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校如何治理霸凌?这些经验都是从血的教训里总结出来的… …

2016年12月13日 美国留学妈妈圈





这两天,一个妈妈将孩子遭到霸凌的切肤之痛记录下来,以一种几乎实名的状态与学校死磕,瞬间引爆朋友圈,不仅学校不得不发出书面声明,连教委都被牵扯进来。


先来捋一捋到底发生了什么。

 

11月的北京,中关村二小,四年级。


一个小男孩被班上两个男同学堵在卫生间,被一个垃圾筐砸中头,尿和擦过屎的纸洒了孩子一身一脸。之后,两个男同学哈哈哈大笑着离开。

 

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但对这个小男孩来说也许是最难熬的一.分钟。


当时,他害怕得哭起来,接着他一边哭一边用凉水冲头,再用红领巾擦干。

然后怕被同学发现嘲笑,假装没事赶去操场。


可是,这个男孩子开始不敢一个人睡觉,不愿意吃饭,哇哇大哭,即使睡着也会惊醒。

-----------------


孩子有时是非常残忍的。美国学校的霸凌情况也时有发生。美国治理校园霸凌的方法和体系,正是建立在超过半数由霸凌而导致的校园枪击以及无数起学生自杀案件的惨痛经历之上的。很多社会问题似乎都需要血淋淋的代价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1999年,美国哥伦拜恩高中校园枪击案,两名学生枪杀了13名学生和老师,致使24人受伤,随后两名行凶者自杀。之后的调查表明,这两名行凶者都是学校霸凌的长期受害者。

 

2007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韩裔学生赵承熙枪杀了32名学生和老师,致使17人受伤,而他自己随后也吞枪自尽。赵承熙也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他在寄给NBC的光碟中是这么说的:

 

你们有成百亿个机会避免今日之事发生,但是你们却决定要洒我的血。是你们把我逼到了墙角,只留给我一个选择。

 

多亏了你们,我今日死如耶稣基督,让我的行动激励每一代中那些弱势的人,那些无力自卫的人。



-----------------------------------------


没有动手只在旁边哄笑的孩子更令人不寒而栗。


中关村二小施暴的两个孩子分工不同。


一个是直接的施暴者,他动手将垃圾筐砸到了受害者头上。可当对方妈妈来到学校时,他表现得胆怯懦弱,“有点害怕了,吭吭哧哧说不出几句完整的话”。这恰恰说明这个孩子可能确实一开始没有意识到事情如此严重,此刻他知道自己做错事了,于是因恐惧和愧疚而退缩了。

 

另外一个孩子在事发时只是堵在门口哈哈大笑,他开心地目睹了整个霸凌事件,尽管他没有亲自动手。面对大人的质问,他表现得相当冷静,鼓励同伴“你就放心大胆的说,有什么说什么,你在这是安全的,他们不敢把你怎么样,你就说去!”

 

说实话,第二个孩子更令人不寒而栗。他似乎缺失了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的能力,他感受不到“如果我是被扔屎尿的人,我该多难受”。他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反倒为自己能“机智”地逃脱惩罚而沾沾自喜。他甚至从一开始就熟悉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所以他只是怂恿,只是哄笑,而不亲自动手,然后把自己定位为目击者,将责任甩到第一个孩子身上。

 

这样的孩子并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有什么样的熊孩子就有什么样的熊家长。


第二个孩子的妈妈完美诠释了她家孩子是如何长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她始终咬定这件事跟她家孩子没关系。就算她家孩子自己都承认从三年级起开始各种花样欺负同学,她依然要在旁边补上一句“老师可是听清楚了,我儿子说那都是他后桌先招的他,他才上课打回去的”。所以,一切都不是她儿子的错,错的是别人主动送上门来让她儿子欺负。

 

我们不知道这位家长是不是平时也像她儿子那样用霸凌别人来解决问题,但至少她用放任来滋长孩子的暴虐。总是为孩子的不正当行为寻找借口,是别人先挑衅的,是考试没考好心情郁闷,是没想到后果一时冲动。可一旦孩子从父母身上学到一切坏行为总能找到借口变得情有可原,那他以后更是肆无忌惮地为自己辩护,且毫无悔意。

 

可以想见,到底是谁让这个才10岁的小男孩竟然如此有恃无恐毫无怜悯地旁观别人的痛苦,并从中感到快乐和自得。

 

老师和学校的袖手旁观造成了更惨烈的二次伤害。


当了解始末后,老师也跟随施暴者一方将事情定性为“就是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


然后开始指责受害者,“发生这事儿你怎么不告诉我呢?我在间操时看见你也没发现你有什么不对劲啊!”

