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A是什么?
GPA到底有多重要?到底如何才能拿到高GPA?为什么自认为努力过后GPA还是掉到了3.0之下?
申请美国留学的同学对GPA成绩应该不算陌生,作为考察学生在校成绩的指数,被很多美国高校所重视。但大部分同学容易在大学初期对GPA不以为然,忽略了GPA的重要性。如何少走弯路,拿到高GPA?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关于GPA的重要性
我们先来看看耶鲁大学的网站上一段话:While there is no hard and fast rule, it is safe to say that performance in school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esting. A very strong performance in a demanding college preparatory program may compensate for modest standardized test scores, but it is unlikely that high standardized test scores will persuade the admissions committee to disregard an undistinguished secondary-school record.
从上述内容得出:美国大学的录取与中国的高考带给我们的观念是有所不同的,美国大学的录取更像是一项综合能力和耐力的集合考验,而中国的应试教育带给我们的是一考定终生。
学生和家长的心态
刚接触美本的中国学生及家长们,会下意识的将某次考试成绩放在了比GPA更高的位置,因为这更符合我们从小学开始就接触的“考试文化”、“分数文化”,也符合我们的传统认知。
但在美国的大学里,考试分数的高低只是考核你GPA成绩的其中一部分。标化考试的成绩固然重要,但和这种一次两次的考试成绩相比,GPA的评估源自数年的连贯考核,它不仅关注学生在考试和测验的成绩,还与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反馈和质量等等考核直接挂钩。
GPA作为一个学生学业的展现,更像一个浓缩指标。能帮助学校或以后的工作单位对这个学生做一个更全面和明智的判断。
如果把中国的学生家长所在乎的某次考试比作一次百米赛跑,那美国的GPA可以说是一场考验耐心、学习能力等综合指标值的马拉松比赛。如果你想取得好的成绩,就要在成绩优异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这就是为什么,在你毕业后求职的过程中,很多用人单位非常看重面试者大学的GPA高低。他们需要的是综合素质更高的共事者,而不需要只拥有单一某项能力的怪人。美国许多学校都有明确的规定,本科生GPA不足2.0会被勒令退学的,这也充分的说明GPA于赴美留学期间,在所有硬性条件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
刚刚步入美国大学的新生一样。对大学的一切都保持着好奇又胆怯的心情。学校的社团活动丰富,各种活动都想参与一下。同时,对于每个学期想拿到的学分,也是贪婪的。应该难易结合地选课,为自己留有余地。如果因为社交活动特别多,牺牲了自己的睡眠时间,作业有可能不容易做完。
另外还有在选课后一个期间内,对于无法适应的课程是可以Drop掉的
对新生的一点小建议
关于选课
GPA的成绩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你是否找到了合适自己的课程,例如该课程教授的讲课风格是不是合适你,课程的任务难易程度对于一个新来的国际学生是否适合等等。
当然,不要为了让GPA好看刻意去选择一些不感兴趣的课程。很可能引发的后果是,你连课都不会好好去上,结果成绩也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如果选的课程过难,还不如少选一些课程,争取在较难的课程上拿到好成绩。
关于时间安排
合理安排上课、作业、社交,睡觉时间。 熬夜是非常伤神又低效的习惯。如果刻意把任务堆积在一晚上解决。可能导致的后果就是,任务完成质量很差,第二天上课也没有精神。得不偿失。
学会了节省时间,拿到高GPA真没那么难
刚进学校的时候,大部分人对自己顺利毕业这件事信心满满。对所有课程都有很多期待。但是等到真正上了课,才觉得一切没有那么容易,时间太紧了!
这个时候有两个非常好的办法可以给自己接下来的学期节省时间:
首先,每个学校对于毕业都有一部分的硬性要求,即必修课程。在大一的时候可以针对性的多选择一些满足要求的必修课,来为以后的专业课程或者实习、Study Abroad腾出时间。
第二,根据每学期自己的工作量,尽量平衡每门课程,例如实验课和写作较多的课程要重视起来。有些课看似工作量不大,但会有很多小组作业需要课后开会或者参加相关活动,也会很占据时间,尽量不要把这类型的课都安排在同一个学期。
最后,明确自己的目标很重要。对于自己来说,是想要早点毕业、拿双学位还是完全享受整个大学的过程?这几件事情的重要程度的不同,也应该体现在自己选择的课程表上。
大学期间的很多朋友大一的成绩都并不是那么理想,所以在大一下学期会经历一个“魔鬼学期”,来改变自己的状态。因为要给之后的专业课程安排时间,同时需要提高自己的GPA,那半个学期可没少下功夫。
想做一名学霸真要牺牲睡眠吗?
总结出了所在学校的以下黄金定律:
越是学习效率低的人,越容易发熬夜苦学的朋友圈,有的还配上带滤镜的照片。其中,发的时间越晚,或相片质量越高,则其学习效率越低,学习效果越差。
越是清闲的人,越容易在朋友圈发自己看似忙碌的工作内容,有的还附一张自己的日程安排或者活不下去的感想。日程安排越满,感想越深邃,则其正经事儿越少。
越是公开自己deadline时间的人,越容易拖延自己本可以很快做完的作业。这就好比一个大坏蛋在马上消灭主角之前一定要瞎bb一样,明明可以一秒钟就获得胜利,非要先让大家知道自己苦逼的一生多么不易。
活得游刃有余
刚入学的新生,往往喜欢炫耀大学的各种丰富活动,各种高端知识,因为以前没见过。对于大部分人来讲,见得多了,自然觉得发出来很没意思。
同理,当自己的学习强度和产出效率还没有适应大学水平的时候,有点作业就要出来诉苦,有点考试就累觉不爱整晚不睡觉,这也很正常。
习惯了大学学习和工作方式,并懂得取舍的人,反而不会觉得生活节奏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身边晒睡觉少,日程紧的人不一定是牛人,最可怕的是真正特忙特努力,还自觉清闲,游刃有余,悠哉于其中的人,他们的GPA肯定高。
作为一名新生,应该做到,选课不盲目,学习不熬夜,社交不过度。做到高效率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