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比天气还热的,就应该是大家对大英博物馆百物展的热情了吧。
▲开展初期,上海博物馆门前的排队长龙
在6月底开展之时,我们邀请了热爱大英博物馆百物展的小伙伴去听策展人贝琳达的展览规划讲座:英领馆请大英博物馆百物展策展人为你讲座,教你正确观展姿势!(免费活动)
报名人太多,然而我们很遗憾只有两个名额。也感谢入场的小伙伴林夕,给我们分享了她听讲座的感受。
如果想看该讲座直播回放,
请后台回复:“100” 获取链接
▲上海交通大学大礼堂现场800个座位座无虚席,通过视频直播,也有10万小伙伴我们一起听贝琳达讲述这100件物品背后的故事
夜半,仰望星空,你无法猜透那墨蓝色幕布的尽头究竟暗藏怎样的玄机;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遥远电波的信号中探寻一点关于宇宙,关于星球,关于生命的蛛丝马迹。当镜头定格在这个水蓝色星球,我们每天睡去又醒来的地球,我们是否好奇人类本身如何在这片土地绵延生息了百万年?
历史的遗迹斑斑点点散落在世界的角落,大英博物馆为我们带来了100件来自世界各地的展品,当这些弥足珍贵的碎片被聚集在一起,我们似乎可以窥见过去的画面。
100件展品,100次穿越的体验。
古印度文明的印章,带我们回访已经消失的文明。我们庆幸自己文明的存在,也惋惜一个文明的消失,更惊叹于印章纵跨千年带来的厚重的信息。
亚述浮雕,那是一个帝国崛起的佐证,弓箭与盾,我仿佛站在亚述征战的沙场,那交战的场面似乎正在诉说着亚述的雄心。
闪烁着青铜光泽的阿拉伯铜手,那是被唤醒的远古宗教信仰的光芒,宗教从它出现的那一刻就源源不断地催生着艺术的果实,无论是后来的宗教绘画亦或是这只铜手,都是宗教令人心醉的产物。
丝绸之路上散发着独特气息的香料,精致的香料瓶诱惑着我们的思绪展开对于文明传播之路的无限遐想。
当聚光灯洒在琴弦上,你是否源于聆听王后竖琴传来的远古的声音?
还有很多……100件展品,策展人贝琳达女士为我们耐心讲述着展览的规划,这100次的穿越分成了8个单元,开端,最初的城市,权力与哲学……我们手中散落的画片被整理成了8个宏大的故事。
但也正如贝琳达女士所说,这些飘散在历史河流中的碎片无法诉说最完整的人类故事,它们是我们的窥豹之管。
但这也是乐趣所在,借由100件物,现代的我们与之对话,就像在对当时制造这些精美厚重的物件的人对话。后人看到我们现在的太阳能板是否也能有如此的感觉呢?
100件展品,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感官的冲击,更有心灵的震撼,如果我是一张白纸,那么现在,在聆听了策展人的讲座之后,已经晕染了淡如烟煴的的底色,接下来,我更想近距离欣赏这些物品,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当然,我会更加期待一睹令人惊叹的第101件展品——集结了100件展品图案的二维码,一个时代象征!
感谢英领馆给我这个机会听讲座,也感谢上海博物馆和大英博物馆把如此亲近的历史体验带到大家身边。
(文:林夕)
作者介绍:
林夕,一枚理性与感性兼备的工科生, 绘画爱好者,绘画语言的践行者。
梦想早日成为手绘我心的大触。
林夕还给我们附上了两张自己亲手画的展品:王后竖琴和亚述浮雕,也分享了她的心得,她更喜欢用“画的”来做这次艺术的输出。
喜欢画啊,喜欢用画的形式去表现 。
其实是这样的:我们去看展览是一个输入,但是你是否选择输出,选择什么样的输出方式就因人而异。
有人用语言,我选择用画。
你看,画出来也不会是和展品一模一样,从颜色的处理就能看出来,我以这样的微处理的方式用画面把展品呈现出来,像一个记录但是又赋予了展品一种经我手的色彩。
每一件展品你从不同角度看,不同的光线看都是富于变化的。你甚至可以用立体主义的思想去呈现一个展品。
其实不懂艺术展品的人去看这些,也是可以看到一些东西的。比如颜色、外形什么。
猜想一下千年之前它的形状颜色和现在是否不同?或者说仅仅是站在一堆展品之中,沉下心来,抽离一下自己,您能感觉到一种时空的演变,也是很有意思。
所以好希望展馆早上五点让我进去看。。。
相信这也是不少人的心愿吧?又到周末了!还没去上海博物馆看展的,走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