 

最过分的是,为了粉饰太平,老师竟然在受害者还胆战心惊饱受心理创伤的情况下,未征求孩子同意,就非让双方一起玩儿,拍下照片以示“和解”。


如果说那两个男同学是造成第一次伤害的施暴者,这位“辛勤的园丁”就是造成二次伤害的施暴者。


对于人高马大的同学,小男孩尚且难以招架,而来自老师的命令他更是无力反抗。这种力量上的完全失衡,让小男孩处于绝对的弱势。他感到连老师都不能信任了,他在学校已经完全没有安全感可言,所以接下来拒绝上学变得顺理成章。


学校的反应更是与这位班主任的行为一脉相承相互印证。


面对只是提出合理诉求的受害者一方,学校书记的回应是“劈头盖脸一顿发难,大声呵斥,时不时还翻着白眼”,认为“孩子在学校受伤就该学校管,家长不可以有意见,以及要求对方家长道歉是不对的”。


而经过事情在媒体上的持续发酵,中关村二小发布了书面声明:针对近期网络上出现的关于我校以及相关事件的不实言论,我校将保留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学生及学校声誉,并追究相关主体责任的权利。让教育问题回归校园进行处理,学校也会诚恳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帮助。


措辞不同,内容却保持一致。无论是书记个人,还是学校,都展示出了上个世纪事业单位才有的居高临下。要知道,在自媒体时代,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酿成巨大的信任危机,连警察叔叔都知道亲民接地气才能更好地团结群众,真不知道中关村二小又哪来的底气一直端着架子?


退一万步,假设真的是“不实言论”,这种冷漠的官方模板式回应只会把真相推得离大众越来越远。



 

围观群众的受害人有罪论令人窒息。


事情继续发酵,各路媒体也开始介入。当采访到中关村二小门口等待孩子的家长时,有人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如果我的孩子出现这种被欺负的情况,我首先会从我自身的角度找原因,为什么不欺负别的孩子就欺负我的孩子


这种说法太可怕了,就像在强奸案中舆论习惯性谴责受害的女孩子,“为什么坏人就欺负你”、“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种指责受害者的言论简直如出一辙,合着这个孩子被欺负还是他的错了?


我不清楚这个孩子为什么会成为此次的目标,但经统计,校园霸凌案中受害者往往都是在某个方面处于弱势的孩子,比如胖、丑、矮、瘦弱,或者先天上有残疾。按照这位家长的逻辑,这些孩子都有错了?那是不是把孩子生得胖、丑、矮、瘦弱,或者先天上有残疾的家长错更大?


值得庆幸的是,这个家长不是受害小男孩的家长,否则小男孩肯定要受到第三次伤害。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却屡见不鲜。


有时候伤害孩子最深的是父母。


在讨论“小时候被欺负的经历”的论坛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小学的时候,因为语文成绩超过了当学习委员的同桌,被她用指甲掐着手臂上的皮,一道道V字的伤口,一条胳膊掐的没地了,又换另一条胳膊。那时的我懦弱,胆小,内向,整整一个星期,害怕她而不敢去上学,终于在崩溃的边缘,告诉了妈妈,可惜,只换来一句,肯定是我做了什么错事,同学才这样欺负我,而且她成绩那么好,还是学习委员,一定是我不对。

 

你们知道那时我的感觉吗?虽然知道妈妈是不可靠不可相信的,可那时的我,真的是感觉在悬崖边上,在那种绝望的压抑下,求助了妈妈,却换来这样的回答,并对我的伤口,视而不见,从此,不再相信任何人,出了任何事情,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向父母求助。

 

又是受害人有罪论。这样的父母不但没有成为保护孩子的最后一道防线,反而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人唏嘘。

 

还有的父母推崇所谓的“丛林法则”,怪孩子太怂。


首先,这样的父母自己真地能做到不怂吗?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世界,似乎总觉得“有什么可怕的”。但当他们面对成人世界中比自己流氓、比自己有力量的欺凌时,能做到不怂吗?面对公司里很多人联合起来的孤立和毁谤,能做到笑面人生吗?

