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美国中文网"↑订阅本微信推广平台
>>>采访手记<<<
采访李带果之前,知道他是出生长大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ABC,小小年纪学西方乐器的他,在青年时代又迷上了中国的传统乐器,于是沉浸于两个音乐世界中的他,便自然地在自己的音乐里常会出现中与西的触类旁通。而对音乐有些“痴迷”状态的他,虽然高中毕业后去了加州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学习文学和音乐,19岁的他第一次跑到父母出发的地方——中国,进一步去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民乐和中文,而一直到现在,他已经在中国生活了超过10个年头。
了解了李的背景后不免好奇去搜Youtube和豆瓣上他的音乐和演奏视频,有他脚着黑色棉布鞋坐在中式小区单元楼前忘我弹奏琵琶的一面(他并没有看到背后经过数次的小区居民们),有他沉静地将大提琴拉出一首哀歌的模样,而更多给我的感觉,则是来源于那些没有视频片段的他的音乐中——各种乐器错落地弹奏吹响、不同的质感与情绪,却偏偏都击中了自己心中的那丝“中国情怀”,而当把眼睛睁开,想从乐曲的名字中去寻觅这音乐和艺术家中国身份或情节的关系时,却又被诸如《找不到那位耶路撒冷人》、《老南们的泰国美女》等和“中国文化”三五不靠的音乐标题弄得哑然失笑,想说自己怎么对好民乐的ABC的认识如此狭隘,好像脑中对他们的印象就必须得是“踏遍千山走访各路民间艺人”、起专辑和曲子的名字也要走诸如《丝绸之路》一类的路线。于是,反省自身的“偏见”之后,又对这位显然没有那么Stereotype的ABC音乐人有了一份期待和好奇。
采访做了两次,第一次本想在户外做,却无奈纽约的风太大不得不取消计划,当时是第一次看到李带果,寒风之中他单薄的衣裳、光脚踩着运动鞋,再配上长长的马尾辫,确实挺符合其他媒体笔下“仙风道骨”一说。第二次采访是在我们办公室,他把编了的麻花辫缠在自己的脖子上,呈现了一个新发型。给他别麦的时候,我们和他笑言,他比女孩子还会拾捯自己的造型。
谈起自己是如何迷上音乐,李带果表示,其实和大多数中国家长的孩子一样,无非是父母抱着希望孩子能拥有一技之长的初衷,在5岁时就让他学了钢琴和小提琴。而那时将音乐的种子播撒在李带果心中的父母,估计也没有想到过自己的儿子,俨然一个音乐神童,少年时期,李带果自学了电贝斯和低音提琴, 还酷酷地组织了金属乐队,后来还开始对中国传统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按他的话说,就是,乐器越学越多,其实反而越学越简单,因为很多弹奏上的技巧都可以举一反三,除了钢琴、小提琴、电贝斯和二胡,李带果还会弹琵琶、吹唢呐、打手鼓、拉大提琴,而从他的表演视频里可以看出,他貌似还会BBox。
天赋恐怕是一定匿于李带果身上的,但执着和热情想必是更促发年轻的李带果音乐事业飞速成长的动因——大学时期的他,就曾经为了研究芬兰民乐,学习芬兰语,专门跑到芬兰两次。不过,当问及跑去中国生活的原因,他倒是觉得很自然而然想去就去了,没有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辛苦深入异族,致力于用不懈地采风来保留当地艺术文化的“学者”,更多的,则是当生活在一个地方感受一个地方,自己的经历和生活方式会逐渐成为自己音乐的一部分。而要说做出居住在大理的决定,恐怕比较起给出“近距离接触那些快要消亡的音乐形式”这样“义正辞严”的理由,他更觉得大理的好天气、宜人的气候带给他的经历和生活,才是真正打动他的地方,也正因如此,他身在阳光明媚的大理,照样可以去感受中东甚至非洲的音乐形式,并结合自己的经历放入自己的音乐之中。
而当我们追问说,会觉得从美国到中国是很精神化的所谓“寻根之旅”么?李带果想了想,说自己在纽约、洛杉矶,也并没有觉得自己很明确过自己的身份,所以生活在中国,他更倾向于忘却掉自己的身份,而是专注在音乐上。
会的乐器多,接触的音乐类型多,自然会尝试将不同风格的音乐混搭出风格新颖有特色的音乐,李带果也不例外。访谈中谈起“混搭”,李带果突然来神了。他告诉我们,真正的混搭,混的是音乐的灵魂,而非乐器或者音乐本身,更让他感兴趣的其实是“人们为什么这样演奏”和“他们这样演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起源是什么”,真正好的音乐,需要了解其背后的由来,只有高超的技巧和创意是不够的。有技巧的音乐大师很多,会弹多种乐器的也不少,然而失去了本质,音乐是无法达到极致的。然而,李带果自己也认为从文化领域的高度去理解音乐形式和风格也非常困难,因为“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能够证明我们已经成功进入了一个文化领域并且已经对其了如指掌了,每一个文化领域中的元素,比如人,食物,甚至风景,都是时刻在变化的。”因此,音乐人应当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中,保有自己的一份不拘一格,并以其去打动自己的听众。
当不把弄乐器的时候,李带果更像是个哲学家,和他聊天是一件很舒服有趣的事,偶尔他发起的话题也能引发我们去思考要琢磨点什么出来,这些所思所想好像提供了一把解密他音乐的钥匙,让我和他采访过后再听他音乐时,好像听懂了什么,但后来一想,又觉得即使什么都没有和他说,很纯粹地用耳朵听他的音乐,也能感受到他。
文 | 杨Z & 小石
采访 | Jane & Angela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美国中文网)
长按指纹扫描关注“ 美国中文网”
点击左下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