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CCG公布了一个榜单,叫
【2016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50人】
估计你们跟小编一样,都在心里琢磨:
首先,这CCG是个什么神秘组织?
还有,这个【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又是什么幺蛾子?
小编带着同样的疑问就Google开了...
不Google不要紧哦
一Google发现这个CCG还是颇有点来头的~
全称叫【中国与全球化智库】
智库?以前就知道美国有智库的
敢情祖国也有?!而且还是有组织的
小编顺势满怀骄傲的点进了CCG官网
嗯~的确看上去还算正规
不像外面那些“妖艳贱货”
官网满眼的大字报既视感...
到这里,小编暂且先相信了CCG的权威性
接下来就是扒一扒这个榜单了
留学人员?创新创业?50人?
都有哪50人呢?
小编先扫了一眼前16人:
我坦白,我交代,我就认识郎平和李彦宏...
要说她(他)俩入这个榜,那还是没有什么异议的
接着又翻了翻他们各自的详细资料
发现这50人里居然还有三位低调的留澳男神~
恭喜昆士兰、麦考瑞、拉筹伯三所澳村院校!栽培出了如此优秀的校友~
不过,也有人质疑此次评选结果的公正性
而质疑声全部集中在一位90后L姓小鲜肉上!
此消息在微博上放出后,立即有人评论到,“Excuse me,鹿晗也在榜上?!”
科科,芦苇(谐音“鹿唯”,意思是只爱鹿晗一人...)们怎么可能允许这种声音存在?立马开始撕逼反击!
其中有位芦苇观点尤其清奇,小编看了之后都不免觉得,“尼玛,好像还真有点道理?”
对于此次90后男星鹿晗的入选,你怎么看呢?
延 伸
讨论
中国留学生回国后超半数想要“再海归”为哪般?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日前发布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 No.5》。
报告分析了全球化时代中国留学和赴华留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留学低龄化、反向留学、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和创业的主要特点、海归创业、从政意愿等为本报告关注重点。
其中,留学生回国后表露出“再归海”意愿、大部分留学生归国后选择从基层工作做起、留学生参政意愿不断提高等议题引发媒体注意。
2015年,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对留学生回国后再归海的意愿进行调查,918个受访者中有68%的留学归国人员表示有“再归海”意愿,但“再归海”后仍然会保持与国内的频繁联系,处于环流状态。
“海归再归海” 指:留学人员从母国前往留学目的国之后,回到母国发展,之后再次去往原来的留学国家或去往第三国。
调查显示,留学人员“再归海” 的原因主要集中在:
国内环境污染严重(37.8%)、国内薪酬太低(28.5%)、找不到满意工作(26%)、有食品安全问题(24.5%)、不愿子女接受国内教育(24.5%)、买不起房子(22.9%)、难以适应人际关系(19.7%)、对海归不认同(16.2%) 等选项上。
进一步分析发现,愿意“再海归”人群具有一定共同特质:
从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来看,大部分的“再海归”人群来自于二三线城市或中小城镇;从个人的经历角度来看,再次选择出国、往返于不同国家的人群,大多数人的语言能力较好,在国外有一定适应能力,并且在回国之前在国外有过工作经历;从再次选择出国的原因来看,大部分“再归海”人群是因为发现国外发展机会更好,或因为种种客观条件难以满足其发展需求而选择再次出国。
概括而言,“海归再归海”以及留学人员环流现象与工作发展机遇、国内生活环境恶化、子女教育以及体制机制障碍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
CCG 秘书长苗绿博士指出, 超过6成的留学回国人员在基层岗位工作,实际薪酬低于其期望薪酬,所学专业与工作匹配度、工作满意度均较低。其中,仅有26.4% 的被调查者第一份工作起薪高于一同进入单位的国内学生。16.5% 的留学回国人员在所学专业与实际从事工作的匹配度方面选择“非常匹配”。对当前工作持“非常满意” 态度的仅为3.5%,选择“满意”的为27.1%。
此外,留学回国人员寻找工作的时间成本有所增加。从花费时间上来讲,有85.9%的留学回国人员在半年内找到工作,比2013年的86.4% 略低,其中,有超过1/3的人在1个月之内找到工作,在3个月内找到工作的比例为31.6%,低于2013 年的65.3%。
究其原因,既有企业考虑运营成本对人员素质需求有所下降,使得留学回国人员求职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由于留学归国人员对于工作的要求普遍偏高,且多数留学生家境较好,因此允许其在一定程度上放宽求职时间以便找到更称心的工作。