 

另外,不要举着“丛林法则”的大旗,说什么“孩子的事应该孩子自己解决”。没错,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矛盾和解决问题,可孩子知道如何应对霸凌吗?处理矛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许能搞定正常的冲突,可在充满恶意和实力悬殊的霸凌面前却显得无力。


那么,我们有教过孩子如何应对霸凌吗?从学校老师和书记的作法来看,恐怕答案是否定的。


你没有武装好孩子,却又要求孩子自生盔甲。



 

隐身的沉默大多数既是帮凶也是受害者。


这件事不是单一存在的,那个在一旁哄笑的男孩子从三年级开始就欺负班里同学,可为什么直到这次大人们才知道?因为大多数孩子选择了沉默。


他们中可能一些人觉得事情很有趣,围在一边起哄;另一些人觉得这样做不好,但因为害怕不敢站出来。可这样的举动却滋长了施暴者的气焰,让他觉得自己很有力量,没人敢反抗他。从这一角度来讲,沉默的大多数是帮凶。


可这些帮凶却随时会成为受害者,因为他们的不作为让施暴者更加胆大妄为肆无忌惮,他们的施暴范围也会继续扩大。还有一种极端的情况是,当我们对受害者的痛苦熟视无睹时,有些受害者会爆发,摇身一变成为杀伤力极大的施暴者。就像我们前面提及的美国校园枪杀的施暴者。

 

我没有半点要为这些罪犯洗白的意思,而是希望大多数沉默的孩子和家长都能意识到,对校园霸凌的放纵意味着无视危险学校氛围的形成,在其中每一个孩子都无法幸免。

 

为了孩子,所有旁观者都应该站出来。


很多社会问题似乎都需要血淋淋的代价才能引起重视的。美国非常重视校园霸凌,正是建立在超过半数由霸凌而导致的校园枪击以及无数起学生自杀案件的惨痛经历之上的。


目前,从法律到具体实施,美国建立起一整套反霸凌机制。


  • 让孩子从思想上认同霸凌这件事一点儿都不酷

  • 教孩子如何应对霸凌:直视施暴者,勇敢说“不”,仰首挺胸地走开

  • 家长和老师都要认真对待霸凌,第一时间互相沟通

  • 一旦有孩子受伤害,他知道老师和校长是值得信任的,马上汇报

  • 一旦其他孩子看到有霸凌现象,他们会站出来指责施暴者,保护受害者,还会汇报给老师,并以此为傲

  • 老师和家长要同样保护好站出来的孩子,不要让他们的勇敢和善良成为牺牲品

  • 在担心有危险的情况下,学校鼓励学生匿名举报霸凌事件

  • 老师和校长遇到霸凌事件要做好调查:如果是无心之失,调节教育后形成书面记录存档以及告知家长;如果情况严重,心理咨询师介入,双方家长被邀请到学校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 一旦确认有孩子存在霸凌别人的行为,有专门的心理医生和社会工作者定期与孩子互动,校长也要时刻关注事情进展

  • 如果班中有自闭症和唐氏综合征学生,老师要事先让其他学生知道这不是他们能选择的,他们只是与其他人有点儿不同,不要因此欺负他们

  • 会有一名警察专门驻扎在学校,一旦情况失控,警察也会第一时间介入

…………


路漫漫,中国在反霸凌上才刚刚起步。孩子、家长、老师、学校、政府都责无旁贷,不要以为自己此刻没有受到伤害就可以怡然自得地旁观,不要真地等自己成为下一个受害者再后悔莫及,不要让一桩桩血淋淋的惨剧成为进步的踏脚石。


加微信好友“mamaquanzhushou",留言孩子年级和所在地,加入妈妈圈从小学到大学,不同年龄段的美国留学家长社群。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