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娱乐专稿(文/易之)
《长城》上映了,大概国产片的水准一般从海报就能看出来;如果看不太明显,看一下演员表;如果还看不出来,那只能说,惊心动魄的国产片看少了。
当然,有些影响预判的干扰项,比如导演。但在中国眼下资本汹涌的电影圈,导演的干扰因子越来越低了,导演是谁依然不如海报、演员这些标准靠谱。这其中,大概包括张艺谋。
《长城》是张艺谋的新作品,构建的话语体系之大令人热泪盈眶。在媒体采访里,张艺谋N多次强调了“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中国英雄”“中国形象”“中国……”这给人一种感觉,马特·达蒙也好,迷之女演员也好,张艺谋本人也好,刘德华、鹿晗、黄轩、彭于晏、王俊凯等等一票龙套也好,他们都要为一个词服务,那就是——中国。
有没有一种很套路的感觉?小时候的作文,无论是捡了市面上早就消失的1分钱,还是扶了没有讹人的老奶奶过马路,最后经常要上升到家国情怀的宏大主旨。当动辄把厚重的词汇挂在嘴边,就像完成了一个作业,然后说,我这个思想是多么深刻,意义是多么深远。
《长城》的宣传浸透着某类令人似曾相识的话语体系:高大全。所有的中国人无一负面,团结得犹如一块铁板,丝毫没有除了保家卫国之外的任何私心杂念(女主和男主连床单都不滚);要把中国元素光怪陆离地展示出来,长城皇宫,四大发明,最炫民族风的配色,本土出产的各类动植物等;同时还要注意国际影响,不论哪朝哪代,必须说美式英语,要不然外国观众怎么看得懂。总让人感觉,这部电影,有着明确的任务,鲜明的指向,围绕一个目标,讲一个故事,拍一部电影,接受一个女主角。
不能否认的是,张艺谋是在中国最“世界”的导演,世界上最“中国”的导演。他对民族性、传统礼教、民间生态、历史意识等有着非常敏锐的捕捉,这些特质又颇为外国人看重。他的《菊豆》、《红高粱》、《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一个都不能少》等等,无一不是在国际上颇有影响的作品。当然,在这些作品的年代,张艺谋似乎没有拿“传递中国文化”说事儿。
不知无意还是有心,主动还是被动,在《英雄》这部堆砌民族意象的作品之后,张艺谋渐渐被体制化地赋予了给“中国文化”代言的任务。他有“图兰朵”,“印象系列”演出,北京奥运系列(申奥宣传片、会徽宣传片、开幕式),冬奥会申办宣传片,G20文艺演出等等。
这是一种微妙的身份转换,但很显然,文艺演出和电影的区别还是相当大的。不知什么缘故,那些完成作业的套路在他的电影中也有所展现。他早期作品对民族特性解剖式的阐释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舞台化、形象化的中国元素的罗列。摄影出身的张艺谋,对于民族元素的呈现能力毋庸置疑,即便是密集恐惧症一般的人海战术,也是集体主义审美格调的延续。虽然张艺谋近些年也有《金陵十三钗》《归来》等严肃思考的作品,但《长城》,无疑是近些年最像完成作业的作品。试想,《长城》那些带有“中国”二字的宏大宣传口径,主语换成一部主旋律作品,依然可以毫无违和感的成立。
但不知是张艺谋无意于开掘,亦或是才力所限,当他用笼统的“中国文化”涵盖一切的时候,恰也说明焦点的茫然。电影要传递的“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呢?即便是“爆米花电影”,《长城》的核心依然有些苍白,把故事的背景、人物全都换掉,依然是可以逻辑自洽的电影,片中男女主关于战争是为钱还是为国家的辩论,这少有的关于中国价值观的传递比说教都生硬。再说了,国外就没有为了国家的战争么?《血战钢锯岭》还在上映呢,不足以说这是中国的。《长城》里“中国”,更像是无关宏旨的背景,说是传递“中国文化”,但其灵魂是什么呢,如何一句话总结出来?
太过心心念念讲“中国故事”,太过主题先行,有的时候中国也没说好,故事也没说好。《长城》讲的是一个套路化的好莱坞故事,执着于传递“中国文化”的目标,却只剩下“中国元素”的拼命罗列,讲真,只有在写作业的时候,我们才会去凑字数吧。
『娱乐观』相关阅读:
腾讯网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其观点。
本文系腾讯娱乐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