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又一个孩子自杀,这些话父母别再说了!

2017年07月24日 澳洲微生活


昨天又看到了很久以前的一个视频:

泰国一位父亲和儿子吵架,愤怒的父亲对儿子说,有种你就别活了,随后还将上好膛的枪放在了儿子面前,结果儿子真动手了……

杀死孩子的并不是枪,而是父亲过激的言行。只因一时冲动,一个好好的家庭就这样毁了……

在四川渠县的男孩小斯在参加完高考后,跳河自杀,在QQ空间里留下了数千字的“遗书”。小斯在遗书中控诉了自己小时候经常遭到父亲的无端打骂,因为吃饭打嗝被打、因为夹菜姿势不对被打、因为考试得98分被打。总之,父亲随心所欲的标准,也是他挨打的标准。

不仅如此,小斯的父亲会经常打击小斯的自尊,总是以自己的思维逻辑对小斯进行说教,而小斯对此的总结是“套路很老、套路不深”。

最终导致小斯决定自杀的导火索是,他随经营着一辆城乡中巴车线路的父亲一起售票时,小斯问父亲会不会给他发工资,再一次被父亲责骂。于是,小斯的情绪彻底走向了崩溃,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不知道当悲剧发生之后,小斯的父亲面对孩子的遗书,能否意识到,在孩子短暂的一生中,自己究竟给予了他怎样的痛苦和无助。而孩子最终选择了自杀,真的是因为自己的软弱逃避,还是因为这个家庭一步步把他推向了绝望?

孩子的心灵是稚嫩的,很容易接受父母所说的话语;孩子的心灵也是脆弱的,往往因为家长一句不会实现的威胁蒙上长久的阴影。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将孩子对我们的依赖视为筹码,逼迫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人、做事。当孩子的表现与我们的期望相悖时,情急之下的家长习惯用威胁性的语言来恐吓孩子,期待孩子会因为害怕失去父母的庇佑而变得听话、懂事。但事实却适得其反,威胁恐吓不但会使父母丧失威信,更会扭曲孩子的心灵。

父母,是人的一生中拥有时间最长的角色之一。做好这个角色,需要我们的反思,也需要不断地和孩子一起成长进步。要给孩子更高质量的爱,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平等的尊重,孩子也是规则的监督者

前些天,我在表姐家见到了这样一幕。小外甥因为淘气,被表姐打了一巴掌,小家伙哭得撕心裂肺的。表姐没好气地问:

“怎么,还委屈你了啊?”小外甥倔强地仰着小脸,说:

“妈妈骗人,你说不许打人,你还打我!”

表姐一下子就愣住了。之后,表姐向小外甥道了歉,小外甥也火速地原谅了妈妈。

其实,与孩子建立平等沟通的基础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父母以身作则,与孩子执行同一套行为标准,才能成为孩子的表率,让孩子心悦诚服地遵守规则。

爱不越界,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

在很多家庭中,会出现一个典型的“倒错现象”,那就是“父母都在关心孩子,而孩子在关心家庭。”父母给孩子划定了一条跑道,然后对孩子的行为密切关注,容不得孩子出一丝差错。而孩子却在关注整个家庭安不安稳、幸不幸福。

爱的补足,给孩子丰盈的内心世界

年幼时,父母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是孩子一生心理营养的基础。每个孩子都需要感受到来自父母无条件的接纳、足够的重视,获取安全感,得到赞扬与肯定,并把父母作为心中效仿的楷模。

正常来说,心理营养是父母需要在孩子7岁之前,依照不同的年龄阶段给到孩子的。但是如果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并不意味着父母就无所作为了。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是一生底气的由来。哪怕直面风雨,也有港湾可靠。没有被父母肯定、认同过的孩子,会在成年之后汲汲追寻,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而缺乏学习榜样的孩子,更容易迷失人生的方向,缺少不断前行的动力。

补足孩子的心理营养,无论何时开始,都不算晚。

再把握这些总的原则的同时,在教养孩子的时候,这些话请父母们也别在说了,因为,它就像一把无形的刀,每次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疤。

这些话,可千万别再说


1、有本事你再做一次……

很多父母都会下意识的认为只有严厉的威胁才能让孩子乖乖就范,但其实威胁孩子不做某件事的时候,相当于鼓励孩子重复再做。

例如,当孩子听到你说“如果你再这样做一次”的时候,他的重点不是“如果”两字,他只会听到“再这样做一次”。

因此,这一类的警告对孩子来说,比不用还糟。它会百分之百地使你不希望的事再一次发生。因为你的警告是对孩子的自主意识的挑战,孩子的自尊心会促使他再犯一次,以便向他自己和他人表示“不怕事”。

2、再不快一点,我就把你丢在那里!

