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个巨大的话题,总是想着能够用轻松的方式来呈现。可是经常是轻松地开始,然后沉重的结束。作为家长,我想每个人都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徘徊过,甚至在孩子已经长大离开家的那一刻都还在纠结未来改怎样帮助他们走好自己的路。
上一期分享了我女儿Norah来新西兰后上幼儿园的经历,发表后得到很多家长的评论,有认同的,也有反对的,其实更多的还是疑惑。
这一期我找到了Norah所就读的Royal Oak Child Care幼儿园的Yi校长,让她和大家分享一下从她作为一个刚来新西兰的华人母亲,到新西兰当地幼儿园校长,再到幼儿早期教育专家的经历。
她讲的故事有些如我们所料,却比我们理解的更加深刻和系统化;有些则是颠覆性的,甚至是人性本源的东西。
关于幼儿教育本身
Will
Norah小的时候我们曾经考察过国内市场上的很多早教中心,无论是高大上的国际幼儿园还是正常的双语班级,感觉学校教育的宗旨都是从家长的期望在考虑,而是脱离了教育的本源,那么您是怎样看待中国和西方的幼儿教育问题呢?
Yi老师
其实不应盲目地认为西方的教育就是好的,就像是国内推崇的蒙台梭利的一套教具不能够代表对教育本身的理解。
全世界各国也都在反思幼儿教育的问题,是否该最大程度上地回归自然。我们在像我们的祖先一样传授给后辈经验的同时,万万不要用经验的桎梏来限制孩子的创造力。在我们幼儿园,只有孩子在可能对自己或者他人造成身体或者情感上伤害的时候才会进行干预,否则是不允许老师对孩子们说“You can’t do that你不能做这个”的。我们会用“what you can do你可以做这个” 来代替。
其实教育就是用心去指引孩子展示和发展自然的潜能,不要让孩子的能力被成人的控制所消磨殆尽。
关于Parenting
(做家长的方式)
这是一个可以说上几天几夜的话题,也是好多家长困惑最多的地方。太过严格,孩子的眼泪就像毒药一样折磨着自己的内心;太过松散又怕耽误了孩子的“起跑线”问题。
Yi老师简短地给出了几个建议:
1
创造好的家庭氛围:在家中不要有责备的情绪,要是这去引导孩子明白事情的本质;不要传达不信任的理念,但是要培养孩子提出疑问的能力。
2
平和的态度和耐心:孩子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家长的影响。家长的平和态度和耐心会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成长,也可以让孩子更多地享受做事情的过程。可以在家中试着种植一些草莓等水果,让孩子慢慢地等待水果成熟,并且享受照顾和打理后的那份成就感。
3
不要骗孩子:很多时候在孩子哭的时候我们都会用各种谎话或者借口来应付了事,比如说“别哭了,一会儿带你出去玩。”其实,更好的办法是让孩子理解事情的原因,而不是为了怕面对孩子麻烦而蒙混过关。
4
不要过度表扬:过度的表扬会让孩子没有能力接受失败,没有勇气去探索他们不确定能得到表扬的事情。你可以在他们做了某些事情后,告诉他们他们这么做对他人的影响。比如她帮你拿了个杯子,你可以对她说:“谢谢宝贝,你的帮助让爸爸得到休息” 之类的话。
*我们会在今后的一期中就Parenting做一个专题的访问。
关于玩具
在没有孩子之前我曾经信誓旦旦地对周边朋友说,如果我有了孩子一定不会买那么多玩具。然后搬出种种育儿科学支持自己的观点。结果,Norah出生一个月后,家里的房间便已经到处是花花绿绿的玩具了。
Yi老师这样说:
现在市场上的塑料玩具对孩子的发育是没有好处的。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甩成人几条街,那么为什么你要让孩子整天对着这些对他们的思维来说都不入流的玩具呢?
在我的幼儿园里,我们只提供玩具散件,这样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来创造出更好的玩具。另外,大家可以试试一手拿着贝壳,一手拿着一个塑料贝壳,然后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两者的区别,希望有机会你们可以告诉我你的答案。
关于你们看不懂的
那些“毛线团”画作
其实我现在就有几整本的Norah的画,大多都是一圈一圈像毛线团一样的东西,好多次我都迷失在洞悉其中奥妙的努力中。
Yi老师这样说:
其实那些画真的叫做’毛线团’,在孩子的世界里它代表一切,这也是人类基因中与生俱来的图示。这也是教育术语中的Inclusion(包围),毛线团是最初级的。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这种概念会逐渐过渡到更高的阶段,从毛线团到纸箱子,再到社会和群体的包围。
真的没有办法一次写清楚很多东西,在两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Yi老师仿佛沉浸在一种兴奋和幸福的状态中。按照她的话说,这是她所钟爱的事业,能够为这些小天使们成长所做出的努力都是幸福的。
我是一个女儿的父亲,这样一种特殊的角色安排让我有很强烈的紧迫感。不是因为她的学习和优秀程度而紧迫,而是一堆每天纠结我的问题:
还有多少个日夜我可以这样拥着她入睡,
看着她做梦时嘴角流露的喜怒哀乐?
她还能这样无忧无虑多久,
就这样在泪水还没有流下脸颊就破涕为笑?
我要怎样做才能为她挡风遮雨,
又让她足够坚强地面对未来?
对于Yi老师的育儿专题采访还会继续,下一期话题《外婆来了》,敬请期待。
推广
问卷调查
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纤维水泥新型建材全球最大的生产商、澳新最大的建材公司的James Hardie,想要更清晰地了解我们华人客户的需求,从而提供更好的中文服务,所以邀请大家参与以下匿名问卷调查。
备注:以下问卷调查将仅用于James Hardie对华人客户的需求分析,此微信内置的问卷调查功能不会收集单个客户的信息。如有任何问题,请与逸居新西兰联系,[email protected]
请将您的联系方式(姓名、电话、地址、邮箱)以及问卷调查的截屏通过微信或者邮箱发给我们,将免费获得最新一期《逸居新西兰:房地产咨询与建筑指南》一份。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在微信里问逸居,或者写邮件给逸居:[email protected],逸居会咨询专业人士集中为您解答。
了解更多详情请扫描逸居官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