仔细想想,有些事情我们就是觉得“不好”,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好,其实这就是主观的认定,说白了就是“看不顺眼”。

 

这些主观上感到不太对劲的地方,就是每个人家庭背景、以往教育方式,以及自身个性整合起来的“经验法则”。这大概就是以前我们说的“家规”。

 

家有家规没什么错,但家规内容若是不经过筛选,密密麻麻地都是“不可以”,毫无原则可循又无从记忆,难以归纳出重要的价值观,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吸收不了,直接用行为尝试,家长只好每天在旁边唠叨。

 


大致来说,家长们的“不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为自己方便而设的“不可以”

这是属于最常见的种类,尤其是希望孩子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家长们,只要有会弄脏、弄乱的任何可能,统统不可以:不要踩水、不要乱爬、不要碰草碰花、不要乱坐乱躺……

 

或者希望孩子不要打扰自己的时候,那就说:不可以一直吵妈妈、不可以跟哥哥吵架、不可以吵着要出去……

 

只是因为我们不喜欢这些行为带来的结果,就禁止孩子游戏和尝试的权利,这样会让孩子失去许多机会去了解自己的能力、个性与兴趣。

 

我们不妨放宽标准,或者勤劳一点,这些“不可以”就会消失不见了。

 


第二种:为他人观感而设的“不可以” 

这类的“不可以”,大多是说给别人听的。

 

这种临时性的“不可以”最令孩子混淆不清,比如不可以动来动去、不可以换座位、不可以大笑、不可以吵到阿姨…… 

这类的说辞虽然夹杂着“不可以”,却比较偏向社交辞令,期待他人对自己教养的理解 

对于孩子在公共场合的行为,若有需要调整之处,应该清楚地给予指令或建议,协助孩子从事其他活动或转移注意力,而不是只有嘴巴式管教,因为这样不但毫无效果,更会耗损父母未来发言的权威。

 


第三种:解决自己焦虑和担心的“不可以” 

若父母自身过去有不好的经验,或个性较为谨慎、保守,就会希望孩子不要有任何安全风险,比如:不要靠海太近、不要去登高健行、不要碰热汤、不要太晚回家……或者是教养焦虑:不可以一直玩、不可以不学才艺……

过去的经验法则的确重要,然而,在发号施令之前,不妨将孩子的个性和长处一并考虑进去。

比如,自己不擅长户外活动,但是说不定孩子肢体协调,热爱自然,那么可以试试请其他人辅助孩子,以避免自身经验对孩子的限制

 


你的“不可以”,经得起考验吗? 

检视一下自己最常说的“不可以”有哪些?能不能历久弥新地接受时间考验,而且不会自我矛盾?

 

举例来说,假设我们规定孩子“不可以”一直玩电子产品,那么即便是我们不希望孩子打扰的时候,也都不能拿iPad出来应付孩子。否则这样的“不可以”,就是为了寻自己方便,而毫无原则可言了。

 

在我们亲近的团体里,往往一不小心就容易放大自己的意见。在某些场合结识的家长们,经常因为有着相似的教养理念和行为而一拍即合,无形中更加强了原有的观念和做法,其他声音则进不来。

 

我们需要随时保持开阔的视角和开放的态度,甚至参考相反的意见自我思辨,才有机会给孩子最合适的教养方法。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