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亚洲战略的成功秘诀

2016年12月08日 普华永道澳大利亚


普华永道亚洲业务主管安德鲁·帕克(Andrew Parker)谈到,澳大利亚企业必须明白一个事实,无论他们是否参与,亚洲机会都会源源不断。

本世纪最精彩的成长故事是在亚洲,它不会为任何人放慢前进的脚步。如果澳大利亚希望参与其间,就必须认真制定针对亚洲的发展战略并切实施行。

渴望在亚洲地区获得成功的企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最突出的三大主要挑战包括:“境内”法规的影响;利用数字技术更好地了解及服务客户,和找到对口人才。

 

普华永道最近发布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CEO调查显示,“监管环境的影响”、“有可用的技术人才”及“利用创新技术”影响商业决策的三大因素。

 

尽管不确定性仍使企业信心面临阴影,但亚太经合组织国家的大部分CEO们仍计划增加亚洲投资。如果澳大利亚企业想在亚洲增长中占有一席之地,现在就需采取行动。

 

1. 解决境内监管法规问题是向亚洲进军的下一阵线

 

自由贸易并不意味着可以在亚洲地区畅通无阻。

 

尽管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都签署了新的贸易协定,但我们知道监管法规的影响仍对外国企业造成极大困扰,贸易协定只是让外国企业能够进入市场却不提供盈利保障。

 

贸易协议虽然通过免除关税打开了新市场,但通常不会改变商品和服务入境后的规定。公司仍必须应对海关法、产品许可和注册、进口执照与各国具体规定等一系列复杂规定。“境内”的繁琐程序是贸易协定的新阵线。

 

如果您的出口贸易涉及多个市场,那么遵循各国具体规定成为您的重大业务成本支出,也会对您的业务造成干扰。在亚洲,各个市场的具体规定或多或少存在差异,而像中国这样,则各个省市均有细微差别。


澳大利亚的CEO们在与我们交谈中表示,当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在亚洲经商的最大阻碍因素之一。


我们常常听到澳大利亚企业提出这两个疑问:“外国企业在亚洲市场上会遭遇不公平待遇吗?”以及“当地企业会因为与本地监管人员相熟而处于优势地位吗?”

 

但如果公司对进入亚洲市场认真对待,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减少风险及适应境内法规:

-        确保具备一支强有力的当地团队;

-       重视并了解政府工作方式;

-       学习当地语言和文化差异;

-       董事会有亚裔成员。

 

澳大利亚企业也需要意识到,每个市场都要求我们根据其具体情况采取特有的处理方式。而不能简单的把现在所采取的做法“平移”到另一个国家并期望其自动有效运作。

 

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看到整个亚洲境内的条例、法规和标准能更好的协调一致。但这需要时间以及企业和政府采取大量的工作才能实现。

 

澳大利亚企业应加强和投入更多的时间与澳大利亚政府合作,以帮助我们的政策制定者了解整个亚洲地区的业务情况和规制改革。如果我们想从中受益就应参与进来。

 

2. 亚洲的‘数字消费者’需要我们的产品与服务

 

如果您认为澳大利亚是移动通信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大用户,那说明您最近没有很好的审视亚洲市场。仅在中国,6.88亿互联网用户中有近90%使用手机上网。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交媒体市场,活跃用户人数超过3亿。这种互联的消费者力量可以成就或毁掉企业在亚洲建立起来的业务或声誉。

 

例如,以Blackmores为例。2015年著名女演员范冰冰在出席一项活动时,从包里不小心掉出一支维生素E霜。摄影师捕捉到了这一瞬间,并在新闻网站和社会媒体上分享了照片,一时间中国市场对澳大利亚生产的护手霜需求激增。Blackmores这一产品的月销量也从三千支增至超过一百万支。

 

实际上,中国和其他亚洲市场需要我们的产品与服务。但我们必须学会以符合亚洲文化的方式将产品与服务推向市场。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客户行为、喜好和购买习惯。

 

然而,正是因为如今在亚洲地区,众多消费者贸易与社会互动都是在线进行,企业如果想让亚洲消费者接受其产品,也需制定一套灵活稳健的数字化战略。

 

此外,不只是网上购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使用数字化连接的可穿戴、操作及移动的设备——被称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或IoT)——这已对亚洲地区的商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近乎三分之一的亚太经合组织CEO谈到,三年来,他们的业务将使用各种技术设备来追踪客户行为,包括消费者喜好、服务体验、购物活动和地理位置。同样的,也有三分之一的CEO表示还将通过登记、POS设备,以及可跟踪交易和支付的设备来收集数据。

 

消费者比企业数字化程度更高,并且他们正与下一波数字创新相融合来适应日常生活,因此亚洲成为使用物联网增长最快的地方并不出奇。

 

实际上,澳大利亚企业具备在这种环境中成功的理想条件。我们在利用面向客户的数字技术方面有深厚的经验,譬如我们的零售业与教育业,此外,我们在服务行业也有很强的实力。

 

随着中国经济日益成熟,从出口带动型增长转变为内需拉动增长的模式,其需求也转向我们擅长的各类服务业,譬如教育、旅游、金融和专业服务等。

 

正是这种互补性,使许多澳大利亚企业开始认真分析市场形势。然而,只有那些“真正了解市场”并能够提供满足亚洲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的企业,才能找到亚洲的巨大市场机会。

 

认真对待亚洲商机的企业应该:

-        对了解消费文化做出投资;

-        多渠道收集客户数据并迅速做出相关调整;

-        知道自身产品或服务的吸引力所在——并加以保持;

-        有一套灵活稳健的数字化战略。


3. 找到对口人才


如果在澳大利亚很难找到人才,那么就试着在亚洲寻找高技术人才。

 

60%的澳大利亚CEO认为,在做出APEC国家相关的投资决定时,这是需考虑的最重要因素。您应该了解其中的原因——拥有对口人才是企业克服所面临的诸多挑战的关键所在。

 

然而,与普遍的看法相反,实际上,我们确实具备能使我们在亚洲取得成功的人才。我们只是未能尽全力做好人才培养、准备及利用。

 

澳大利亚多样化理事会(Diversity Council Australia)估计,在澳大利亚生活和工作的人群中有17%为亚裔。这等于约有400万人具备融入亚洲文化和语言的技能、商业头脑和人脉关系,可以助企业在亚洲高效经营。

 

然而,澳大利亚很多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中难见亚裔踪影:澳大利亚ASX上市企业中,亚裔人士占高管比例不足2%,占董事席位的比例仅略高于4%。

 

普华永道的数据模型显示,到2030年将有45万澳大利亚人在亚洲居住和工作,这占散居全球的澳籍人口总和的三分之一, 现在这一比例为五分之一。

 

这些与全球化接轨的专业人士,同时了解澳大利亚的生活和亚洲的经商模式,对澳大利亚企业来说,这部分专业人士乃是重要的资产,但迄今为止仍未妥善利用。

 

亚洲国家富有活力和创业精神。这不正是澳大利亚商业文化曾经具备的吗?所以不要哀叹我们缺乏人才,现在正是我们重拾冒险精神,放手一搏的时候。助我们成功的人才就在眼前。

 

为开拓亚洲业务,公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建立强有力的人才基地:

  • 让更多具深厚亚洲经验和技能的人才进入管理层和董事会;

  • 充分利用那些在亚洲工作的澳籍人士;

  • 发掘与利用您企业内部现有人才(亚洲语言、文化和经商技能)。



此文为中文译文仅供参考,若与英文原版存在不一致,请以英文为主,不构成法律意见。普华永道对信息的准确性不负任何责任。


收藏 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