儿童的肢体语言、认知能力尚在发育阶段,表达情绪的方式较为简单,一般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孩子最怕的就是父母不爱他或不要他。

像“我就把你丢在那里”这类的话会使孩子的心灵深处产生恐惧和不安,他会一直害怕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去父母,这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压力。甚至还可能影响他的独立性,孩子会患得患失,变得非常缠人或依赖别人。

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要让孩子受到遭遗弃的威胁。不管是开玩笑,还是在生气,我们绝对不能让孩子觉得他有被遗弃的可能。

3、你再这样就揍你!

家长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孩子非常淘气,怎么说都不听,使得我们越来越生气,直到非惩罚他们不可。也许孩子的行为确实使我们想动手打他们,但其实,如果我们真的打了孩子,就输了。因为孩子表现出的这种挑衅行为就是他们的目的。

孩子的心里会认为,“你虽然把我打疼了,但是你生气了,我感到满足。我不必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所以,“揍你”这一类空洞的话,除了降低父母的威信,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因为当父母说这句话时,显示他再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了。孩子并不会因此而停止他的不正当行为。

4、你敢再顶嘴?马上给我滚出去!

当孩子与父母爆发矛盾、双方僵持不让时,有些父母在盛怒之下会用“滚出去”一类的话来恐吓孩子。父母说出这句最后通牒式的话来,当然并不是当真的,只不过是想逼迫孩子就范。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会对此当真,因而不知如何应对。他当然不想离开家,可是一旦就此低头,便会显出自己的软弱,所以为了尊严,就真的离家出走了。

所以,在许多情况下,孩子是被家长的话逼出家门的。

其实,父母都知道这种威胁只不过是自己情绪的一种发泄,是不会实际施行的。但这种威胁说得多了,却会让孩子不把父母的话当真,进而看不起自己的父母。

因此,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不应该用这句话来威胁子女、逼孩子改过。孩子有错,应该明确指出,即使在责备孩子的时候,也应该让他感受到父母的慈爱和深情的关切,进而产生自强、自信、向上的力量。否则,孩子也只是一时屈服而已,事后还会再犯。

5、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

我们都知道,让孩子守规矩,没有任何捷径。所需要的就是不断地强调和反复的耐心。

有些父母遇到孩子不听话时,习惯用怒火解决,把理性丢的一干二净。他们常常对孩子吼叫:“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一次警告你!”事实上,这样的恐吓非但让父母精疲力竭,而且难以产生效力。

因为这样说往往会使孩子产生好奇心,孩子想知道“我真的这样做了,父母会对我怎么样?”等到他再次做错事情的时候,如果父母不能对他怎么样,便只是削弱父母的威信,反而会破坏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

而且,长期被父母训骂的结果,只会导致孩子与父母越来越疏远,亲子之间的紧张关系也会越来越紧张。



回复以下关键字  阅读更多产品信息


【奶粉系列】 | 德运奶粉 | 爱他美 | A2 | 贝拉米 | 可瑞康 |

【保健品系列】 Swisse钙+D | 护肝片 | 蔓越莓 | 乐康膏 | 无腥鱼油 | 乳钙 辅酶Q10 | 葡萄籽 | 鱼肝油 | 锌片 | 月见草 | 蜂胶 | 黑糖 | 黄金素 | 西芹籽 | 打虫巧克力 | bio DHA | 益生菌 | 胶原蛋白 | 麦卢卡 | 睡眠片 | 叶绿素 | 螺旋片 | 男女复合维生素 | 前列康 | 蜂胶 | 

【护肤护发系列】 | 木瓜膏 | VE面霜 | 绵羊油 | 水光针 | 痔疮膏 | 羊奶皂 | 洗洁精 | 私处洗液 | 黑发乳 | 摩洛哥油 | 丰胸膏 山羊奶洗发水 | 百洛油 | 



推荐阅读

"澳洲奶粉门"终于闹大了!惊动了澳洲政府!总理得知后,龙颜大怒!而央视的曝光,更是吓坏所有家长..

什么?奶粉要涨价?澳洲奶荒?朋友圈各大代购叫苦起早贪黑也抢不到一桶奶粉!7月份到底发生了什么,宝妈们赶紧看过来~


朋友嫌澳洲代购价格高亲自出国采购,结果······


刷爆代购圈!代购在免税店晕倒满头是血,这年头赚点奶粉钱真是不容易啊......


天哪!代购还怎么抢奶粉?!澳洲大超市Woolworths放大招了?电子价签取代纸质价签,涨价无预兆?!


听说正品代购脾气都不好?产品都要等很久?.....



收藏 已赞