不过,海外读研毕业生在毕业3年后平均薪资会有进一步提高,较之国内同届研究生高逾千元(人民币,下同)。据麦克斯数据统计,2012届国外读研毕业生3年后平均月收入为8103元,比2011届毕业生的7701元提高了402元,较之同届国内读研毕业生6001元相比更高出2102元。2012届国外读研毕业生3年后的平均月收入比同届本科毕业生的6371元高出1732元。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在其访问过的留学回国人员中大约5成人的期望月收入在5000到10000之间,具有不同学位等级的留学人员期望月收入水平和其自身学位的高低呈现正相关关系。CCG分析称,留学人员的海外留学经历能够提高其在职场中的就业竞争力。也就是说,留学生们只要能够坚持住,度过最初的找工作以及适应期,之后在工作中所爆发的潜力将大于同届国内毕业生。
有23.9%的留学回国人员表示有参政议政意愿。调查发现,“80 后”、“90 后”留学回国人员中,男性参政议政意识高于女性。接受调查的留学回国人员中有32%计划或曾经报考过国内公务员,总体而言,留学回国人员报考公务员比例高于国内大学毕业生,回国后成为公务员的比例(1.5%)略高于公务员与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0.9%)。
在被调查的留学回国人员中,有超过1/10(11.9%)人选择了创业,其中,男性创业占比13.2%,女性占比8.2%。选择创业的比例远高于国内大学生毕业创业比例(根据麦可思调研,近三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呈现上升趋势,2015 届大学生创业比例仅为3.0%)。
CCG 调查发现,留学回国人员创业方面存在以下特征:
首先,创业集中在一线城市,城市市场前景是创业者最看重的要素。据调查, 超过4 成的人选择在北京(22%)、上海(20%) 创业。15.3%的人选择创业城市的依据是“市场前景好”。其次,创业领域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生物工程/ 新医药(22%)、新一代信息技术(15.1%) 领域海归创业最为活跃。36.8% 创业企业在3 年内盈利。创业成本高、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创业中排名前三项困难是经营运行成本高、融资困难、难以引进和留住适用人才。
CCG研究发现,相比于其他地区的学生,中国学生和中东学生对留学成本的考虑最少。其中,仅29%的中国学生和26%的中东学生认为学费非常重要。而对生活费的考虑,仅14%的中国学生认为非常重要。
此外,家庭资助自费出国成为主要留学方式,比重居高不下。2015年国家及单位公派留学人数有4.19万人,而自费留学人数高达48.18万人,年度自费留学比例达到92%。实际上,从2001年开始,自费留学比重就达到89%以上,近5年该比重更是始终保持在92%以上,中国留学日益平民化。
根据麦可思对中国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调查显示,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人员中留学费用来源于父母及亲友资助的学生占比从2010届的86%上升至2015届的91.1%;而依赖国外大学或国外机构资助留学的学生占比却逐年下降,由2010届的10%下降至2015届的5.2%。
这些现象反映了随着中产阶层的不断壮大,中国中产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更加重视,但同时也折射出中国留学生留学更多地依赖家庭资助的问题。
苗绿说:“留学生家庭的父母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不要考虑钱,把学习搞好就行了,这反映了中国的中产阶级崛起以后对于子女的教育可谓不惜一切代价,全力以赴供孩子读书。”
文章来源:亿忆悉尼
下面插播一段很棒的视频
推荐阅读
【专访】“我希望这个群能彻底消失” 亿忆独家专访:华人紧急互援会创始人刘辉峰先生
【正气】请注意!墨尔本最重要的华人组织已成立!期待你的加入!已帮助多人!
【可怕】澳洲KFC鸡块有蛆!活的蛆!蠕动起来像蚕宝宝的蛆!已有华人中招!有视频为证!
【收购】劲爆!中国公司收购Swisse全部股份!澳洲品牌一夜之间变国货了?你们...还买么?
欢迎订阅亿忆墨尔本微信
■ 投稿微信:yeeyihelper
■ 广告合作微信:yeeyihelper
■ 广告合作Email:[email protected]
■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点击关注
■ 搜索“ melyeeyi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